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燦爛時光》聯想在台灣歷史中被淹沒的「左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社會在國民黨、民進黨相繼統治下履行資本主義與自由市場,「左派」變成「中共」、「匪諜」的代名詞。但左派學說的許多理論值得當代台灣社會借鏡,用以分析社會問題,提供另一種可行的政策。
文:鴿子(社運圈的邊緣人。喜歡藝文活動卻當不了文青,繞一大圈之後決定當個觀察者,目標是在社會的洪流中找尋現實與理想並行的可能。)
去年12月28日在公視播出的時代劇《燦爛時光》,描述1945到1980年代間發生的歷史事件,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李月儒、許明強、林美琴、葉文淑,他們經歷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1980年代後,故事改以兒子李天明為主角,描述民主化浪潮。他們在時代變動走過生離死別,彼此相知相惜,有理想、有堅強,也有軟弱。
但《燦爛時光》沒有說清楚的是,起於1949年的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政府之所以箝制言論自由,除了鞏固政治合法性,最大的目的在防堵中國共產黨滲透。加上1950年爆發韓戰,在美蘇兩強對立下的冷戰體系中,美國為了抵制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國蔓延,對蔣氏政權迫害共產黨的作為保持沉默。當時美國正籠罩在麥卡錫主義的反共氛圍中,在美國的支持及鼓勵下,蔣中正得以肆無忌憚地追殺共產黨。
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確實造成許多冤案,也不乏權力者的司法濫權、惡意報復,但國民黨政府除了迫害爭取民主自由等異議份子外,確實肅清了包含共產黨員在內的左翼份子,將左翼思想從台灣的政治脈絡掏空。
從此,台灣社會宛如被挖去了左眼,即使走過解嚴、民主化,民眾仍然缺乏對左翼政治、社會、經濟理論的認識。加上近年中國崛起後,台灣民眾憂心中國共產黨進行政治控制的意圖,對「共產黨」、「左派」帶有偏見。
「左派」一詞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表示在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君主制、支持共和制的成員。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馬克思(Karl Marx)認為資本主義存在許多問題,例如以金錢換算勞工勞動力,讓勞工無法從工作本身獲得合理報酬;又如資本主義的運作將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問題,因此呼籲社會改革。站在勞工的立場,挑戰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制,讓社會資源合理分配,解決階級帶來的社會不平等。

德國柏林的馬克思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雕像。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在馬克思之後,又有阿多諾(T. W. Adorno)、盧卡奇(Lukács)、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等人陸續拓展左派的社會理論,並補充或修正馬克思主義,以此分析流行文化等其他面向。
例如馬庫色著作《單面向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指出影視、音樂等娛樂產業走向商業化之後,失去批判、反思社會問題的能力,灌輸閱聽人單面向的思維。
從20世紀中葉至今,台灣社會在國民黨、民進黨相繼統治下履行資本主義與自由市場,「左派」變成「中共」、「共匪」、「匪諜」的代名詞,不能說、不能碰,到後來變成不知道、不認識、不太說。但左派學說的許多理論值得當代台灣社會借鏡,用以分析社會問題,提供另一種可行的政策。
例如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起因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黑箱通過,反映出台灣年輕人對中國共產黨政權以經濟控制台灣政治的焦慮。但如果這場運動只能凸顯「中國因素」,沒有反思自由貿易的問題,台灣社會不會有太多進步。
在「自由貿易」的旗幟之下,我們是否只能完全擁抱?誰是遊戲規則中的獲利者及犧牲者?這些問題都值得反思,而左派學說正是提供最佳的分析工具。
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視之為政績並大力宣傳,卻忽略WTO對台灣農業的衝擊。尤其民進黨執政期間將政府業務大量外包給財團,並雇用派遣、約聘、工讀生等非典型勞動者,帶頭剝削勞工、獨厚財團。
面對接下來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台灣社會將走向獨厚財團、剝削底層農工的窘境?或是能全民共享利益?在擁抱跨國貿易之時,這些都需要審慎評估。
又如媒體,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為強調其尊崇「自由民主」,以對抗對岸的「共產主義」,雖然存在商營報紙和電視台,卻又不願給予真正的自由,採以黨、政、軍控制媒體,形成商營卻威權的產業本質。
在黨外人士積極鼓吹民主、自由,終於將台灣推向解嚴,但台灣的媒體產業卻繼續奉行自由市場的運作機制。1990年代以來的惡性競爭下,台灣商營媒體內容走向娛樂化、瑣碎化,置入性行銷氾濫。
而左派思維下的「公共媒體」觀念,提供另一種思考媒體產業的方向,這也許是台灣媒體產業的另一種可能。對此,民進黨政府執政後,也沒有認真面對媒體產業惡化的問題,對公共媒體的經營也相當被動,導致現在的主流媒體內容成為一片荒土。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主題歌曲〈國際歌〉(L’Internationale),被譯成多種語言,亦在全球社會主義者及左派人士中傳唱。
左派不是專制的、不是威權的、不是程序黑箱、不是歧視,更不是控制社會、迫害異議份子。中國共產黨現階段的性質是否已背離共產主義的初衷,是另一個待解的討論,但無礙白色恐怖時期革命人士理想之崇高。台灣社會要落實轉型正義,除了查明冤案,正視鄭南榕主張的言論自由,也該還給左派思想一個清白,以不戴有色眼鏡的角度重新接觸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等相關學說。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