跨年夜中國霾害來陪伴 全台多處應戴口罩迎接新年

跨年夜中國霾害來陪伴 全台多處應戴口罩迎接新年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內科醫師林鴻銓建議,如果非不得已要出門跨年,應戴口罩,即使是一般口罩也可以阻隔2到3成的壞物質,且應做好保暖工作,戴上圍巾和帽子,避免影響心血管運作。

一年即將步入尾聲,準備出門跨年的你,準備好口罩了嗎?今年跨年夜除了煙火與大餐之外,恐怕還有中國霾害的陪伴。受到東北季風的持續影響,入冬以來第二波境外汙染物報到,北部、竹苗地區及金門、馬祖等外島地區,入夜後PM2.5都有可能達到紫爆等級,環保署提醒要出外跨年的民眾戴口罩因應。

►相關報導:健康不平等:台大研究指PM2.5去年奪6000命,死者多分布於中南部縣市

ETtoday報導,因為北部雲雨帶散去,東北季風持續發威,帶來入冬以來第二波中國霾害。環保署預估這波髒空氣,將帶來PM2.5濃度每小時約60至80微克/立方公尺,31日晚上北部、竹苗及外島地區PM2.5都可能達到紫爆等級,空氣品質差。環署監資處解釋,天氣由濕冷轉為乾冷,東北季風將中國境外汙染物往南吹,影響到台灣部分地區,北部地區民眾要外出跨年應戴口罩因應。

NOWnews報導,環保署監資處表示,隨著東北季風持續吹拂,這些來自中國傳來的境外污染物會持續往南吹,北部的嚴重空污約影響至元旦上午,空氣品質會逐漸改善,明後(1/1、1/2)兩天連假中南部天氣穩定,反而會因無風的環境使境外污染物擴散不良,連境內的揚塵空污都不易擴散,雙重影響下,中南部PM2.5濃度將有可能破百,過敏族群應避免在戶外活動。

中央社報導,台灣氣喘諮詢協會理事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內科主任林鴻銓則強調,細懸浮微粒(PM2.5)對身體的短期影響是急性的上呼吸道問題,引起咳嗽、鼻子過敏,也可能讓氣喘病人急性發作,當PM2.5約上升10微克濃度時,氣喘發作機會增加2%到4%。

至於PM2.5長期的影響,林鴻銓表示,可能讓肺功能受損、嚴重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研究也發現,PM2.5與罹癌有關,也會影響心血管功能。要遠離空污損害,林鴻銓建議,應盡量避免出門,如果非不得已要出門跨年,應戴口罩,即使是一般口罩也可以阻隔2到3成的壞物質,且應做好保暖工作,戴上圍巾和帽子,避免影響心血管運作。

風傳媒報導,由於今晚全台有13個縣市將舉辦跨年活動,環保署監資處長蔡鴻德也建議北部、竹苗地區的民眾,外出參加晚會時應配戴口罩。老年人或有心臟、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避免外出。此外,施放煙火時的下風處瞬間空氣品質會很差,民眾最好先找適合觀賞煙火的地點。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