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菲律賓總統大選:菲中關係何去何從?4位候選人暢談理念

菲律賓總統大選:菲中關係何去何從?4位候選人暢談理念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總體而言,目前4位候選人皆屬意持續加強與中國經貿合作,以提升該國殘破的基礎建設;然而,候選人們也都不希望在南海事務上顯得軟弱。

外電整理:江懷哲(南洋誌

菲律賓總統大選將於今年5月9日舉行,除國內議題外讓候選人疲於奔命外,在南海領土爭端中,如何在國家主權與中國經貿關係上取得平衡,也是候選人頭痛的議題。面對大選後菲中關係可能的新局,《華爾街日報》日前訪問目前4位主要參選人:內政部長羅哈斯(Manuel “Mar" Roxas II)、副總統比奈(Jejomar Binay)、無黨籍參議院議員柏吾(Grace Poe)及民答那峨島達沃市市長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了解他們對菲中關係與南海前景的看法。

甫確保候選人資格成功的柏吾表示,中國不應透過強勢作為迫使菲律賓屈從,並聲明支持現任總統艾奎諾的對中政策;同時她強調可以新加坡為典範,加強自衛能力。但她也表示將於主權事務外,在經貿、文化上與中國持續交流。

副總統比奈可能是4位之中最願意跟中國重建關係的候選人,他曾公開表示「中國有錢,而我們需要它的投資。」。他於2015年提出菲中兩國可透過對話建立基礎,再評估合作投資的可能性。

個性慓悍的杜特蒂則批評美國縱容中國侵犯菲律賓領海,並表示與中國談協議的前提,就是中方必須接受菲律賓的領海主張。軍事方面,杜特蒂則表示將組建擁有40艘砲艇的新艦隊以鞏固海疆。

獲現任總統艾奎諾推薦的羅哈斯則表示,他將延續現任政府的中國政策,並重申儘管南海態勢緊張,菲中關係仍是有部分進展,如近期菲律賓加入亞投行的決定。羅哈斯表示,他仍會追求與中國方面的「經濟與發展機會」。

總體而言,目前4位候選人皆屬意持續加強與中國經貿合作,以提升該國殘破的基礎建設;然而,候選人們也都不希望在南海事務上顯得軟弱。

面對菲律賓日益升高的民族情緒,候選人對中政策的空間似乎越發被壓縮。領土爭議下的民族情緒,與中國帶來的經貿機遇,該如何兩全?這也成了4位候選人的難題。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闕士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