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高潮一浪接過一浪,不在意有沒有結局的「陰性書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聶隱娘的結構無疑是散漫的,接近零碎,它的秩序與其他電影不同,劇情的推進亦如是,強而為之說項的,我倒想起源自法國的「陰性書寫」。
文:陳子雲
侯孝賢創造了一部不容易看的武俠片,一部複雜的電影,它讓我經歷了內心好多掙扎的時刻,觀看兩次後才敢下筆描述自己的感覺。而題目的詩句(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是我對電影的其中一個主題「一個人,沒有同類」的回應。人在世間流轉,百年後止息,同類不同類的,準則界線不太好拿捏;好多人以為站在高山遠眺雲霧變幻,居高臨下,傲然俯視凡間,眼中人卻是山裡身,便是如此魔幻,又如此平常。
關於故事
聶隱娘電影與原著可說是沒有多大關連,有點像平行時空,一個另一時空的聶隱娘,同樣有師父的調教,同樣遇見來自異國的磨鏡少年;然而箇中過程大不相同。我認為與原著最有關連,或者稱之為致敬的,只有電影開始時聶隱娘刺殺節度使的情節,師父那句「如刺飛鳥般容易」其實正是小說原文「為我刺其首來,無使知覺。定其膽,若飛鳥之容易也。」,為的是要營造聶隱娘學藝有成,「白日刺其人於都市,人莫能見。」的超凡武藝。
記得侯導曾說,「聶隱娘」給他一種「有人躲在樹上偷聽,三隻耳朵又隱藏,然後輕輕躍下來」的聯想,妙手空空兒也由一個與聶隱娘對敵的劍客變成「巧手」製作紙人的老外(那位客串的演員該是一位法國藝術家),兩位公主的設定更加是出自導演與編劇的一大妙筆(下文再述)。儘管侯式電影總喜歡把拍攝出來的片段大刀大刀闊斧地刪剪,這電影鋪展出來的唐代世界,因著技術,仍比原著千餘字的小說來得恢宏。

而侯導拍出來的故事是甚麼?拍攝易懂,道具易懂,音樂也易懂,故事更加淺白(可是執行出了些問題,下文再述)。不需過於深奧的解讀,由舒淇代言的聶隱娘其實說的是一個女子掙脫架鎖,獲得自由的故事。其實明白不過了,聶隱娘奉師命刺殺表兄田季安,道姑所謂大義只是朝廷的,屬於中央的,而且它敵不過聶隱娘長久以來對田季安內心深埋的情感,聽田季安的敘述回憶,那段感情該有多麼深沉與真摯,由是,隱娘表現出來的沉默底下的狂濤,可見它一直被師父壓抑著。
田季安注定與聶隱娘有緣無份,所以磨鏡少年作為一面鏡子,映照出隱娘的全部,他不說話,然而樂天知命,見義勇為,情緒沒有甚麼壓抑;有如青鸞舞鏡,隱娘見到同類,而這個同類會帶她到幸福的異國去。當然,這只是侯導剪出來的其中一部份,我只能如此得出自己的解讀,妻夫木聰沒有對白,卻是十分可惜的。至於這處理是否適當(他的戲份剪去不少和沒有對白),看官各有決定吧。

關於傳奇
上面談到電影聶隱娘是一個爭取自由的故事,也很象徵性的拍出隱娘與道姑師父對決的場景,作家韓麗珠感言,「殺掉其中一個自己,才可以獲得自由」,是見道語。道姑作為一個深深影響其生命的角色,身為女性,實際是父權的呈現。道姑抱持著甚麼理念呢?這是我欣賞的劇情之一。
嘉信公主與嘉誠公主,一者遠嫁魏博,「從此京師自京師,魏博自魏博」,守護朝廷與魏博的和平;一者逃入山林,事天法自然,身處江湖之遠卻心繫朝堂之事,命令隱娘刺殺諸多藩鎮節度使,使朝廷能夠收回不聽話的藩鎮,我是認同嘉誠公主遠多於道姑公主的。我甚至認為道姑公主的思想其實很暴力,不論對隱娘還是對待世間。隱娘最後向師父告白,一句「魏博必亂」,剛好是兩位公主的境界差距。
既然自由如此難爭,與原著唐傳奇對讀一下,卻發現一些有趣的地方。可能各位未必讀過唐傳奇,不過聶隱娘故事算是唐傳奇中最為人熟悉了。原著裡的隱娘武藝高超,而她的性格恰恰是電影裡的隱娘所要爭取的──何止獨立,簡直任性,大大顛覆千百年來中國對女性設下的架鎖。隱娘每天晚上外出刺殺藩鎮,父親聶鋒見狀大驚,卻不敢多作留難;某天她見到一名磨鏡少年路過家門,便指著他說:「這男人我嫁了。」其父又是一驚。
磨鏡少年除淬鏡外一無是處,故事最後隱娘也為他安排好一官半職,而她竟放得下夫妻情義,遁入山林不知所終。這樣的率性而為,快意恩仇,不就是現代女性的寫照?如此思之,似乎電影的聶隱娘可當作前傳觀之,關於平行時空下的她如何醒覺,在磨鏡少年中看見自己,然後掙脫了舞鏡悲嗚至死的宿命。

關於刺客
隱娘的內心幽微之處,是她難成世俗眼光裡的刺客的原因。而刺客到底是甚麼人?唯有找《刺客列傳》一讀。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遭遇不同,然而下場非死即殘,能力各有優劣,最重要是因為懷才不遇而受到在上位者好一點點的對待,便為其賣命。太史公為刺客立傳,掩蓋了他們殺人的殘忍本質,焦點放在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卻忽略在上者操弄他人的事實。
豫讓蒙受智伯之恩,而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明明智伯是個暴君,被更為賢明的趙襄子取而代之,想必豫讓心知肚明,但是他一往無悔。太史公解畫稱:「其義成或不成,然其立意皎然,不欺其志。」沒了這句話,刺客就永遠活在愚忠和私鬥的輪迴裡,荊軻刺殺成功不見得六國會復興,豫讓亦只是一心要向智伯報恩,動機的純然在複雜的世道人心裡得見光明。
隱娘又不算是一名失敗的刺客,她面對田季安不能痛下殺手,恰恰是「立意皎然」的表現。她不忍心魏博將亂,別忘記她也是魏博人,一種單純的為保百姓安危,也為了實現自己的意志,過去的刺客殺一人而救天下,現在隱娘不殺一人而救魏博,也救己身,是太史公那句批注的逆向實現。
Tags: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