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黃金年代產值上看兆元:2017觀賽人數將勝超級杯,更是PC台廠救世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短短幾年內,電競傳播管道不斷增加,世界電競人口已超過14億,且持續高成長。最快2017年,電競世界大賽將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賽事。
文:尚清林|財訊雙週刊 第495期
電競市場到底有多熱?2015年8月31日《紐約時報》頭版以「Virtual Games Draw Real Crowds and Big Money」(電玩吸引龐大人潮與錢潮)為標題,報導一場《刀塔2》(Dota 2)國際邀請賽,賽事金額高達1100萬美元(約3.7億元台幣),讓世人不得不關注電競賽事的崛起。
2014年亞馬遜(Amazon)以9.7億美元天價收購美國遊戲視頻直播網Twitch,這個讓直播影視YouTube備感威脅的小廠,靠著5500萬收視戶,就宣告電競時代即將到來。
如今,不只是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NVIDIA及亞馬遜等科技巨擘為了爆棚的粉絲們,積極爭奪電競事業;連亞洲巨星周杰倫、前NBA湖人隊球星Rick Fox為了擴展事業,也成立電競戰隊,身為最敏感的投資圈還能忽略嗎?
明年觀賽人數將勝超級杯
談到電競,就不得不提及遊戲軟體大廠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2005年,為了促銷旗下當紅遊戲《魔獸爭霸》、《星海爭霸》,暴雪娛樂突發奇想邀請世界各地的玩家,來一場電子競技大PK,結果大獲好評,暴雪娛樂就此意外開啟了全球電競聯賽市場。
如今,早已脫離當年單一廠商為了推廣遊戲而舉辦活動,電競很可能成為全球最瘋迷的一項運動賽事。根據北美行銷機構Sparks & Honey統計,2015年由ESL One舉辦的《刀塔2》的電競賽事,居然吸引了1萬8000人次到美國紐約麥迪遜廣場戲院觀看。台灣最熟悉的《英雄聯盟》,2015年世界大賽總決賽時,線上觀看的電競粉絲就有3600萬人,一點也不遜色於任何國際運動大賽。
►閃電狼的驚奇逆轉勝:這群臺灣囝仔在世界大賽的精采故事,你不能錯過
「靠著電競傳播管道不斷增加、具組織化的電競機構出現等情況下,短短幾年之間,世界電競人口超過14億人,且仍維持高成長。」Sparks & Honey預測,這股電競熱潮最快在2017年,收看電競世界大賽直播的民眾,可能超越美國最受歡迎的超級杯賽事。
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隨著遊戲豐富多元、遊戲人數增長,實況轉播的吸引力,以及賽事獎金不斷飆高,讓電競創造出無限想像空間。
據全球電競權威機構esportsearnings統計,2015年電競排名第一的是來自美國《刀塔2》的選手ppd,年僅23歲,光靠著電競賽事累積獎金高達200萬美元(約6700萬元台幣),這份成績已打敗台灣所有職業運動選手的年薪。
選手年賺6000萬、主播破億
提及台灣電競選手,以《英雄聯盟》為主的四位前台北暗殺星(TPA)成員,累積獎金約25萬美元(約845萬元台幣),成為台灣電競選手最高排名。中加創投C.K. Huang博士指出,「從賽事的豐厚獎金來看,誰說電競不能成為一項事業,甚至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產業?」
此話不假,不只是高額獎金吸引電競選手投入,多達千萬人數收看的直播賽事,讓影視明星、電玩業者、PC廠商紛紛投入電競的懷抱。
「大神在哪裡,我就去哪個平台。」電競玩家常提到的一句話,說明了電競直播賽事中,主播扮演了關鍵角色。
相對於台灣電競賽事轉播的冷靜,中國的電競主播可謂是「歇斯底里、唱作俱佳」,意外成為吸引觀眾的重要一大環節。曾經是《英雄聯盟》世界冠軍的若風,退休後轉入電競轉播行列,挾著高人氣光環,據聞中國電競直播視頻鬥魚TV的簽約金高達2000萬元人民幣(約1億元台幣),這比他當選手時10幾萬元獎金,高出太多了。
根據中國直播始祖YY統計,一位頂尖娛樂主播的年收入不到千萬元人民幣,但去年一位遊戲主播的年收入可能就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約2億元台幣)。
一名負責文創產業的創投業者指出,「人是遊戲的主體,人在哪,商業就在哪。」知名主播高身價的背後,是無數粉絲作為支撐,粉絲才是創造經濟效應的關鍵。因此,中國各大直播平台才會高薪搶電競主播。
據中國官方的遊戲直播報告,估計今年中國遊戲直播觀眾將達一億人次,這讓視頻大亨們看到這塊大蛋糕。回顧過去,2013年遊戲直播僅有YY一家稍具規模,如今,YY投資了虎牙直播,紅杉資本投資了鬥魚直播,騰訊投資了PLU龍珠直播,浙報傳媒投資了戰旗TV,一年砸下資金超過20億元人民幣(約100億元台幣)。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影視大亨、科技大廠也瘋狂
電競直播究竟值多少錢?2014年8月26日,亞馬遜宣布以9.7億美元收購Twitch,Twitch每月活躍用戶量高達5500萬。而YY積極專攻直播遊戲事業,從最新一度財報驚見,遊戲直播虎牙的營收達2.2億美元(約75億元台幣),年增率高達93.6%,顯然電競成長才剛剛開始。
騰訊也不甘落人後,去年12月大動作併購製作《英雄聯盟》的遊戲商Riot,讓《英雄聯盟》變身成為中國遊戲,這一切都是為了龐大遊戲商機。
相較於中、美廠商積極搶進電競娛樂平台,台灣電子業者則看好電競的硬體升級,尋找新機會點。據研調機構IDC報告,整個PC市場持續走入衰退期,去年PC出貨量約2.76億台,連續第4年衰退。但好消息是,電競PC市場意外走揚,讓PC業者看見曙光。
Tags: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隨著全球73個國家加入碳稅或ETS,碳定價已被證實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尤其台灣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淨零減碳議題不僅是為環保,更關係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若不積極面對挑戰,碳價成本將威脅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衝擊產業競爭力。因此,產業轉型發展綠電減排,已是不可不為的生存策略。
當全球綠電應用迅速發展,歐盟更早在2020年取得「最綠年」成果,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8%,甚至超越化石燃料佔比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經濟部能源局更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計畫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然而,太陽光電作為新興能源,對社會大眾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本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觀念1:無毒可回收,汙染趨近零
「太陽光電板製造對環境有害?光電會有電磁波對人體影響?」其實,太陽能板結構簡單(主要由玻璃、鋁框和矽晶片組成),材料無毒且可回收,容易模組化又方便建置;目前政府已建立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只要遵守環保法規製造太陽能板,幾乎不會排放汙染物。此外,光電發電設備主要由光電模組與變流器組成輸出直流電,不會產生高頻幅射;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當於一般家用電器如電腦,並沒有對人體產生電磁波危害的疑慮。
更無庸置疑,源源不絕的日照,讓太陽能成為最乾淨、最友善環境的能源之一,也是台灣綠能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
觀念2:智慧電網與儲能,365天不斷電
「太陽光電無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天氣不好的話,電力又告急?」其實,太陽光電已是是國家發展重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勢必能應對高能耗需求,包括工業生產和大型機構的電力所需;例如台電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結合儲能,增建大甲溪光明發電廠計畫、協和燃氣機組改建計畫,以提升系統韌性與速度。透過智慧技術和儲能系統,太陽光電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甚至有機會成為主要能源。
許多綠能產業正致力發展智慧管理、智慧電網和儲能技術,太陽光電也不例外。透過智慧管理,做到依照實際需求和天氣條件即時調整光電輸出,運用智慧電網提升能源分配的效率,藉由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儲電,於尖峰時段輸出能量,補足用電缺口,提升太陽光電系統的靈活度與應用效率。簡言之,無論天氣變化,只要建構完備的電力系統韌性,即可維持穩定供電。
觀念3:長遠投資,實現回本
「太陽光電設置和運維成本過高,無法回本?」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電源自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隨著太陽光電技術不斷進步,設施的建置和運維成本勢必逐步下降,並反映在電費上;換言之,太陽光電是一項必要的長遠投資,更是一個合理規劃即可預期回報的投資。
目前日本、歐美等國正積極發展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引導廢耕農地或廢棄魚塭重返耕耘或養殖,他國經驗也多次證明太陽能板有助於降低區域氣溫、幫助維護植被、避免土壤退化。
面對2030年實現產業淨零、2050年全國淨零的目標,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應該善用土地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再利用廢耕地,推動智慧農/漁業、實現農/漁電共生,並善用太陽光電系統特性,提升綠能佔比、土地與空間利用率、糧食生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效益,造就產業多贏。
發展太陽光電的路上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永續目標在即、綠電趨勢不可逆,太陽光電已被證實是可利用的綠電來源,全民應具備綠能共識、理性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實踐環保選址、智慧管理及儲能系統,朝向長遠、穩健的太陽光電邁進,才能為淨零台灣鋪平道路,實現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