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同性婚姻合法化」推手Louisa Wall:我可以理解有人因為家庭或宗教不能接受同性婚姻,但這不代表他們是對的

紐西蘭「同性婚姻合法化」推手Louisa Wall:我可以理解有人因為家庭或宗教不能接受同性婚姻,但這不代表他們是對的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很多人對我不滿,我的選區也有人在競選時要杯葛我,這些都沒辦法讓我退縮,我仍然要勇敢為LGBTI站出來,我堅信人都是生而平等;如果你相信,你就要去捍衛,你去捍衛,就會有人反對,這很自然。」Wall霸氣地說:「我可以理解有人因為家庭傳統、宗教信仰不能接受同性婚姻,但這不代表他們是對的。」

紐西蘭在2013年由工黨議員Louisa Wall在國會提案,三讀通過成為亞太第一個同性婚姻全國合法的國家,同年八月正式生效,至今還是亞太僅有全國同性婚姻合法國家。

Wall來自紐西蘭北島陶波的毛利家庭,曾是紐西蘭職業運動員,在2008年成功代表反對黨工黨(Labour Party)進入國會,她的同志身分,在選前就已經公開。紐西蘭國會121席國會議員,公開出櫃的議員或內閣部長,已經達到近十人,連同性戀人口在國會,都有近似比例的政治代表。

在個人的感情路上,Wall也有一位愛情長跑多年的女性伴侶,從不諱言自己是同志身分的她,也帶著伴侶出席許多公開活動,甚至媒體訪問,為了讓公眾對於同性戀有更多了解,

「異性戀可以選擇婚姻或伴侶制度 同性戀也應該有平等的選擇權」

和Wall見面這天,是國會開議的忙碌午後,下午剛在議會針對奧克蘭事務發言,立刻趕到國會門口與參與國際會議的紐西蘭學生代表合影,又匆忙回到辦公室,在只有編制一個國會行政助理的小型空間,吃著堅果代替午餐。窗外,威靈頓市區沉浸在午後的慵懶之中。

作為紐西蘭第一個提出婚姻法修正案(Marriage〔Definition of Marriage〕 Amendment Act 2013),讓同性婚姻合法的國會議員,Wall從進入國會,就堅信每個人都有平等權利,也一直關心其它國家的婚姻平權。

Wall在2013年開了第一槍,提案挑戰紐西蘭婚姻法對於婚姻的定義,讓不同的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都可以依照個人意志訂定婚約。

外界認為紐西蘭是一個基督宗教為背景的國家,在2013年Wall提案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時候,也招致許多批評。但在立法以前,公民運動就已經進行多年的社會溝通。

「當時接到很多來自教會的反對意見,發向政府部門,也有很多反對文章,紐西蘭的草根運動推進了民事結合先立法;而美國的總統選舉也讓同性婚姻立場成為全球關注議題。在法國、愛爾蘭、英國,都有相關討論,紐西蘭也在其中。」Wall自豪地說:「民事結合(Civil Union)的伴侶制度,也讓異性戀也可以成為伴侶,紐西蘭也有很多異性戀選擇伴侶制度而不是婚姻制度,但我在2013年提案同性婚姻修正案,是基於異性戀可以選擇伴侶制度或者婚姻制度,同性戀也應該享有平等的選擇權。」

堅持同性婚姻合法 在地方選舉遭受杯葛

在台灣,婚姻制度相對單一,除了單身、已婚之外,沒有其它的選項;紐西蘭在2005年紐西蘭正式實施伴侶制度的民事結合,不僅同性戀,異性戀也可以選擇登記伴侶,享有與婚姻制度幾乎相同的法律保護。

有人認為,婚姻平權要配合不同國家文化,有不同的適用性,Wall不認同這種想法,認為平權是人類與生俱來應有的權利,不應該在不同的宗教、文化、人種、國家之間有差別的待遇,也是聯合國人權宣言的核心精神。

2005年紐西蘭在國會激烈的爭論之下,率先三讀通過實行民事結合制度,讓同性戀或異性戀可以選擇伴侶登記,在法律享有與異性婚姻一樣的權利,讓所有性傾向的紐西蘭人,除了婚姻之外,也多了伴侶制度的選擇。

但Wall認為婚姻制度不應該在不同性別之間有差別,也是婚姻平權的核心價值。

而紐西蘭的領養制度,也適用於單身人士,符合政府規定以及評估後,可以領養小孩,民事結合也讓無論同性或異性伴侶可以領養小孩,也有特別立法防止領養制度遭到濫用。

值得注意的是,Wall是從地方選區選出的議員,沒有政黨不分區名單的保障,需要在第一線面對民眾的質疑。

「有很多人對我不滿,我的選區也有人在競選時要杯葛我,這些都沒辦法讓我退縮,我仍然要勇敢為LGBTI站出來,我堅信人都是生而平等;如果你相信,你就要去捍衛,你去捍衛,就會有人反對,這很自然。」Wall霸氣地說:「我可以理解有人因為家庭傳統、宗教信仰不能接受同性婚姻,但這不代表他們是對的。」

紐西蘭經驗:超過30年的婚姻平權進程 

或許外界認為紐西蘭是比較前進的西方國家,但直到1986年以前,紐西蘭男性間性行為,是犯法可以被處刑。

即使是亞太唯一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紐西蘭的婚姻平權,也經歷30年之久的爭取。從英國殖民地到獨立立國的紐西蘭,採用英國司法制度,將同性性行為視為非法。

早在1968年,紐西蘭就有同志團體向國會提出請願要求修法,直到1986年紐西蘭國會提出同性戀改革法案(Homosexual Law Reform Act 1986),將16歲以上雙方合意的男性間性行為除罪化(女性間性行為從未被認定為犯罪),被視為紐西蘭性別運動的里程碑。1993年紐西蘭通過人權法案(Human Rights Act 1993),有13項歧視被認定觸法,其中便包含「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

在台灣,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曾錄製影片表達支持婚姻平權。而已由民進黨主導的立法院,待審法案眾多,目前只有少數縣市允許沒有法律效力的戶政註記。「婚姻平權」的立法,蔡主席的承諾,還有許多人在等待兌現。

而婚姻平權應該是政治行動,而不是在嘉年華式的遊行,或在網路文章的分享點閱之中以為又往前邁進。台灣的婚姻平權討論,正反雙方幾乎沒有對話交集,雙方在各自的圈子取暖,情緒化的針鋒相對,無助公共政策的深度討論與立法進程,只是加深社會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