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傳播快過病毒︰孟山都殺蚊劑跟小頭症有關? 巴西政府反駁︰無科學根據

流言傳播快過病毒︰孟山都殺蚊劑跟小頭症有關? 巴西政府反駁︰無科學根據
在巴西一名工作人員正噴灑殺蟲劑滅蚊。Photo Credit: Luiz Souza / NurPhoto / Corbi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日有流言指,巴西去年急增的小頭症並非寨卡病毒所致,而是當地使用殺蟲劑的後果。然而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目前出現最多小頭症案例的城市也未有使用該殺蟲劑。

本月初世界衛生組織把寨卡病毒疫情列作「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並表示雖然未有充份科學證據,但緊急委員會的專家均「強烈懷疑懷孕期間感染寨卡病毒和小頭畸形症有因果關係」。由於小頭症乃嚴重的先天疾病,世衛認為必須先採取預防措施,希望能推動研究確定小頭症是否跟寨卡病毒有關。

小頭症跟寨卡病毒的的關係

在目前未有充份證據下,也有人對於寨卡病毒是否真正引起多宗小頭症的元兇表示懷疑。例如哥倫比亞的國立衛生研究所,最近指該國有逾5000孕婦感染寨卡病毒,然而未發現小頭症案例。

另一方面,寨卡病毒跟小頭症以及格林—巴利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的連結證據逐漸累積,世衛認為在數星期內可以有結果。昨日一份研究亦指在兩名孕婦的羊水內發現寨卡病毒的基因組,同時未有找到其餘多種病毒的蹤跡,顯示寨卡病毒能穿過胎盤,可能影響胎兒發展。

流言四竄 政府反駁

在寨卡疫情跟小頭症的關係尚未確定的情況下,危機引起不少沒有根據的流言傳播,甚至比病毒本身傳得還要快。例如早前有謠言指用作壓抑伊蚊繁殖速度的基因改造蚊,乃寨卡病毒快速傳播的原因——但該假說科學上根本難以成立(詳見〈放蚊防疫(下)︰基因改造蚊——救人還是傳病? 分享消息前來看看證據〉)。

近日又有另一說法指,巴西小頭症急增的真正原因是當地政府使用一種殺幼蟲劑,而非寨卡病毒。然而跟上述流言一樣,這假說目前未有任何科學證據。巴西政府發聲明強調,寨卡病毒跟小頭症有關的證據,包括相關的血液、組織與羊水樣本發現病毒痕跡。

聲明指出,與寨卡病毒相反,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支持該種殺蟲劑跟小頭症有關,而且部份沒有使用該種殺蟲劑的地區也出現小頭症案例。連相關性也未能確立的情況下,傳播這類消息無異於散播流言——畢竟邏輯上小頭症的「可能成因」數以萬計,任何人也能隨意「提出假說」,但專家必須按科學證據及可能性檢視假說。

又是孟山都?

這個假說源自是一群阿根廷醫生的報告,報告中引述巴西一個衛生組織質疑寨卡病毒未有導致小頭症,並認為那是伯南布哥州(Pernambuco)在水中混入低劑量殺蟲劑百利普芬(Pyriproxyfen)所致。

根據該份報告的概要,百利普芬由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報告中有誤拼為Sumimoto)生產,後者是孟山都在日本的子公司,這個說法使很多媒體可以用上「孟山都殺蟲劑引致小頭症」等吸睛標題。

唯一的問題在於,住友化學並非孟山都的子公司,兩者僅有合作關係(前者為後者供應數種除草劑)。

殺蟲劑會影響人體嗎?

其次,阿德萊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分子藥理學及毒理學家Ian Musgrave博士指出,百利普芬之所有有效,乃透過干擾幼蟲受荷爾蒙控制的成長週期(從孵化到成蛹),但脊椎動物跟昆蟲不同,沒有這個控制系統。因此跟昆蟲相比,百利普芬對人類的毒性遠遠較低(人類是脊椎動物)。

堪培拉大學及昆士蘭大學的毒理學家Andrew Bartholomaeus則指出,按目前用於老鼠及兔子身上的研究,這些動物每天每公斤攝取最少100毫克(即0.1克)的百利普芬,仍沒有任何生殖或發育上的影響。

按世衛提供的指引,人類可接受的百利普芬攝取量,乃每天每公斤0.1毫克(比上述數字低1000倍)——假如你體重60公斤,每天可接受攝取量就會是6毫克。與此同時,世衛建議食水中的百利普芬含量上限,是每公升10微克(1000微克等如1毫克)。

以世衛的食水含量上限計算,假如要從食水中攝取1毫克的百利普芬,一個人每天需要飲用100公升水——而這仍未超出世衛標準(除非那人體重不足10公斤)。況且根據世衛的報告,即使超出每天可攝取上限標準,也不一定會有任何副作用。

地域上沒有相關性

按上述數字,假如要證明百利普芬導致小頭症,指控者首先須提供證據顯示世衛的攝取量上限過高,或者當地食水的百利普芬含量嚴重超標。但除此以外,他們還要證明地域上使用百利普芬的地方跟小頭症有關。

即使不追問其他州份有否使用百利普芬,相關性仍難以確立。伯南布哥州衛生署疾病控制中心總監George Dimech接受BBC訪問時指出,目前記錄上有最多小頭症案例在該州的Recife市,但當地並未使用百利普芬,而使用了另一種殺蟲劑。

誤傳流言應盡快澄清

以上理由應足以說服讀者,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百利普芬跟小頭症有關。雖然保持警覺性及懷疑是好事,但漠視科學證據誤傳消息,會帶來實質傷害

例如巴西的南里奧格蘭德州政府就因為上述流言,在星期六決定在衛生部有決定前停用百利普芬。假如恐慌持續而令更多地方停用這種殺蟲劑,只會對於壓制蚊蟲生長有害無益。因此若有任何人誤導此流言,應該盡快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