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德國爆「阿拉伯裔」千人性騷案 衝擊梅克爾難民政策

德國爆「阿拉伯裔」千人性騷案 衝擊梅克爾難民政策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德國總理梅克爾已聲明犯案者「不論背景及出身」,皆須受到法律制裁,但這起案件預計讓主導難民「門戶開放」政策的她處境更加難堪。

蘋果報導,2016年新年除夕,德國第四大城科隆(Köln)發生逾千名貌似北非或阿拉伯裔男子集體性騷擾及搶劫等犯罪行為,已有上百受害女子報案,其中2人遭強暴,報案者還在持續增加,但案發數天後才被媒體報導,震驚德國。報案者指出,12月31日在科隆中央火車站及大教堂附近,約千名18至35歲男子每30至40人結成一群,除了包圍攻擊受害者,有的還行搶錢包和手機,還有歹徒把點燃的爆竹丟入人群中。

BBC駐德國記者報導 ,科隆大教堂的耶誕市集及其中世紀裝飾看上去很恬靜,但以往在耶誕和新年期間,科隆大教堂周圍會變成危險地帶——成了掏包和盜竊犯罪頻繁的場所。5日晚間,出事現場聚集了約300名婦女,高舉標語示威抗議,抗議政府管制不力,更有人諷刺政府處理效率過差,她們質問:「梅克爾,你在哪裡?」「市長,把科隆武裝起來!」

風傳媒報導,德國司法部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這是「全新層面的組織犯罪」。科隆警察局長亞伯斯(Wolfgang Albers)承認,當晚警方對這波騷擾偷竊情事的最初評估有誤,目前警方對涉案者所知不多。在漢堡、斯圖嘉特、法蘭克福、杜塞道夫等城市也傳出類似案件,但規模小於科隆。

事件在社群媒體上傳得沸沸揚揚,但直到本月4日《法蘭克福彙報》 以「科隆性騷,女市長召集危機緊急會議」為題進行報導後,德國媒體才紛紛跟進,成為1月6日重點新聞。當地媒體擔心千人性騷案引發排外情緒,直至事發數日後才報導,遭到抨擊,德國公共電視台為此道歉。科隆約有100萬名居民,是德國最為多元的城市之一;2015年間收容了逾1萬名難民。

蘋果報導,包括反對接收難民的極右派與支持難民的左派陣營,都走上街頭示威,不少女性也遊行抗議。警方強調仍無法斷定涉案者為難民,但坦言難以將任何嫌犯定罪。迄昨警方只查出3名歹徒身份,但未逮捕任何人。警方懷疑他們可能是專門利用性騷轉移注意力以搶奪財物的幫派份子。

由於科隆2月4日~10日將舉行一年一度的街頭嘉年華,支持難民立場鮮明的科隆女市長芮克(Henriette Reker)建議女性「成群結隊」,不要落單,並與陌生男子保持「一隻手臂以上的距離」以自保,引來更多女性憤怒。德國家庭事務部女部長史威席格(Manuela Schwesig)表示「女性不應穿迷你裙的時代早已過去」。芮克後來道歉,但聲稱她的話被斷章取義。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法廣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已聲明犯案者「不論背景及出身」,皆須受到法律制裁,但這起案件預計讓主導難民「門戶開放」政策的她處境更加難堪。梅克爾一直拒絕為德國接納難民劃訂上限,受到其黨內外政敵的批評。2015年全年進入德國的難民達到110萬人。德國內政部長德邁齊埃(Thomas de Maizière)無奈表示:把難民接納數字訂得太高的話,就像是邀請難民來,訂得太低又像是招呼難民快點來。

梅克爾6日下午前往巴伐利亞出席執政黨基民黨(CSU)的黨內會議,該州主席一直敦促梅克爾收緊難民政策,否則德國將面臨危險。巴伐利亞州執政黨發言人對性騷案表態:要立即終止所有參與性騷的外國難民留在德國的許可。德國即將面臨各種選舉,一旦相關議題變成政見,後果恐將嚴重衝擊到所有的難民。

新頭殼報導,德國比歐洲許多國家更小心仇外團體,冷戰結束不久南斯拉夫爆發內戰,當時有許多難民湧入德國,就曾讓德國政界受到社會壓力,被迫檢討收容政策。如今伊斯蘭世界動盪,來自北非與中東的外國人集體酗酒鬧事,且是在象徵德國文化的科隆大教堂門口蓄意犯罪,引起部分德國人強烈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