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組織徵召2萬隻棄置USB偷運北韓抗洗腦

美組織徵召2萬隻棄置USB偷運北韓抗洗腦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偷運者稱,外國的電影、劇集和紀錄片愈來愈受北韓民眾的歡迎,觀看者尤其喜愛宣揚推翻獨裁者的美國電影《飢餓遊戲》和美國連續劇集《絕望的主婦》。

文:彭紫晴

受政府的嚴密監控,大部分北韓人至今仍無法接觸國外的互聯網或外國媒體,以獲取外來資訊。境內人民觀看未經批准的外國電影或電視節目均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後會受到嚴懲或處決。

北韓政府2013年在東北元山港公開處決約80人,他們大多因為觀看了從南韓偷運入境的韓國劇集《大長今》。政府當時召集了一萬多人民圍觀處決,以儆效尤。

但隨著USB、SD記憶卡等小型儲存裝置於境內流通,加上北韓部分的家庭擁有從中國走私而來的USB影音播放器,他們可以透過USB或SD記憶卡播放非官方發放的影片。

不過,去年北韓外務省很快就作出回應,警告居住在平壤的外國人不要通過USB等儲存裝置與北韓人民分享外界媒體的內容,以打擊北韓官方的媒體報導和管治。

除了居住在平壤的外國人,外國組織也經常以USB作為主要的資訊承載工具,並透過北韓的邊境者散佈已放入外國電影和音樂的USB到不同的城市,讓北韓人民了解外面的世界。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北韓從中國走私而來的影音播放器|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偷運20,000隻USB入北韓 傳播外國文化

來自紐約的人權基金會與來自矽谷的非牟利組織Forum 280發起了一項「Flash Drive for Freedom」的行動,目標是從民眾中募集20,000隻準備被棄置的USB。募集所得的USB先會被送到南韓清空,然後再放入一些荷里活電影、南韓的劇集或脫北者紀錄片等,最後經北韓的邊境者帶到北韓不同的城市。

協助運送USB給邊境人士的北韓策略中心項目負責人Sharon Stratton表示,外國流行文化的傳入能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讓北韓境內人民了解北韓以外的世界,從以轉化他們的思想。如南韓劇集能反映南韓人民可享受的自由和富裕程度,讓北韓人民對南韓有另一番見解。

據偷運者稱,外國的電影、劇集和紀錄片愈來愈受北韓民眾的歡迎,觀看者尤其喜愛宣揚推翻獨裁者的美國電影《飢餓遊戲》和美國連續劇集《絕望的主婦》。

Stratton認為,此計劃不但讓北韓境內的人民接觸到更多的外來資訊,也可提升大眾對北韓人權狀況的關注。她希望大眾能繼續支持和擴大募集範圍,讓項目可以持久發展下去。

南韓民間團體 用氣球裝載USB至北韓

其實,「Flash Drive for Freedom」這類活動並非首次舉辦,近年一些由現居南韓的脫北者和反北韓人士的組成的民間團體亦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讓北韓民眾獲得外界資訊。

以往南韓民間團體多次以氣球裝載著有關北韓侵犯人權行為的光碟和傳單,空投至北韓境內,希望藉此讓北韓人民了解真相。但北韓政府發現事件後,會立刻開槍擊落氣球,並揚言會為此炮轟南韓。

而南韓政府為了保障南韓人民安全,則禁止民間團體空投氣球至北韓。但人民派發反北韓傳單屬南韓憲法保障下「表達自由」的權利,政府無權阻止。

去年,南韓民間團體計畫利用氣球空飄配有韓國字幕的美國荷里活電影《刺殺金正恩》(The Interview)DVD和USB到北韓,企圖向北韓人民打破金正恩偶像光環,瓦解他專制的統治形象。但南韓統一部為了居民安全,也制止了有關行動。

北韓設嚴密電腦系統 全面監控人民一舉一動

為更嚴密監控人民的活動,北韓電腦中心於2002年開始研製出一種以Linux為核心的電腦監控系統-紅星作業系統(Red Star OS)。此系統主要用於窺探使用者的活動,如它可用水印標示不同種類的檔案,以追蹤文件和多媒體檔案的傳播。

兩名德國硏究人員Niklaus Schiess和Florian Grunow曾在駭客年會(Chaos Communication Congress)上揭露北韓紅星最新第三版本的樣貌(該版本於2013年流出),並為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他們表示,Red Star OS只供北韓境內人民使用,只有韓文版,版面與Mac OS X相似(見下圖)。而在功能上,系統除了杜絕使用者修改,也具備檔案追蹤的能力,以全面監視著使用者在電腦上作出任何的改動。

Photo Credit: KCC resellerGNU

Photo Credit: KCC free public license

每當把載有文件、影片或相片的USB插入裝有紅星作業系統的電腦時,操作系統便會記錄硬碟的序號和把所有的檔案與文件編碼,並將其串行到文件和標記,用以辨識及追蹤建立或開啟檔案的用家。

在北韓,愈來愈多人民擁有私人電腦,他們把USB插入這些電腦觀看外國電影時,很可能會被發現和追蹤。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