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日本有四成勞動力是「非正規勞工」:當正職勞工比例減少,對國家會造成什麼影響?

日本有四成勞動力是「非正規勞工」:當正職勞工比例減少,對國家會造成什麼影響?
Photo Credit:Moyan Brenn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企業自2011年起減少27.2%的全職勞工,卻多雇用了20.6%的非正規勞工,顯示愈多企業傾向雇用非正規勞工來代替全職者,包括短期契約勞工及派遣勞工。

文:The Japan Times編輯群|翻譯:凃以霖

根據日本勞動部調查顯示,日本國內有四成的勞動力是「非正規勞工」,除薪水較正式全職工作者低,也面臨不穩定雇傭關係。非正規勞工高漲的比例將削減消費者需求,有害於日本經濟的永續發展,也使日本大批的群眾失去應有的社會保障,而面對這個當務之急,政府和企業應立即著手,改變非正規勞工的薪資與工作環境。

非正規勞工比例上升其中的幾個原因,是兼職工作者變多,以及中老年人退休後再度投入職場所致。日本厚生勞動和福利部(Health, Labor and Welfare Ministry)的勞工調查顯示,2014年日本工資單的名冊上,5240萬勞工當中有1962萬是非正規勞工,當中約有69%是兼職,而在性別比例上,68%的全職勞工是男性,64%的非正規勞工是女性。年齡上,65歲以上勞工佔了非正規勞工的11.9%,相對於五年前的9.1%上升了些。

報告中也提到,日本企業自2011年起減少27.2%的全職勞工,卻多雇用了20.6%的非正規勞工,顯示愈多企業傾向雇用非正規勞工來代替全職者,包括短期契約勞工及派遣勞工。

一般企業傾向雇用非正規勞工的原因,在於人力資源調度上能更自由,可依企業需求彈性做調整,而有38.6%的企業表示,主要為減少勞工薪資支出,32.9%的企業則表示,更彈性的勞動力能符合快速變化的勞動需求,另外約有30.7%的企業皆提到仍需要有能力、能處理事務的勞工,不禁疑惑為何不乾脆雇用能勝任的全職勞工。

至於非正規勞工本身,有38%的人表示,彈性的工時可讓他們依個人所需安排工作時間。但仍有30%的非正規工作者,表示希望取得全職工作,而有18%的人表示無法取得全職工作。

Photo Credit:Danny Choo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Danny Choo CC BY SA 2.0

過去非全職工作,普遍被視為一般收入的額外補貼,但從勞動部的調查中可見,這類工作已成為日本許多人的主要收入來源:有48%的比例,非正規工作便是他們主要收入來源,其中80%為男性。這些現象顯示,如果正規勞工的薪資不理想,可能會因此陷入貧困,進而成為市場與政府的負擔。

縮減全職與非正規勞工薪資可能是個好辦法。不論勞工的勞雇狀態,政府、勞工組織和企業,都應建構一個人人能有平等薪資機會的勞工市場,尤其非正規勞工表示,他們普遍不滿他們的薪資,並指出缺乏教育訓練,和不能享有平等勞工福利與工作穩定保障的狀況。

除此之外,比起全職勞工,大部分的非正規勞工都沒有社會保險,也少了福利。調查顯示,只有67.7%的非正規勞工有失業保險,一般全職勞工有失業保險則有92.5%,而有醫療保險的前後者的比例分別為54.7%與99.3%,公司年金保障者則分別為52%與99.1%,享有退休補助金者分別為80.6%與31%,有公司紅利者則分別為31%與86.1%。

上述的支付差距不僅顯示財務困境,更使低薪的非正規勞工,於退休時缺乏足夠的儲蓄與社會保障,只得依靠社會福利生活。

目前日本政府已組成一專案小組,由勞動部長Yasuhisa Shiozaki帶頭,要幫助非正規勞工取得全職工作,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或許政府可考慮透過對企業徵稅,促使企業改善非正規勞工的雇用情形。改變,不該只是喊喊口號而已。

本文獲The Japan Times授權刊登,原文請見:Plight of irregular workers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