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我心中的最佳非原創電影歌曲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我心中的最佳非原創電影歌曲
Photo Credit: 甲上娛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一部電影中,無論是主題曲或是插曲,最棒的就是能引起觀眾意象的旅轉、感覺的貫串。但今天我們不談原創電影音樂,要來看看華語電影史上那些非原創電影主題曲及插曲,除了替電影點上光彩,也讓歌曲重新翻紅,歷久彌新。

文:林承彥 Hikoro Lin

「有多久沒見你 以為你在哪裡⋯⋯」

前奏一下,腦中是否就浮現金城武、梁詠琪跟莫文蔚,三人怦然心動的悱惻愛戀?

「一個人一支吉他,抱著希望,阮來到親切的台北城⋯⋯」

這是《天馬茶房》的主題歌-幸福進行曲。陳明章帶有滄桑感的聲音,頓時把時光拉到日治時代的台北,依稀看到林強刷著吉他,對著蕭淑慎唱出一首又一首的情歌。

音樂的魅力就是這樣。在一部電影中,無論是主題曲或是插曲,最棒的就是能引起觀眾意象的旅轉、感覺的貫串。主角間的情意因此得以續留延伸,永恆的畫面藉由音符拓印在腦海,難以忘懷。

一首好的電影音樂,就必須具備這樣的力量,聽到熟悉的旋律,場景便油然而生,好久不見的感覺又回來了。今天我們先暫時不談原創電影音樂,要來看看華語電影史上,有哪些經典的非原創電影主題曲或是插曲,除了替電影點上光彩,也再次讓這首歌重新翻紅,歷久彌新。

《甜蜜蜜》,1996年-〈甜蜜蜜〉原唱:鄧麗君

陳可辛擅長用小人物的故事來反映大時代的潮流,《甜蜜蜜》絕對是他最經典的作品。劇中的黎明跟張曼玉,都從中國來到香港打工,陰錯陽差碰在一起。張曼玉一心想成為道地的香港人,黎明則是傻呼呼地任由她使喚擺佈。最經典的一幕,是黎明騎著腳踏車載著張曼玉,一起哼起了〈甜蜜蜜〉。劇中,只有大陸人才聽鄧麗君,香港人則是聽譚詠麟。

甜蜜蜜,是一首甜到可以滴出蜜的情歌,但對他們倆而言是一種認同,也是在異鄉打拚生活中,最思念的聲音與旋律。

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

開在春風裡

在哪裡 在哪裡見過你

你的笑容這樣熟悉

我一時想不起

《甜蜜蜜》是陳可辛向鄧麗君致敬的電影作品。鄧麗君在1995年過世,隔年電影上映。他在劇中適時安插鄧麗君的畫面,用一首甜蜜蜜串起整部片,撫慰多少思鄉遊子;也熨平當年因為失去鄧麗君這個聲音,海內外無數華人傷感嘆息的心。

這部主軸在描寫男女情意的文藝愛情片,在當年金馬獎一枝獨秀,令其他作品啞然失色。除了最佳影片,張曼玉把李翹演得既真實又精湛,讓她毫無爭議地奪下生平第三座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藍宇》,2001年-〈你怎麼捨得我難過〉原唱:黃品源

作為華語同志題材電影的先驅之一,《藍宇》築下一道難以突破的高牆,之後類似題材的電影,皆難突破關錦鵬精心構思的布局,以及男主角們動容的演出。《藍宇》色調灰暗、畫面潮濕,卻在燈光明滅之間,看到了花蕊及彩虹。該片是公認的大悲劇,但劇中兩人真摯的情誼,早就超越了性向。觀後人人感同身受,眼淚掉了,卻也羨慕不已。

《藍宇》特殊的取材,在當時的中國仍被視為禁忌,但在台灣跟香港可是掀起了一股旋風。當年的金馬獎,本片一口氣入圍11個獎項,其中男主角獎胡軍跟劉燁更是雙雙入圍,最後是由劉燁奪下;而胡軍也沒在客氣,香港電影金紫荊獎也是兩人都受到評審青睞,後來則是由胡軍奪得。這麼多獎項以及票房肯定,就明瞭《藍宇》在台港兩地有多成功了。

劇末,藍宇因為工地意外而過世,只見他赤裸地躺在不銹鋼桌上,已成冰冷的屍體。陳捍東跌坐在旁,崩潰大哭。對於藍宇的死亡,沒有交代太多。後來畫面就跳到幾年後的陳捍東,開著車經過藍宇出事的工地,往事如膠捲一幕幕湧現,背景音樂就是黃品源的〈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秋天的風 一陣陣地吹過

想起了去年的這個時候

你的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為什麼留下這個結局讓我承受

據說在90年代初期,黃品源這首〈你怎麼捨得我難過〉紅遍北京同志圈,幾乎成為見證同志間貞烈愛情的聖歌。關錦鵬選這首歌做為《藍宇》的主題曲,也算其來有自。其實這首歌是煽情的,捍東要結婚時隨口哼來幾句,他不認為兩人的愛有這麼牢靠,但一直到失去才懂,原來是這麼地痛。

秋天的北京,落葉紛飛,就像思念一片一片,鋒利又心碎。每每再聽到這首歌,不由得浮現兩雙眼睛-藍宇的陰鬱跟捍東的冷銳。電影難以具體描述的愛戀,〈你怎麼捨得我難過〉都說了,他會繼續唱著遺憾,唱著每一篇尚未寫完就戛然而止的故事。

《金雞》,2002年 -〈一生何求〉原唱:陳百強

吳君如總能不斷地給觀眾驚喜。我想了很久,到底吳君如的代表作是哪一部電影?思考半天,我決定不想了,因為每一部都讓人印象深刻。唯有一個系列,不只是單純的喜劇電影,它還紀錄了一個時代興衰與社會冷暖,那就是《金雞》。

如果你只是笑一笑,那就太對不起《金雞》了。我看金雞,總是眼淚比笑眼多。這系列所談的,是大環境之下,我們都曾面臨不得不的無奈抉擇。從事特種行業的阿金,一輩子都靠著服務男人賺錢,她不美,但善良單純。在她眼中沒有難關也沒有貪婪;沒有市儈亦無心機,就這樣傻呼呼地過了大半輩子。

我想,《金雞》想告訴我們的其中一件事,是「天公疼憨人」、是「知足常樂」。阿金傻等了好多年,終於等到承諾的實踐。她狂奔去找本來要搶劫她的姚仁邦,要跟他分享快樂與財富,背景歌曲就是這一首〈一生何求〉。

一生何求 常判決放棄與擁有

耗盡我這一生 觸不到已跑開

一生何求 迷惘裡永遠看不透

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一生何求〉是陳百強在1989年的翻唱作品,原曲是王傑的〈惦記這一切〉。這首歌獲得空前的成功,歌曲表達逆境求生存的溫情勵志,是陳百強在短暫的人生旅程中,留給我們最雋永的聲音。

〈一生何求〉在電影尾聲,搭配阿金生命中曾經遇過的人,包含夥伴、恩客、摯友,每一張臉,就像投影片般一張一張放映。陳百強抒情地唱著,阿金毫無懸念跑著,似乎把這一輩子所受的苦都甩開;而等著她的,是苦盡甘來的人生下半場。

《金雞》所講述的,不只是一個妓女的一生。透過平凡人的故事,由細微見宏大,包含香港社會的變遷、經濟產業的興衰。「時代」與「溫情」是《金雞》系列最重要的兩個元素,選擇陳百強的〈一生何求〉作為前兩部的主題曲,用音樂勾起歲月感懷,不僅貼切,更是向無數小人物致敬的最佳選擇。

《女朋友。男朋友》,2012年 -〈家〉原唱:羅大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