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過半洗碗精含致癌物甲醛... 醫師建議:先用熱水去油 減少用量

過半洗碗精含致癌物甲醛... 醫師建議:先用熱水去油    減少用量
Photo Credit: Kent Miller@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甲醛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一級致癌物,不慎食用將使免疫力下降,也會增加罹患呼吸道癌的機率。

新聞整理:李牧宜

廚房必備的洗碗精竟成健康隱憂!根據台大公衛學院研究調查,隨機抽驗國內市售的80件洗碗精中,多達半數含致癌甲醛。專家警告,若長期接觸使用,恐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等疾病。

中時報導,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所長蔡詩偉表示,市面上的洗碗精多達逾3百種,研究團隊只抽驗了其中80件,就有40件檢出甲醛,且濃度範圍為1.66ppm至482.91ppm。

蔡詩偉表示,國內環保署的「家用清潔劑」環保標章規定不得含有甲醛,且其檢出含量,應符合管制限值(小於15ppm),但由於標章屬於業者自發性申請,無法完全規範到所有廠商。

蔡詩偉表示,市售洗碗精需要長時間的保存,加上使用時會不斷地暴露於環境中,為了避免微生物的孳長,業者都會添加不少種類的防腐劑,且在保存環境、時間、溫度等狀況下,即會釋放出部分游離甲醛。

三立報導,甲醛是生活中常見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會經呼吸道吸收,水溶液又叫「福馬林」,會出現在洗碗精內主要是摻防腐劑遇熱產生。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甲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的一級致癌物,若不慎食用,將使免疫力下降,也會增加罹患上呼吸道癌的機率,更可能造成孕婦流產、畸胎。

不過食藥署表示,因為不會有人直接把洗碗精吃下肚,暫時不設限定值,倒是洗碗用的手套問題也不少:

大掃除小心!有手套塑化劑超標250倍…消保官:使用後要洗手再進食

儘管如此,食藥署仍建議主管機關有所規範,否則若是碗盤、蔬果沒洗乾淨,吃下肚短期也可能造成腸胃不舒服。

行政院消保處消保官王德明提醒,過臭或過香的東西(清潔劑)盡量不要買,如果使用塑膠手套後,一定要清洗雙手再飲食,避免有塑化劑不小心經由嘴巴進入體內。

中時報導,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市售有些分裝洗碗精的價格,雖然「便宜到嚇人」,卻沒有任何標示,風險相當高。他表示,洗滌蔬菜水果用清水就好,殘留的農藥就能被沖洗乾淨,不須額外購買洗潔劑。

此外,洗碗盤前也可先用溫熱水浸泡、幫助去油,或拿廚房擦手紙先把碗盤上的油膩擦掉,之後再用「清水稀釋過」的洗碗精再清洗,不僅省事,也能減少洗碗精用量。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