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奧斯卡:哥倫比亞的影史鉅作《夢遊亞馬遜》,有機會奪下最佳外語片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哥倫比亞並非強大的電影生產國,但他們擁有一個才華出眾的大導希羅·蓋拉。他之前的每部作品都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夢遊亞馬遜》也已經獲得2015坎城影展導演雙週電影藝術獎。到底這部他推出的作品有什麼特色呢?
*本文內含劇情,若您有被雷的顧忌,建議您觀影後再行閱讀
每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都受到全球關注。而最佳外語片也是各國電影想要一較高下的場域。在歷史上的外語片入圍中,歐陸電影佔大部分,亞洲電影其次。而就位於美國鄰居的中南美洲電影,卻很少競逐這個獎項。
原因說來複雜。一方面是中南美洲的電影工業不如歐美發達,而走藝術路線的作品,也沒有亞洲那麼多,在國際影展的曝光度很低。但這也不表示這麼龐大的地域中,就沒有電影人才。從進軍好萊塢的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到影展大師卡洛斯‧雷加達斯(Carlos Reygadas),都成就驚人。但在今年入圍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中,也出現了令人驚艷的中南美洲作品,那就是希羅·蓋拉(Ciro Guerra)的《夢遊亞馬遜》(Embrace of the Serpent)。
哥倫比亞並非強大的電影生產國,但他們擁有一個才華出眾的大導希羅·蓋拉。他之前的每部作品都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夢遊亞馬遜》也已經獲得2015坎城影展導演雙週電影藝術獎。到底這部他推出的作品有什麼特色呢?
這是十年才可能出現一部的電影。很難有電影能講好原住民的故事。要能突顯殖民者的問題,又不美化原住民文化與信仰,讓觀眾了解原住民的特色,又能說出精采故事。引人入勝,畫面又能突顯原住民環境的自然美。本片各個層面都做到完美,可說是電影教科書。
導演以德國民族學家Theodor Koch-Grunberg與美國植物學家Richard Evans Schultes的日記為靈感,編寫此片。故事講述一個科瓦諾族的巫醫,分隔三十年,帶領兩位探險家進入亞馬遜河上游深處,尋找科瓦諾族最神聖的植物yakruna。透過途中的冒險,為觀眾展演了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亞馬遜原住民的精神文明,與被殖民的血淚史。
故事當中,透過yakruna,科瓦諾族得以與自然融為一體。這個神奇植物的迷幻作用可以治療一切疾病,也成為兩個探險家尋求的解藥。片中的Theodor Koch-Grunberg罹患重病,而Richard Evans Schultes苦於失眠症。巫醫相信森林的力量,帶領兩人去找尋yakruna。
科瓦諾人的精神文明令人震撼。科瓦諾人信仰森林,巫醫保存科瓦諾人的文化記憶與植物知識。白人為了橡膠屠殺科瓦諾人,毀掉他們的文明,逼他們種植橡膠。巫醫躲到森林中,只有對他所仇視的白人探險者,才得以訴說其知識。
片中除了探險家與傳教士,完全沒出現白人殖民者。但殖民者的陰影卻無所不在,把片中所有的原住民逼到瘋狂。巫醫空有部落的最高知識,卻也無法拯救族人。他只能帶著科瓦諾族的知識與文明,隨著森林一同生滅。
科瓦諾人說森林是脆弱的,一旦被傷害,它就會報復。只有尊重它,才能超越它。而科瓦諾人在成為戰士前,必須捨棄一切,獨身進入叢林,讓森林與夢境帶領自己,成為夢境的流浪者。有的人會迷失,再也回不來。
只有在孤獨與放逐間,才能找到自己,才能面對即將發生的一切。
希羅·蓋拉透過極具張力的場景調度,將亞馬遜原住民的樣貌精準傳達到觀眾面前。片中的場景服飾與人文情境無不逼真。透過巫醫與白人探險家的角度,進行一場西方文明與亞馬遜文明的對話。而片中的迷幻植物則成為一種構通的媒介。
迷幻藥物既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解藥,也是毒藥。與世無爭,無慾無求的原住民,透過迷幻植物與森林合為一體。而同樣對植物的欲求,卻成為白人慾望與爭奪的悲劇。片中收容原住民後裔的教會最終自我崩解,就是強力的控訴。
yakruna成為西方文明難以想像的神話。兩次的出現,都象徵科技文明對自然文明的侵略。而解脫之道,就藏在亞馬遜諸族複雜而精密的植物知識當中。
極其細緻的黑白攝影,帶出了電影強大的藝術性。本片從故事,劇本、演員、內涵、運鏡、場景調度,到電影意涵,幾乎無懈可擊。希羅‧蓋拉憑此片即可晉身大師之林,電影成就令人震撼。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希羅‧蓋拉。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本片是大家想拍又無法拍成的電影。相較本片而言,荷索(Werner Herzog)的《陸上行舟》(Fitzcarraldo)與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都成了西方人對原住民的窺視,呈現的是西方思維,隔了一層,完全進不去這種神祕的境地。
純粹就迷幻藥物的體驗來說,本片也有頗具深度的影像呈現,是所有new age迷看了都會讚嘆的電影教學。特別是片尾用超現實影像呈現的yakruna體驗,功力直追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實在是大師之作。
短時間內,應該沒有能超越本片的原住民題材電影。
而本片是否能打敗呼聲最高的《索爾之子》(Saul fia),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呢?請大家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