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星期二」川普、希拉蕊大勝!盧比歐黯然退選,共和黨主流派幻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憤怨的共和黨基層瀰漫「為何不給川普一次機會,翻天覆地的改變華府政治文化」的心態。
自由報導,15日「超級星期二」美國總統初選,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在俄亥俄、伊利諾、密蘇里、北卡羅萊納以及佛羅里達等5州進行,民主黨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一次拿下5個州贏得勝利。共和黨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佛羅里達等3個州奪下勝利,由於佛州採贏者全拿的制度,川普將拿下99張黨代表票,距離獲得共和黨提名更近一步;同黨的佛州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在「主場」慘敗,隨後宣布退出總統黨內初選,共和黨剩下3人角逐提名。
►超級星期二後「一大二小」起變化,共和黨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盧比歐先前僅在明尼蘇達州、波多黎各以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the District of Columbia)獲得勝利。盧比歐表示:「也許我在2016成為總統不在上帝的計畫之內,今天,我的競選活動暫停了,但今天我能走得這麼遠,也證明了美國有多麼特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竭盡所能地保持美國特殊性。」最後他則說:「請美國人民們不要恐慌,也不要陷於無奈。」
Thank you for all of your support.
由 Marco Rubio 貼上了 2016年3月15日
聯合報導,《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自從羅姆尼(Mitt Romney)在2012年總統選舉落敗,共和黨試圖在包容性言論和中產階級議題為重心的基礎上,鋪陳一條奪回白宮寶座的道路,沒有人比盧比歐對這片遠景有更深刻認識。這位保守正統派不時侃侃而談調高停滯工資和鏟除貧窮的政見,並以自身移民故事爭取選民的同理心。在外交事務方面,他則是共和黨鷹派的捍衛者。但盧比歐一度選情看好的競選之路,以及保守改革運動的劇本,全被川普挑釁煽惑的政治作風擾得雜亂無章。
中央社報導,美國總統初選2月初起跑至今,威斯康辛州長長華克(Scott Walker)、路易斯安那州長金德爾(Bobby Jindal)、聯邦眾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新澤西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與前佛州州長傑布布希(Jeb Bush)等體制內參選者,在基層草根反體制浪潮下,陸續退出,共和黨主流派最屬意的盧比歐成為體制內參選者倒下的最後一根稻草,反川普的主流派得重新布局圍堵。
中央社報導,事實上,在俄亥俄州獲勝的州長凱西克(John Kasick)雖進帳66張黨代表票,但至今只拿下1州勝利,累積票數墊底無緣獲得提名,但共和黨主流派希望借助他在中西部的實力,減少川普的票數。德州極端保守派克魯茲(Ted Cruz)今天在各州得票均排第2,目前已成為川普的主要威脅。
ETtoday報導,目前,川普手上有621張選舉人票,克魯茲396張,凱西奇138張,未來多州採取贏者全拿制,川普若想在7月在克里夫蘭舉行的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前,拿下過半1237張黨代表票,須在未來選戰中至少拿下六成黨代表票。
中央社報導,共和黨高層雖全力阻擋川普,但基層普遍認為,遭體制政治人物欺騙與背叛,小布希(George W. Bush)黯然結束任期,前總統候選人馬侃(John McCain)與羅姆尼連戰皆敗,保守的茶黨成事不足,期中選舉共和黨雖掌握國會多數,但難見有效作為。憤怨的共和黨基層瀰漫「為何不給川普一次機會,翻天覆地的改變華府政治文化」的心態。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聯合報導,共和黨基層「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情緒,讓共和黨主流陷入慌亂。凱西克想獲得提名的唯一機會,就是確保沒有參選人獲得過半黨代表票,屆時將成為「僵局式黨全代會」(contested convention),由黨代表依照個人意志,而非初選結果決定候選人。民主黨基層也有類似心態,學歷貶值與學貸纏身的年輕世代意圖造反,支持自由派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拋出的「政治革命」,讓希拉蕊的白宮路吃盡苦頭。
中央社報導,但民主黨在種族分歧、以工業為主的中西部初選結果,更加證明希拉蕊對桑德斯取得上風,於第2輪「超級星期二」的俄亥俄、伊利諾、密蘇里、北卡羅萊納以及佛羅里達等5州完勝。桑德斯今天無法在任一州取勝,使得他要獲提名幾近不可能。目前希拉蕊手上有1561張選舉人票,領先桑德斯的800張票,若想在民主黨中脫穎而出,則需取得過半選舉人票2383張。
東網報導,希拉蕊隨後發表演說,揚言要帶來「正面改變」及團結國民,又不點名批評川普的所作所為分裂美國:「當我們聽到有參選人要堵截1200萬移民、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支持使用酷刑,我們便知道這人不會令美國更強大,而是引領自己走向錯誤。」
中央社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今天也在提早舉行的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演說警告,2016年白宮寶座角逐戰正傷害美國在海外的形象,他擔心選戰出現的刺耳言論,恐減損他任內各國對美國好感的提升。歐巴馬痛斥選戰充滿「粗俗且製造分裂的言詞」,並表示他反對任何鼓勵暴力的手段,言談中指涉共和黨聲勢領先者川普。他對一群兩黨國會議員表示,「這也有關美國品牌」。
- Election Takeaways: Hillary Clinton and Donald Trump Roll On, at Different Speeds(The New York Times)
- 悲情盧比歐 遭美反體制潮浪潮淹沒(中央社)
- 川普希拉蕊初選再傳捷報 雙方對決可期(中央社)
- 讓川普試試看 共和黨基層普遍心態(中央社)
- 川普俄州受挫 共和黨選情變數多(中央社)
- 川普初選作風粗暴 歐巴馬憂美聲譽受損(中央社)
- 自家地盤被川普攻佔 盧比歐宣布退選(自由)
- 希拉蕊掃4州 川普踢走盧比歐(聯合)
- 擋下川普 共和黨等一個奇蹟…(聯合)
- 川普大勝踢走魯比奧 希拉蕊橫掃4州(東網)
- 黨內初選5州拿下3州 川普:我們要一直贏、贏、贏!(ETtoday)
Tags: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