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白警誤殺無罪,亞裔卻得判15年?」 聲援梁彼得,全美華社串聯示威

「白警誤殺無罪,亞裔卻得判15年?」 聲援梁彼得,全美華社串聯示威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梁彼得的監禁判決讓美國華社感到不公,遂於20日在紐約、華盛頓、芝加哥、洛杉磯等美國和加拿大的超過40個城市及地區發起遊行,支持梁案上訴。

美國紐約華裔警員梁彼得(Peter Liang)失手誤殺非裔男子,遭法庭判決誤殺及瀆職等罪名,最高恐面臨監禁15年罪刑。由於近年有多起白人員警槍殺非裔男子卻獲無罪的判例,引發華裔社群質疑此判決結果是出於民族歧視,於20日發起全美串聯示威,為梁彼得「討公道」。

BBC報導,2014年11月24日晚,就職不到一年的紐約華裔警員梁彼得(Peter Liang)在布魯克林區與搭檔巡邏時,所持槍支走火,子彈在牆壁上反彈,擊中黑暗的樓梯間裡開門走過的一名無辜黑人男子葛利(Akai Gurley)胸部,後者不治身亡。

端傳媒報導,而就媒體目前披露的法庭證據顯示,梁彼得當庭承認在巡邏時左手持槍,沒有感到受到生命威脅,但子彈已上膛。

當他們走到8樓時,梁聽到樓下有聲響後,或因緊張而不慎使子彈脫膛而出,擊中葛利。梁在事發後先與同僚爭執誰來報告上級,但都未立即報告。隨後梁在下樓尋找彈頭時發現有人中槍, 葛利的女朋友正在對他進行急救;而梁與同僚均接受過專業急救(CPR)訓練,但都未出手相救,梁也沒有立即通知總台或呼叫911急救。這一系列表現被認為是影響陪審團作出判決的重要因素

2016年1月21日,針對梁彼得的審判正式開始。2月11日,陪審團宣布,認定梁彼得構成二級誤殺和瀆職等5項罪名,將面臨最高15年監禁的判決,這也是美國過去10年以來,唯一一例警察因此類事件而被定罪的案件。梁彼得一案將於4月14日宣判,他和他的搭檔目前也已被警方開除。

這一判決讓美國華社感到不公,認為判決過重,遂於20日在紐約、華盛頓、芝加哥、洛杉磯等美國和加拿大的超過40個城市及地區發起遊行,支持梁案上訴。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聲援梁彼得的美國華人稱,過去10多年,紐約市警察執行公務時共導致170多人死亡,卻只有一個警察被定罪。而梁案的發生正值美國「警民情緒趨於對立、多地警察導致非裔青年死亡卻未被起訴之時」,因此梁彼得被定罪「有政治原因」。

美國之音報導,20日在紐約的集會中,華裔國會女眾議員孟昭文則發言指出,梁彼得案凸顯美國體制的失敗,「在這個制度中,梁彼得和葛利都被犧牲了。」

孟昭文說,「那個低收入公寓的電梯不應該壞,樓梯間的燈不應該滅,兩個菜鳥警察不應該被派去作垂直巡邏,公共住房的居民不應該面對必須由警察巡邏來應對的犯罪行為。這些體制的失敗讓我非常憤怒,必須得到解決,這類悲劇絕不允許再發生。」

前紐約市華裔主計長劉醇逸,則強調了華人與黑人在美國同樣受歧視。他發言指出,梁彼得會被定罪,是150年來華人在美國受歧視歷史的繼續。

劉的話激起與會者的呼應。他接著說:「這不是單一事件,這是反華人歧視模式和雙重標準的繼續。」最後他用中文說:「一定要站出來,要講出來,不是只有今天,而是每個禮拜、每個月、每年,你要出來投票。」

聯合報導,不過,起訴梁彼得的檢察官湯普森(Kenneth Thompson)否認此案有族裔因素。他說,他知道梁彼得沒有故意殺害格利,但梁的魯莽行為導致一個無辜者死亡,因此被控誤殺,而不是謀殺。湯普森說:「無論受害者或警員的族裔,當一個警員的錯誤奪走一個無辜的生命,他就必須被追究責任。」

湯普森也說,他並不認為梁彼得是警民衝突的代罪羔羊,「梁彼得是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文匯報報導,除了街頭示威之外,也有網友在白宮網站發動聯署,要求取消梁彼得定罪,獲逾12萬人響應。

對此,白宮回應,當局無權干涉州政府或地方檢察官的決定,承認執法人員工作困難及危險,只為保障各族群安全。並重申會與聯邦及地方政府合作,透過加裝隨身攝影機等方式保護警員。

聯合報導,而主流媒體對20日紐約卡德曼廣場公園挺梁集會的報導,也在華人社區引發議論。報導中,紐約時報和每日新聞稱到場人數「數千人」,紐約郵報稱1萬5000人,遠低於中文媒體報導的「近6萬」亞裔參與和活動主辦方宣布的人數。

相關報導: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