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倒數十天突襲?經濟部閃電宣布今赴北京談貨貿

選前倒數十天突襲?經濟部閃電宣布今赴北京談貨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別以往兩岸關係選前「暫時冷凍」氛圍,這次陸方突然端出兩項大禮,由此可觀察出...

大選倒數十天,兩岸經貿關係出現兩個「驚爆點」,其一是國台辦5日宣布開放三個「陸客中轉」試點城市,其二是經濟部5日晚上又宣布貨貿技術性諮商今天在北京舉行。

自由報導,經濟部5日晚上臨時宣布今天將舉行僅半天的兩岸貨貿技術性諮商,由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率團赴北京,明下午返台後說明。吳明機表示,本次將聚焦農工產品降稅談判,因僅為小規模諮商,不是最後共識,回來後不會公布達成協議項目;正式的第十三輪談判將於選後舉行。

因時間點敏感,吳明機坦言是5日早上經濟部主動打電話向中方要求進行諮商,下午三點獲中方同意,立即敲定今赴中、下午進行諮商。

吳明機呼籲外界勿對時間點做過多政治聯想,他強調,選此時諮商,主要是把握中國開放中客中轉時點的氣氛,「希望中方能給予更好的出價」。

中央社報導,前一次兩岸貨品貿易談判去年11月21日在台北舉行,原預定去年底召開第13輪談判,但因台灣持續爭取面板、工具機、石化及汽車4大產業及具有競爭力中小企業產品降稅,而陸方也希望台灣開放現行管制615項農產品,因雙方意見仍有分歧,最終未能在去年底前舉行第13輪談判。

自由報導,吳明機也表示,本次諮商主要談判範圍是農工產品降稅、貿易救濟、特殊原產地證明,由於是小規模溝通,以往會一同前去的國貿局長楊珍妮本次缺席,去的人僅「八、九個」,涵蓋工業局、國貿局、農委會及財政部等人員。

他強調,因為是小範圍溝通,基本上雙方並未取得可達成共識的情境,即使達到一些共識也只能是暫時的,無法作最後的決定,功用僅是促進雙方在正式協議談判前彼此更熟悉,因此仍是在為選後的第十三輪談判鋪路。

聯合報導,有別以往兩岸關係選前「暫時冷凍」氛圍,這次陸方突然端出兩項大禮,由此可觀察出,上台三年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台灣事務操作比前人更靈活、更自信,不再以早先的「文攻武嚇」笨方法來替「一個中國」催票。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昆明、南昌三個「陸客中轉」試點城市,只是大陸內陸城市;宣布的貨貿「小範圍」技術性諮商,也非正式談判,意味大陸在選前送大禮,一面以「懷柔」善意對台灣,也是在拋球測試新總統對「九二共識」,或甚至說對「一個中國」的態度。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