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情人節她們不慶祝,而是號召「十億人起義」要求重視女性移工權益

情人節她們不慶祝,而是號召「十億人起義」要求重視女性移工權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月14日這天不只是情人節,「十億人起義」(One Billion Rising)使她們集結起來,要求政府正視移工在台灣的處境。

文:Wendy Chang

2月14號除了是西洋情人節,也是對一場女性運動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那就是V-day

V-day起源於1998年,「V」不僅代表情人(Valentine),同時也具有勝利(Victory)、陰道(Vagina)等多重意義,發起人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是社會運動家,同時也是藝術創作者,其劇作《陰道獨白》即是提倡女權的代表作,希望能喚起大眾意識,共同關注性別暴力問題。

(影片為2015年恩斯勒來台的新聞影像)

自2013年起,恩斯勒組織了「十億人起義」運動One Billion Rising),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有1/3的婦女活在受暴的陰影中,佔全球十億人口。此運動希望能終止對兒童、婦女與性別少數的暴力,恩斯勒指出,曾經遭受性別暴力對待的女性,容易對自己的外貌產生厭惡感,而透過在公眾面前跳舞,能使女性取回對身體的自主權,也為抗爭活動增添樂趣性。

(2014年的十億人起義,串連全球207個國家為受暴女性發聲)

而在台灣,「十億人起義」不僅倡導性別議題,也將勞工權益的訴求納入,從2013年起,每到2月14日,菲律賓移工團體移工國際台灣分會(Migrante Taiwan都會起身響應,2014年和2015年便聯合在台印尼移民工協會(ATKI Taiwan),於台北車站大廳舉辦快閃活動,吸引媒體關注,並有不少路人駐足。

IMG_20150222_145152

2015年在北車大廳的One Billion Rising,呼籲政府將家務移工納入勞基法,免於被壓榨的處境。Photo Credit:Wendy Chang

長久以來,外籍勞工中的家務工,由於不被納入台灣勞基法,其最低工資、工時和休假皆不受法律保障,女性家務工受到雇主性騷擾的情形也層出不窮。許多外籍勞工因不熟悉台灣法律,無法轉換工作,加上由於害怕被遣送回母國,只好隱忍在工作場合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相關新聞:移工收假前的吶喊:終止現代奴工

(今年移工團體舉辦「十億人起義」,隨著主題曲「Break the Chain」舞動,為女性移工站出來反抗)

ANL_0564

「十億人起義:奮起革命」希望移工的聲音能被政府聽見。Photo Credit: Analeigh Yao

今年2月14日恰逢星期天,在台北飄著雨的天空下,移工國際台灣分會(Migrante Taiwan駐台女性移工(MKT)號召30多位菲律賓移工拿起舉牌、綁上象徵終結暴力的紫絲帶,在中山北路上的金萬萬名店城人行道上,舉辦「十億人起義:奮起革命」活動。

移工國際台灣分會號召這次活動,除了希望台灣政府更加重視女性移工的權益,也因應5月份即將到來菲律賓大選,希望能夠向在台的菲律賓移工呼籲,將政黨票投給支持移工的移工黨(Migrante Partylist)。

ANL_0504

桃園縣群眾服務協會庇護所負責人汪英達,往年皆扮演協助與參與活動的角色。Photo Credit: Analeigh Yao

桃園縣群眾服務協會(Serve the People Association, SPA)庇護中心負責人汪英達在這場活動中表示,以移工來講,女性本來就是其中最容易受到剝削,也最無辦法聲張正義的族群。

目前,全台庇護中心總共有15間,除協助解決移工與雇主間的法律糾紛,也提供移工們一個棲身的住所。

而桃園群眾服務協會庇護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來,就屢見女性移工被性騷擾案件。光是在今年過年前後,就處理3件被性騷擾的案子,其中1名甚至是被雇主強暴。汪英達指出,這是他接觸外勞事務20年以來,第一次遇到這麼誇張的事件,突顯出台灣女性移工的處境,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被改善。

相關連結:寫在OBR之前,關於Made in Taiwan的奴隸

移工國際台灣分會的主席 Gilda,從去年開始擔任「十億人起義」在台灣的召集人。Photo Credit: Analeigh Yao

位於台北中山北路三段與鄰近區域,一直以來被稱為「小菲律賓區」,每到假日就會吸引不少菲律賓移工,移工國際台灣分會(Migrante Taiwan)的主席Gilda表示,這場活動他們已經準備了一個多月,而今年將場地從台北車站改到中山北路,就是為了增加活動的影響力。

ANL_0531

Migrante Taiwan在全球都有分會,希望能協助受到不同形式傷害的菲律賓人。Photo Credit : Analeigh Yao

Gilda本身是家務移工,已來台工作兩年,她指出,很多移工被迫做超出工作範圍的工作,或者經歷身體與心理上的傷害,「我們希望告訴菲律賓政府,很多移工過的很艱苦,這種情形不只發生在台灣,也發生在全世界。他們是人口販運的受害者,但菲律賓政府卻並沒有提供協助。」

她曾在香港工作過兩年,2013年香港的「十億人起義」,Gilda也是在場參與者之一,當時有2千名移工聚集在維多利亞廣場,場面非常壯觀,可見移工團體在兩地的組織規模有強弱的差別。

移工國際台灣分會是透過網路,號召移工來參加活動,Gilda說,很多移工一個月只能放假一天,或甚至連一天的休假都沒有,所以要聚集起大家非常困難。而他們不僅邀請移工來參加活動,也會開設法律相關的教育課程,希望能幫助移工們遠離雇主或仲介的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