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油桶是維冠樓塌主因?閣揆張善政說這不正常,建築師說桶的位置是重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維冠大樓是否出現偷工減料問題,在昨日引起眾多討論。在建築師、土木技師等專業領域當中的一致性聲音看起來,目前資料尚不足以做全盤判斷,宜從各種角度觀察,不宜未審先判。
昨日(2/6)一張維冠大樓樑柱內包沙拉油桶的照片曝光,引起社會一陣譁然,引起各界對建設公司與負責人的追蹤,一度傳出維冠大樓在921後就被列為危樓遭到台南市政府否認。不過,到底沙拉油桶是否為導致維冠大樓90度傾倒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未有結論。
《蘋果日報》報導,行政院長張善政今日(2/7)到台南新樓醫院探視地震獲救者時表示,維冠大樓倒塌後發現樑柱間塞著沙拉油桶與保麗龍,他強調是「不正常的、不應該有的」,並揚言若發現有偷工減料會協助台南市政府追究責任。
《聯合報》報導,台南市政府昨日邀請土木技師公會派員到場了解,初步判定是因為一樓幾乎打通造成耐震度不足,初步也無法看出明顯偷工減料的情況。
公會理事長鄭明昌表示,整棟大樓往東傾倒,而大樓東面剛好是整排店面,由於一般店面牆面與樑柱都少,支撐力可能不足,這個情形和九二一大地震中許多倒塌大樓一樣,都是一樓幾近打通的「軟腳建築」。
至於部分結構填塞汽油桶,民眾質疑建商偷工減料,鄭明昌則是表示汽油桶並非放在樑柱裡,應該不影響結構安全。南市工務局則是表示維冠金龍大樓從未被列為危樓。
針對沙拉油桶工法一事,《中國時報》報導,具地震工程和建築結構專長的成大教授姚昭智表示,這是建築界普遍為了是要讓樑柱增胖,增加美觀,和節省混泥土減重的做法。業者只要有依結構圖施工,即沒偷工減料問題,加上921前的建築法規也沒規範要使用135度彎度的箍筋,那時候也還沒在使用續接器,因此目前就斷定維冠偷工減料,過於武斷。加上這次地震的震波周期比較長,高樓易引起共振作用,因此震波周期,未來的建築法規必需增訂。
《自由時報》報導,大葉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台科大營建博士黃俊熹受訪時根據既有新聞消息為基礎解讀,認為桶子「所在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是在「結構」的位置就非同小可;如果是在裝飾柱或裝飾牆內,則應是為了減輕重量設計成空柱或空牆,但柱子空的比較不好施做,廠商施工時便宜行事,「偷工未必減料」。
他指出,維冠金龍大樓是「腳斷掉」橫向倒塌,問題可能出在該大樓的基礎和地質交接的地方,有可能是基礎設施不當,安全系數恐不足,因為附近只有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人為因素肇禍的可能性較高。
在社群媒體發達時代,已經陸續有來自各方面的資料曝光。劉木賢建築師就在其臉書上公佈維冠大樓的副本圖,並有專業建築師在其下留言表示這棟大樓的設計是「相當不利的平面柱位配置,只有兩排柱子,若其中一排失敗就會造成傾倒了」,並直言「這棟大樓似乎本身就是結構系統高風險的大樓」。
維冠大樓副本圖!張建築師早己退出台南縣建築師公會。
Posted by 劉木賢 on Saturday, February 6, 2016
此外,在建築改革社的社團中也出現多篇來自建築界的說明,其中一篇出自「Apple Union艾波學院」的貼文指出,台灣位於地震帶,減輕建築物自重是降低受地震力影響的好方法,因此在這類事件發生時,需要確認所在位置才能釐清肇事原因。
***請看完內文後再決定是否轉貼。另由於本篇連結新聞內容有很大的問題,我們才撰文說明。故要轉貼此文的朋友,請在"包含原始貼文"前打勾,或者要勞煩貼上說明內文。直接轉貼在各位臉書上只會顯示新聞連結,不但不會顯示我們的說明文字,也會助長錯誤的知…
Posted by Apple Union 艾波學院 on Saturday, February 6, 2016
曹登貴建築師則是在其臉書上表示,裝飾性圓柱中的沙拉油桶是形抗結構,是一種節省材料也對結構強度沒有負面影響的構造設計作法,學理是透過結構體的形狀增加斷面模數。混凝土構造中的保麗龍塊,在與主要結構行為無關的部分使用,可以讓裝飾造型被塑造出來,同時自重較輕而不會因此造成結構過多的負荷,是一種合理的工法。
關於沙拉油桶、保麗龍塊、135度箍筋、錯層搭接與不規則量體設計標籤:地震、保麗龍、沙拉油桶、箍筋、繫筋、135度韌性彎鉤氣候寒冷中,救災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辛苦了大家。農曆年前,面臨這樣的災害想必十分辛苦,一起加油,一定可以度過難關…
Posted by 曹登貴 on Saturday, February 6, 2016
相關新聞:
・高雄地震,災情最嚴重卻在台南?專家分析撐過921的大樓這次為何倒下
・台南維冠大樓倒塌,建設公司解散求償無門?內政部:將追究責任
・南台灣強震後你該知道的事:防災包該準備啥?我家在斷層帶嗎?
・台南為何搖晃時間較長?主因是「場址效應」、餘震將持續1~2個月
・台積電、聯電南科廠晶圓破損 停工3天全球供應鏈損百億
・南台灣規模6.4強震:高鐵嘉義以南全天停駛,台鐵正常並緊急加開
新聞來源:
・維冠「軟腳大樓」 一樓打通不耐震(聯合報)
・維冠大樓樑柱油桶不正常 張善政將追究責任(蘋果日報)
・維冠偷工減料? 成大教授:這次震波周期較長(中國時報)
・維冠金龍大樓「腳斷掉」橫倒 營建博士:人為肇禍可能性高(自由時報)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