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女孩》這樣看:如果愛人選擇改變性別離你而去,你還會繼續愛他嗎?

《丹麥女孩》這樣看:如果愛人選擇改變性別離你而去,你還會繼續愛他嗎?
Photo Credit: 環球電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埃恩納雖是《丹麥女孩》的主線,但比起他,我更想提及他的妻子葛蕾塔。我很慶幸《丹麥女孩》沒有偏廢這個部分,它很清楚也完整地表述了葛蕾塔在這其中的煎熬。

調整情緒模式不見得要在戀愛中練習,由於戀愛中兩人距離太近,所有感受都會被放大,摩擦太容易使戀情告吹,因此最好是在日常生活上就練習觀察自己的反應模式。例如與朋友或同事的關係,不像愛人那麼接近,這樣的距離感反而能夠保護彼此不會太過受傷,有爭執也比較容易道歉和好,這種交往就是很好的自我觀察練習。家人的互動通常是感情原型,也是很好的觀察對象,但因為牽扯到長幼秩序,或許較難調整,可視為進階練習。

Photo Credit: 環球電影

Photo Credit: 環球電影

人與人通常是互相刺激的,什麼樣的話會激起你的情緒漣漪、讓你反擊,而這反擊是否造成對方的防衛與攻擊,進入惡性循環?某些惡性循環或許就是自己、或某種人慣用的控制關係伎倆。當你試著看見,並拆解這樣的循環、不再落入其中時,我們常能在過程中發現造成情緒反應的遠因。處理一個負循環的同時,也會自覺地處理到過去不圓滿的記憶。久而久之漸漸會掌握控制情緒的技巧,或者更自在地和情緒共處,而不是急著反應。

以此套用在各種關係上反覆覺知、接受、處理,等到愛情來臨時,就有更少的情緒地雷會被引爆,或者得到一些改變衝突的心得,知道如何在當下煞車,愛情自然就會比較順利、不用經常患得患失。當我們能夠很好地做到這一點以後,才比較能有餘裕去面對較為特殊的關係或對象,感情觸礁時也較能冷靜回應。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