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晨間速食新聞》法下週二強制拆難民營、馬克祖克伯罕見發信籲員工節制、日本電力公司承認延遲報告福島核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德國會通過庇護緊縮法案法將強制拆難民營,歐盟亂成一團
根據《美聯社》報導,位在法國北部城市加萊港由難民們自然形成的棚架營區將在週二被強制拆除,數百名等著入境英國的難民必須遷入其他半永久性的住所,法國此舉被視為是該地區有史以來最戲劇化的難民處理方式。為此,英國演員裘德洛日前還曾經造訪當地並且發起連署希望英國首相卡麥隆能夠想辦法收容難民兒童。
另一方面,德國國會通過緊縮庇護法案,要遏止難民潮,根據《法新社》報導,這個法案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共429票贊成,147票反對。法案內容包括限制部分難民與家人團聚、降低定罪外國人士驅逐出境門檻等。
歐盟東南邊也為難民議題所困擾,根據《自由歐洲電台》報導,就在歐盟即將在比利時召開內政司法部長會議之前,奧地利與9個巴爾幹國家先開了一次會,會中同意要緊縮邊境、降低接收移民以及尋求庇護難民的數量,此會議後參與國家共同發表一份19點聲明指出,「必須大量減少湧入西巴爾幹路線的移民潮」,舉措包括拒絕不需國際保護的移民進入、拒絕沒有旅行文件或偽造文件的人士、以及謊報國籍的人士。這份聲明並要求針對尋求庇護人士要有登記與入境的共同標準,並且督促歐盟會員國拒絕未達此標準的入境申請。
這次會議聚集了沿著巴爾幹半島愛琴海岸、甚至是黑海海岸分布的9個國家,由北向南包含斯洛伐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科索沃、阿爾巴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唯獨缺掉了的是希臘。
這也引起希臘大為不滿,除了立刻召回駐奧地利大使,希臘移民部長Yannis Mouzalas更強烈表達不會接收數以百萬的移民與難民,不會讓自己變成歐洲的黎巴嫩,根據《法新社》報導,希臘移民部長表示:「希臘不會接受片面行為⋯⋯即使是有來自歐盟的大量資金援助。」根據聯合國統計,已經有400萬名難民逃離敘利亞,其中有超過100萬名留在黎巴嫩。
・馬克祖克伯罕見發信籲員工節制
根據《Gizmodo》報導,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伯罕見地發了一封公司內部信,要員工不要再在辦公室接待處前塗鴉牆上塗改別人所寫。原來是因為近期美國興起一陣「黑人生命很重要(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因此在臉書辦公室塗鴉牆上也出現了這句口號。但日前遭到不明員工改成「所有生命都重要(All Lives Matter)」,這對非裔工作者僅佔總數2%的臉書來說,的確造成問題。於是,馬克在信中寫道,「我們從未規定大家在牆上能寫什麼⋯⋯但我們期待每個人能夠尊重他人。」全文在此。
・日本電力公司承認延遲報告福島核電廠
根據《美聯社》報導,日本電力公司終於承認,他們晚了兩個月才發表有關福島核電廠三個反應爐熔毀的資訊。日本電力公司表示,當時他們並沒意識到,公司內部的緊急應變手冊中對於熔毀定義是超過5%這件事,於是在發生反應爐熔毀後的兩個月當中,僅認知是較輕微的損壞。
歷史上的晨間速食新聞
・最萌掃地雷大隊柬埔寨出動、全球第一家過期食品超市開張、北京正式超越紐約成富豪之都
・比爾蓋茲挺FBI還是蘋果、茲卡可能透過性交傳染、士力架巧克力遭大量回收
・敘利亞停火協議真停火嗎、中外長訪美南海肚臍眼成焦點、美韓3月聯手歷史最大規模軍演
・英國最紅政治人物挺脫歐、教宗呼籲廢除死刑、停火在即敘利亞爆6起炸彈
・教宗說避孕非絕對邪惡可特例、全球暖化可能加速茲卡肆虐、TPP智財權條款被偷改
【圖解】在台灣,等一項癌症救命新藥需要等上超過700天,而日本最快只需要60天!台灣人,你真的有「命」等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等一項救命的藥物,需要多久時間?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健保正式給付生效,如癌症創新新藥等重大疾病藥物,平均需等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日本,則是60-90天內。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生了病,想要用到新研發的救命藥物,病人需耗時等待。台灣人,真的有「命」能等嗎?
2022年中,余苑綺因癌症過世,不僅讓演藝圈許多粉絲與親友不捨與難過,也讓許多同是癌症病友的患者與家屬,感到忐忑不安。余苑綺從2014年罹患直腸癌後,立委余天耗費數百萬就為替女兒挽命,甚至四處奔走希望爭取美國最新的抗癌藥物,可惜最終未能等到就已離世。
看得到卻用不到的救命新藥

事實上,類似遺憾在台灣時有所聞。即使國外屢有救命新藥問世,台灣人卻不一定能使用得到。根據數據顯示,在日、韓、以色列、加拿大等11個高所得國家中,台灣的肺癌存活率在高所得國家排名倒數第四,只有日本的一半;攝護腺癌存活率為倒數第一、乳癌倒數第二,胃癌則輸日本、韓國。若以平均餘命來看,台灣也比日本短少三年。
國人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等指標,落後其他國家,健康投資不足也是一大原因。若與鄰近的日本比較,日本整體醫療支出佔整體GDP比例為11%、其中強制性醫療保險支出8.3%、藥費支出2.3%,而台灣則是6.1%、3.5%、1.2%,三者占比皆低於日本。
慢性病、罕見疾病甚至是現今新興癌症治療趨勢,如免疫療法、精準醫療等,亟具突破性、療效更佳的治療,在健保資源有限下,被限縮給付,導致病人只能自力救濟,自掏腰包使用。

為什麼新藥新科技導入台灣那麼難?

健保業務也包含引進新藥及新科技,但為什麼仍讓新藥新科技導入受阻?首要原因就是健保財源不足,進而排擠新藥引進。雖然每年的健保預算相較25年前開辦時的2000多億元,已成長到8000億元,但醫療費用年年成長,仍跟不上如雨後春筍增加的治療項目。台灣整體藥費支出早已偏低,新藥預算更是嚴重不足,不但零成長,甚至還負成長。
財務衝擊下,造成新藥給付審理流程頻頻卡關,許多國外原廠新藥因台灣議價空間小,使得引入時程拉長、健保給付條件越趨嚴格。許多效果良好的藥品,卻因支出費用高,在健保現有預算限制下,只得限縮藥品的給付範圍,讓可使用的病人族群也連帶限縮。
無法與國際治療標準接軌的台灣

新藥納入給付前都得先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意即評估新藥引進是否具有成本效益,但常常因財務衝擊大,在醫療科技評估(HTA)這關就被擋了下來。依據2019年藥品查驗中心醫療科技評估(HTA)報告顯示,僅3成癌症患者所需用藥能獲得健保給付。
影響的不僅是個人減少延長生命機會,也讓台灣用藥標準大幅落後先進國家。根據統計,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入健保給付生效,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創新藥物,平均審查需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的日本,則是在60-90天內。
尤其,相較於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藥品適應症,台灣健保給付的藥品適用範圍,因為預算相對限縮,僅部分適應症可以納入健保,未納保之適應症的病人必須自救苦等審核通過。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患重大疾病,可能只有三個殘忍選擇:一是使用既有治療控制病情苦等新藥納保;二是賣車賣房自費使用藥品換取生命延續;三若金錢耗盡最後只能放棄治療。反觀日本,新藥給付不僅時間快速,甚至是依照仿單所有的適應症都給付,民眾可以使用到依照仿單給付的最新藥品。
環環相扣下,台灣標準治療早已和國際嚴重偏離。政府對於台灣醫療政策要有前瞻性的思考,應全面檢討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增加新藥預算以加速新藥新科技納入給付,為台灣民眾謀求新藥可近性及最佳醫療選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