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事件懶人包—14張圖帶你快速搞懂液化真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2月6號的美濃地震,造成南臺灣不少房屋因土壤液化傾倒和損毀,也震出了臺灣人民對於自己居住安全的重視。大家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受災戶。 但到底什麼是土壤液化?土壤液化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以及我們到底該怎麼解讀這張「土壤液化潛勢區」圖?這邊將用簡單易懂的圖文方式一一為你解說!
今年2月6號的美濃地震,造成南臺灣不少房屋因土壤液化傾倒和損毀,也震出了臺灣人民對於自己居住安全的重視。大家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受災戶。
但到底什麼是土壤液化?土壤液化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以及我們到底該怎麼解讀這張「土壤液化潛勢區」圖?這邊將用簡單易懂的圖文方式一一為你解說!
要知道發生土壤液化之前,必須同時具有以下3大要素,才會構成土壤液化的條件:1.鬆散的細砂層 2.地下水位高於液化土層 3.強烈的地震

但是就理論來說,土跟水是分開的兩種物質,為何會產生液化呢?其主要原因在於液化前的「砂粒結構」,讓原本的砂粒與地下水呈現穩定狀態。但因為劇烈搖晃下而發生改變,造成地下水壓上升,水就冒上來了。



並非所有地區皆會產生「土壤液化」,其大多發生在下方圖表所示環境,像是:海邊、港灣、近代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等…

現在,你應該有比較了解什麼是土壤液化了吧!但土壤液化真的會造成如前內政部長所說的四千棟房屋倒塌的不可收拾災害嗎?在探討這議題前,首先要瞭解的是土壤液化最主要會造成三大災害現象,分別為房屋傾斜、噴砂及地下管線破裂。因此,只要是施工品質良好,有依建築物的構造打入相對穩固的地基,就算土壤液化,也能嚴防房屋倒塌所造成的人命危害。




基於防患未然,行政院長張善政決議在三月中旬會公開全國「土壤液化潛勢區」,讓社會可以提早防範。而你現在很可能心中有一個問題:「這個潛勢圖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如果我家住在高潛勢區,該擔心嗎?


※ 圖片文字中所代表的高、中、低潛勢僅是代表可能發生機率的高低,不必然表示地震時一定會發生土壤液化現象。



所以你看懂「土壤液化」了嗎?其實土壤液化真的不可怕。只要你的房屋有良好的施工品質,在液化發生時,不會有立即危害人命的風險。而潛勢圖的公開,是為了要讓各界的專業人士在往後蓋房子、做工程或政策決策時,能有更透明的資料參考,才能做出對社會大眾最有利的規劃,也才能在災害真正來臨時,將傷害降到最低。
更多土壤液化相關資訊,請上「經新聞土壤液化專區」
*經濟部廣告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液化潛勢區查詢系統」
最新發展:
-
「台灣土壤液化潛勢圖」完整公開,但住在高潛勢區也不需太過恐慌 3年前
-
【地圖】第2波土壤液化潛勢圖公布了!彰化雲林沿海「紅通通」 6年前
-
土壤液化查詢系統正式上路! 柯文哲推「知識懶人包」 7年前
-
教育部公佈土壤液化高潛勢學校:台北市最多 7年前
-
查到自己家在土壤液化區先別慌,房子堅不堅固其實是看「良心」的 7年前
-
土壤液化潛勢資訊列入不動產買賣合約?後續房貸、保險系列問題有待釐清 7年前
-
土壤液化潛勢區查詢系統上不去?先自主檢查這五項,只要符合一項就可安心了 7年前
-
【動畫】土壤液化潛勢區開放查詢,你家「中標」了嗎?一次搞懂該怎麼辦 7年前
-
「土壤液化」查詢正式上線:首波公布這8個縣市!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