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義務成為暗夜中的火光:記東南亞「帶書運動」一週年

每個人都有義務成為暗夜中的火光:記東南亞「帶書運動」一週年
Photo Credit: Chang Cheng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尼有句俗諺說:「每個人都有義務成為暗夜中的火光。」火光未必真的是火。一本書,也可以是一盞火光。而這盞火光,也許就剛好照亮了誰的靈魂,點亮了台灣。

文:張正(四方文創創辦人)

夢想著讓台灣每個角落的人都有書讀,夢想著讓異鄉人在母語書籍中看見燦爛時光,一年前,我們在獨立評論@天下發起的「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號召前往東南亞工作、旅遊的朋友,返台時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東南亞書,捐贈到上百個全台各式各樣義務協助的收書點。書籍集中之後,我們承諾將這些飽含善意的書,交到看得懂、想要看的東南亞移民工手中。

從帶書運動到東南亞書店聯盟

「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這個名稱拗口的號召,獲得意料之外的廣大迴響。各地收書點陸續收到書,也常常有面容和善的朋友親自帶書來面交(做好事的時候,自然變得面容和善吧),連即將就任總統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都曾經領著幾位民進黨公職人員,親自送書到當時正要成立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影片)。

或許好心有好報,也或許燦爛時光是政治界的紫南宮,蔡英文如今選上總統,那天一道而來的民進黨前秘書長蘇嘉全、婦女部主任林靜儀、新北市黨部主委羅致政,也都順利選上立委。蘇嘉全現在甚至成了立法院院長。

心懷善意的人們送來了善書,接下來的任務,則是把書送到需要的人手裡。這更難。

雖然台灣有八十萬的東南亞移民工,但是愛看書、想看書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分散各地,假期有限,不能指望他們舟車勞頓,自己找到特定的書店,或者其實也收藏了許多東南亞書籍的各地圖書館。於是我們再次希望更多朋友發揮創意和善意:只要您願意提供陳列書籍的小空間,並負責招呼所在地附近的東南亞移民、移工來借書,我們就將這些善書寄去。名之為「東南亞書店聯盟」。

台灣不缺好心人,加入聯盟的「書店」一間一間開張,累積至2016年初,多達三十幾間。之所以要把「書店」兩字加上引號,是因為這些書店幾乎都不是一般所認知的書店,而是牛肉麵店、豆花店、雜貨店、咖啡廳、甚至房屋仲介。有何不可?空間本來就應該由使用者定義。當我在這裡吃牛肉麵時,這裡的確是牛肉麵店,然而,當我在牛肉麵店看書的時候,牛肉麵店對我而言,不就變成了書店或者圖書館?

這些書,build my soul(建立我的靈魂)

這一年來最出名的加盟「書店」,當然是頻頻登上媒體、位在台中東勢的「東隆五金行」。

年邁的東隆五金行老闆生病,老闆娘聘請印尼幫傭蘇麗來照顧。蘇麗失戀了,向老闆娘的兒子求助,說她想要看書。老闆娘的兒子在台北工作,好心下載了一些圖書館裡的印尼文書籍目錄,用line傳給蘇麗,問她要借哪幾本?蘇麗眉頭一皺,這些書,都是言情小說呀,豈不是傷口灑鹽、雪上加霜?

老闆娘的兒子很無辜,畢竟他不懂印尼文呀!幸虧,老闆娘的兒子陳文良有個學弟叫做張正(哈哈,就是我)。文良學長知道我正在籌備東南亞書店,有一批印尼書,問我能不能借給蘇麗。

「當然好。」我說。

不過,文良學長補充:「蘇麗不要看言情小說,要看『可以思考』的書唷。」

難題掉到我頭上。我也不懂印尼文呀,怎麼知道哪一本書「可以思考」?好在書本就在我手邊,我隨意拿起書,掂掂重量、瞅瞅封面,憑直覺選定了三、四本,寄去。

幾天之後,文良學長傳了line的截圖給我,是他和蘇麗的對話。原來,我的直覺對了,那幾本書真的是蘇麗要的,而且蘇麗說,這些書能夠「build my soul(建立我的靈魂)」。

我在傍晚時分收到簡訊,忙了一天,坐在幾天之後就要開幕的燦爛時光門口喘氣。天色將暗,前途未卜,到底為什麼要沒事找事開一間書店?謝謝蘇麗的一句話,給了我堅定的答案。後來,乾脆把書店的wifi密碼設定成「buildmysoul」。

故事還沒結束。

蘇麗看完了那幾本書,寄還給我,我又如法炮製,瞎子摸象地挑了幾本「可以思考」的印尼書寄到東勢。幾番往返,我想,這不是辦法呀,寄來寄去,費時費力又費錢。所以當我得知文良學長老家開的是五金行時,靈機一動,問他能不能在五金行清出一個櫃子,變成東南亞書櫃,我乾脆一次寄一箱書過去,讓蘇麗慢慢看,也可以借給周圍的東南亞朋友。

五金行由文良學長的媽媽陳劉月女士當家,她在當地原本就以熱心公益聞名。這次也不例外,陳媽媽把文良學長小時候用的書櫃翻出來,放上東南亞書,就成了「東南亞書店聯盟」的一員,肯定也是全台最有書香氣的五金行。

跨國連鎖書店

除了台灣各地的加盟書店之外,聯盟成員也擴及海外。

當然不是因為我們財力雄厚佈局全球,而是幾位熟識的印尼移工,看到台灣人替異鄉人募書、開書店,覺得這些人真是傻不隆咚!但是回頭想想,如果台灣人願意幫忙異鄉人,他們怎麼能不幫忙自己呢?另一方面,這些海外移工雖然扭轉了家中經濟,但是故鄉的孩子卻因為少了父母陪伴,成天陷溺在電子產品的小螢幕裡,讓為人父母的海外移工乾著急。

也許閱讀是一個轉機。

於是,幾位印尼海外移工組織了「閱讀推廣協會(Gerakan Masyarakat Sadar Baca Dan Sastra,GEMAS)」,在燦爛時光書店舉行成立大會。他們一起存錢、募款、募書,如果誰先回家鄉,就用這筆基金在自己的家鄉成立一個小型圖書室。而我們的「東南亞書店聯盟」,當然也就厚臉皮地把GEMAS的圖書室納入聯盟。

Photo Credit: 張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