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重生的《神鬼獵人》李奧納多,今年能順利獵回「奧斯卡」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的《神鬼獵人》堪稱是從影以來的登峰造極之作,不知道看過該片的朋友是否也這麼認為?或是看了他這一路的努力,覺得「是時候該給他一個獎了」?
每年接近奧斯卡頒獎季,我總會仔細瀏覽入圍名單,將台灣尚未(或不會)上映的的影片列入「待看片單」裡,就怕在茫茫片海中錯過了佳片。細細品嘗有緣接觸的每一部片,觀察導演、編劇、配樂、美術的表現,是我生活中最大的消遣。
而頒獎典禮本身,更是不得錯過的大秀,除了看明星風采,更要看舞台和美術設計,還有嘉賓們的精彩演出。
雖然,奧斯卡傾向美國本土商業市場的事早已不是祕密,但它畢竟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六千多名專家(職業會員)投票選出,具有一定程度的公信力,以及它最讓人津津樂道——悠久歷史象徵的經典意義。

圖片來源:The Academy
人人喊不公,卻人人渴望的「奧斯卡金像獎」!
牽涉到人的事,注定困難重重,充滿變數,創於1929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理所當然經歷過各種風雨,例如這回入圍名單超過九成五皆是白人,威爾·史密斯夫婦婉拒出席典禮點出的「種族歧視」問題;以及長年為人詬病的文化包容力不足或男性工作者薪資遠高於女性;還有「類政治」片商造勢、拉票風氣,使得「年度最佳影片獎」,更像是美國本土觀眾的最佳人氣獎,卻未必與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眼光相符。故有此一說,奧斯卡始終是「主流大廠」間的角力遊戲。
這些大眾或多或少聽聞過的問題,某些也在悄悄破除,例如以《鳥人》獲得「最佳導演獎」的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去年上台領獎時,便對奧斯卡連續兩年將「最佳導演」頒給墨西哥導演表示受寵若驚。(在他前一年領獎的是《地心引力》墨藉導演艾方索·柯朗;墨藉攝影師艾曼紐爾·盧貝茲基更是連續兩屆的「最佳攝影獎」得主。)
此外,大電影公司或許可以鋪天蓋地為戲宣傳,但不表示奧斯卡就不垂憐「小製作」電影,每年,仍可能有叫好叫座的小製作影片入圍(如今年的《不存在的房間》即是獨立製作),照樣有機會抱走大獎。當然,亦不乏出現過得獎者大爆冷門,被媒體和輿論評為僥倖大過實力的案例。(如以《莎翁情史》拿下最佳女主角的葛妮絲派特洛。)
無論如何,有遺憾和不平,便可能獲得「未來再修正」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奧斯卡會「彌補」遺珠得獎者,例如一些長年耕耘的演員,可能在與獎擦身而過幾年後,以一部演技未必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驚艷四座的作品,抱回那座遲到的獎。
我認為奧斯卡始終走在落實多元化的半路上,它永遠不會是完美的最終形態,因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只能盡力順應時代和民意,不停修正,揣摩完美。我也還是對它有信心,畢竟奧斯卡整整「修煉」88年,換做人,88歲也有腦筋不輪轉的時候,卻絕對值得敬重。
而每年獲得各項技術面獎項提名的影片,亦多具有足以稱之為「突破」、「紀念」或「啓發」的要素在其中,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指標性。
Relive the night at Oscar.com.
由 The Academy 貼上了 2015年2月24日
李奧納多長年來的「努力」和「蛻變」,你都看見了嗎?
在近年頒獎典禮上,影迷最關注的演員之一,便是曾獲奧斯卡提名四次最佳男主角、一次最佳男配角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儘管歷史上「陪榜」超過五次的提名者大有人在(目前最高紀錄是提名十三次仍未獲獎,今年也入圍的攝影師羅傑·狄金斯),但論李奧納多的全球知名度,絕對數一數二,尤其他幾乎年年推出新作,屢屢展現驚人爆發力和續航力,卻也召來全球網友調侃他的得獎企圖心,甚至捕捉(加惡搞)他在頒獎典禮上,若有似無的落寞神情…可想而知,得獎壓力鐵定不小。
其實,童星出身的李奧納多,實力應是有目共睹,可惜讓他擄獲全球少女心、聲名大噪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和《鐵達尼號》,碰巧是愛情電影,當時的他23歲,正值青春年少,背負著「帥」的原罪,讓媒體觀眾等輿論質疑他「到底會不會演戲」?
到底會不會演戲?早在讓他爆紅的《鐵達尼號》之前,19歲的李奧納多就在《戀戀情深》中飾演強尼·戴普的弱智弟弟,並以亮眼表現入圍金球獎和奧斯卡男配角,更先後與勞勃·狄尼洛、莎朗·史東、黛安·基頓和梅莉·史翠普等巨星同台飆戲,展現出生不畏虎的演技;21歲的李奧納多在《全蝕狂愛》中飾演纖細的同性戀詩人蘭波,當時美國社會對同性戀的包容程度比起今日低很多,亦足見他為成為好演員的企圖心與勇氣。
《鐵達尼號》之後的他,首先在《鐵面人》中「一人分飾兩角」,詮釋性格迥異(善與惡)的攣生兄弟;而後期的一連串作品:《神鬼玩家》、《血鑽石》、《隔離島》、《真愛旅程》、《全面啓動》、《大亨小傳》、《華爾街之狼》等,更讓人見識到李奧納多的多變與多產;歲月的洗禮,讓人驚訝那個年少輕狂、站在甲板上大喊「我是世界之王」的「傑克」,如今已蛻變為成熟男人。他亦擅於詮釋「精神發狂」的情緒激動面,雖然表現難度高,卻也換來部份觀眾認為他演戲總是「暴怒」或「崩潰」的評價。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