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貪污醜聞 大馬首相再添一筆「打壓新聞自由」之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於星期六晚(3月12日),兩名澳洲記者因對首相納吉提問關於貪污醜聞一事,而被控妨礙公務,並且以沒申請工作准證而被捕,兩名記者最終沒被控告而是被驅逐出境。此事嚴重暴露了馬來西亞對於新聞自由的打壓以及不尊重,引起國內外媒體關注。
新聞整理:周慧儀
因報導大馬首相納吉(Datuk Seri Najib Abdul Razak)一系列貪污醜聞,於上個月(2月25日)被馬來西亞政府封鎖的網路新聞媒體《大馬局內人》(Malaysia Insider),在3月14日宣布將正式停止該網站營運。
總編輯Jahabar Sadiq在臉書上表示,《The Edge》媒體集團因商業原因(《大馬內幕者》驚爆結業 The Edge媒體集團收購後損失約千萬)而決定停止該網站之運作,他並對所有關注《大馬局內人》的馬來西亞公民、各地讀者表示深切感謝,還有那些給予支持以及指教的讀者,感謝他們陪著《大馬局內人》走過這美好的8年又18天的日子。
Before the lights go out on The Malaysian Insider at midnight, we say “Thank You" to our readers.TMI started on…
在首相納吉的領導下,馬來西亞新聞自由度持續受挫。除了封鎖《大馬局內人》以外,去年《The Edge週刊》、《The Edge財經日報》、《砂拉越報告》(Sarawak Report)也遭到懲處。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於上個月發出聲明(US ‘very concerned’ by media crackdown in Malaysia),希望馬來西亞可以充分尊重言論自由。
相關報導:
然而,隨著《大馬局內人》停止營運後,馬來西亞又再度打壓新聞自由,於星期六晚(3月12日)逮捕兩名澳洲記者。據當今大馬(Police: Australian journalist not charged, but to be deported),兩名澳洲記者因對首相納吉提問關於貪污醜聞一事,而被控妨礙公務,並且以沒申請工作准證而被捕,兩人最終沒被控告而是被驅逐出境。
This was the moment when Four Corners reporter, Linton Besser, asked Prime Minister Najib Razak the thorny question that…
由 Four Corners 貼上了 2016年3月14日
路透社報導,澳洲外交部部長Julie Bishop對於日前在馬被捕的兩名澳洲記者(記者Linton Besser和攝影師Louis Eroglu)表示高度「關切」。這兩名澳洲記者是來自澳洲廣播公司(ABC)《Four Corners》的新聞工作者,他們在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於星期六晚(3月12日)訪問哥打聖淘沙的達魯依善清真寺時,因試圖詢問首相納吉關於貪污一事,而被控執意跨越保安防線不聽指示,因此被捕。
當今大馬報導,澳洲廣播公司(ABC)於官網聲明,這兩名澳洲記者將會繼續調查關於首相納吉貪污醜聞一事。澳洲廣播公司新聞負責人Gaben Morris表示「這兩名記者並無任何過錯,他們只是在執行一個新聞工作者該做的事。而此次事件也再次顯示為什麼捍衛新聞自由是如此重要,包括擁有詢問政府機構的權利。」她也補充,兩人將繼續進行在《Four Corners》的調查,同時她也期待他們在未來幾個星期內的完整報導。
海峽時報報導,馬來西亞國內貿易及消費事務部部長拿督韓沙再努丁( Hamzah Zainuddin)表示,加強和加緊保安措施是擔心首相可能被綁架,但卻對兩名澳洲記者指出大馬國內沒有新聞自由一事避而不談,而被控觸犯《刑事法典》第186條,即妨礙公務的兩名澳洲記者,針對馬方辯解理由,表示非常「荒謬」。
此次事件嚴重暴露了馬來西亞對於新聞自由的打壓及不尊重,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關注。無國界新聞組織(RSF)對此也呼籲其他國家施壓於馬來西亞,尤其對於媒體的言論限制(Reporters NGO wants Malaysia pressured on press freedom),而這也讓原本已被貪污醜聞纏身的首相納吉,如今再添一筆「打壓新聞自由」之名。
新聞來源:
- Australia ‘deeply concerned’ over arrest of journalist in Malaysia(路透社)
- ABC defends arrested reporters who quizzed PM, says story out soon(當今大馬)
- We were not told we were deported from Malaysia, says ABC journalist(海峽時報)
延伸閱讀:
- 聲援《內幕者》多組織斥打壓媒體(東方網)
- A sad week for journalists…will it get worse?(當今大馬)
- ABC crew detained in Malaysia leave the country without being charge(澳洲廣播公司)
核稿編輯:吳象元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