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艾琳達:國民黨下台的時刻,社會運動應趁勢而起並持續壯大

專訪艾琳達:國民黨下台的時刻,社會運動應趁勢而起並持續壯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或許在台灣還不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而在國民黨下台這樣一個轉變的時刻,社會運動應趁勢而起,並持續壯大。

這當然是左派政黨共有的問題,菲律賓也發生過類似的事。可是當然了,要是有機會不加入地下組織,不使用暴力就能改變政治結構,人們當然會往這個方向走。我覺得這很讓人傷心,台灣的左派就這樣消失得無影無蹤,幾乎沒留下甚麼文獻資料。但我相信,海外的運動以及許多從海外回到台灣的左翼運動確實影響了台灣的走向。

綠黨的創辦人高成炎曾經是台灣時代的成員,陳文成也是台灣時代的重要成員,1981年5月我在匹茲堡見過他,沒多久他就在台灣被殺害了。「台灣e店」創辦人吳成三也是《台灣時代》草創時期的編輯,還有其他很多人,我無法一一列舉。因此我認為,這些海外的理想主義者透過許多難以具體說明的方式,確實發揮了某些作用。

16安葬 001

Photo Credit: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這是就台灣獨立這一方而言,當然,親中共的一方確實也對台灣社會運動產生了影響。但你問我的是我對整個台灣獨立運動有甚麼看法,我認為,由於台灣獨立運動從來不曾考慮過美國政策走向這個更大的問題,也就是他們能從美國方面期待甚麼,他們簡直倒退回了日本統治時代,台灣人一再向帝國議會請願設置台灣議會那樣的徒勞無功。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和所有這些台美人團體一再向美國國務院以及國會請願,但我們在國際結構上明明知道美國支持獨裁政權、支持蔣介石,同意上海公報向中國妥協,而且從未改變同意上海公報的態度。美國也把反對獨立的立場強加在台灣領導人身上,例如它在陳水扁總統任內的施壓。

我認為事實很清楚,我們不能指望美國政府的立場有所轉變。但台灣獨立運動至今多半還是緊緊跟隨著美國的一言一語,包括美國保守派,還指望美國政府的立場有些變化。在我看來這完全不切實際,他們把所有的蛋都放進同一個籃子,卻不準備其他的籃子。

說難聽一點,我以為到了這個年頭,台灣獨立運動幾乎已經是老人俱樂部了。而我自己大概也是老人俱樂部的一分子,就算我放過一些砲。

台灣獨立運動為何在歷史上如此親美?

問:你覺得台灣獨立運動團體,尤其是台美人社團為什麼一直都這麼親美?就算美國明明支持的是中國國民黨。

艾琳達:我認為他們從來不曾面對這個事實,不去面對事實則是由於對國際局勢缺少研究,同樣也因為他們自己在台美人社會以及台灣跨國商人之中的階級利益。他們看不出美國在菲律賓、韓國、拉丁美洲乃至世界各地長久以來支持獨裁政權的行為模式。即使到了現在,就算發生過茉莉花革命,我們還是看到中東崛起了新的獨裁政權,美國也接受泰國和埃及的軍事政變,有何不可?

我也認為我們必須回顧一個社會學事實,大多數在美國的老一輩台灣人都是在「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時代到美國的,他們在軍事工業複合體系找到好工作,隨著美國夢而發達起來,如今也成了美國中產階級或上層中產階級的一分子;實際上就連美國國內的社會問題和進步運動他們也幾乎毫不理解,更別提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的事了。

一方面是這樣,另一方面,台灣在國際視野之中則是我所謂的「勞工貴族」,或是半邊陲。在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核心─邊陲─半邊陲」架構中,台灣很明顯位於半邊陲,站在買辦地位上,從全球資本主義結構中獲利。

這20年來我們尤其能看出這點,台灣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偏向上層中產階級。因此我以為,台灣在國際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決定了它要繼續留在美國利益結構之內,這地位是受到美國助長及維繫的,台灣社會繼續停留在美國霸權設定的心態之中也就毫不意外了。

旅美台灣人的階級位置,台灣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這兩個事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思維。當然你還可以再加上1950年代以來國民黨的黨國反共教育,甚至更早以前日本殖民時代的教育,我想,我們因此有了一整套非常穩定的保守結構。

Photo Credit:pedist@Flickr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pedist@Flickr CC BY SA 2.0

然而今天其實比1970年代更加保守。我以為有件事回顧起來特別耐人尋味:民進黨成立之後,隨著它進入體制內,獲得台灣資本家的支持,它就極力追求台灣在世界資本主義結構中的發展。我想,這種政治立場在某種程度上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

我有個台灣朋友和美國國務院及中央情報局的人走得很近,能夠取得內線消息。他認為,要是李登輝、陳水扁等領導人以及台灣人民更大膽進取一點,台灣是很有可能走上獨立之路的。要是當初台灣更有膽識承受一些風險的話,我認為台灣在天安門事件之後,是有可能在李登輝執政時期真正宣布獨立的,甚至在陳水扁任內也還有機會。只是,法理獨立的機會之窗,如今已被中國經濟崛起以及美中關係轉變幾乎侵蝕殆盡了。

這說來實在讓人非常悲觀。這樣的悲觀有一部分同樣是由於民進黨的懦弱。民進黨只是袖手旁觀台灣大眾對中共的恐懼,而且老早就絕口不提自己的台獨立場。不管是放棄了、避談了還是怎樣,如今再提台獨真的已經太遲了。我們不得不說,他們的表現是很機會主義的,想到民進黨是源自於挑戰戒嚴體制的那一代人,我認為這個黨並沒有拿出我們原先所期望的領導地位。

台灣與國際左翼

問:那麼,我接下來要問的兩個問題是關於台灣在國際左翼之中的地位,畢竟我們剛剛才談到台灣自稱左派的人通常都不在國際框架下思考台灣問題。不僅如此,我以為國際左翼通常都把台灣看作是資本主義的堡壘,或是對抗中國的反動堡壘。你認為這種看法有可能改變,以求提升國際對於台灣的認知嗎?比方說,我在民族自決的框架下討論台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