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插畫】超愛吃肉圓的你,可知台灣肉圓之父是誰、發源處在哪裡嗎?

【插畫】超愛吃肉圓的你,可知台灣肉圓之父是誰、發源處在哪裡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肉圓的由來是什麼?身為愛吃的台灣人,你一定要知道!

Photo Credit: 圖文不符

Photo Credit: 圖文不符

相傳彰化肉圓的歷史,要追溯到1898年的一次大水災,台灣北斗這個地方原有72個鄉鎮,歷經一次嚴重水災后,僅剩下52個鄉鎮,造成物資缺乏,災民沒有食物可以吃。當時在北斗地區的寺廟擔任文筆生的范萬居先生將地瓜曬乾,磨成粉後揉成團狀,就把甘薯搗成粉再加些糖,再煮熟給災民食用。後來又有人做了帶有鹹味的肉圓,逐漸發展成現今為人所熟知的肉圓。後來經過長期傳播、改進,就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彰化肉圓,變成彰化的代表名產了。

最開始是以熱的肉圓為主,內容物有絞肉筍子等等,但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們漸漸發明了吃「冷」的肉圓,為了口感上的搭配,才將配料改為瘦肉及香菇等比較爽口的內容物。店家也發現,清爽的涼圓在炎熱的夏天這種吃不下東西的時節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因此也就慢慢的廣為流傳,變成彰化的特殊名產了。

怎麼做肉圓?

材料:米漿、太白粉、樹薯粉、豬肉
作法:米漿作成的半透明肉圓皮包裹豬肉與其他配料的食品,蒸熟後油炸。
口感:Q彈有勁,肉香滿盈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