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社會企業」了嗎?你的每一筆消費,都可以對社會更有貢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林以涵 又是新的一天,換上冶綠的平價棉T準備上班,由有機棉製成的衣服,不添加農藥、不使用任何染劑,穿在身上天然零負擔,也能維護環境。出門前為最近扭到腳的爺爺預約了多扶的復康巴士接送,讓暫時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先到醫院做糖尿病例行回診,再和朋友們一起到淡水老街走走,自己掌握和安排行的需求,不用整天悶在家。

冶綠有機服飾 來源:社企流

多扶接送巴士 來源:多扶
中午到Enjoy台北餐廳用餐,服務生由身心障礙朋友們所擔任,負責營運的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為他們打造友善工作環境,帶位、點餐、結帳、清理…每一個標準服務動作的背後,都是數個月的訓練和輔導;餐廳設備也重新設計,從降低吧檯的高度、到在收銀機旁張貼操作步驟,期望為身障者開發潛能、提供就業機會。

勝利所經營的事業體十分多元,包含左上角的勝利加油站、左下角的Enjoy台北餐廳、右上角的勝利全家便利商店、右下角的勝利資料鍵檔中心 來源:勝利
吃飽飯後到由生態綠經營的公平超市逛逛,這裡的咖啡豆和手工藝品,來自於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這些生產者與遵循公平貿易機制的收購者合作,獲取穩定薪資支付工作和生活開銷,也讓孩子們上學。而購買公平貿易商品的每一塊錢,也有固定比例變成補助基金,可能使印度婦女們團結組成工會,也可能幫助古巴減少了一名童工。

公平貿易超市 來源:UDN
下午參加公司營運會議,同事們提議可以運用企業社會責任(CSR)資源,支持運用商業力量改善社會的組織。例如聯華實業提供製造技術,與喜願共和國合作復育本土小麥;星展銀行提供優惠貸款,支持光原社會企業開設Manna社企Café,用阿里山原住民的有機農產,為城市打造健康美味料理。

喜願用自行生產的小麥做成的麵包 來源:喜願

Manna社企caf’e在輔仁大學開幕 來源:Manna社企caf’e
下班回家路上,走向捷運站旁熟悉的橘色背心,向從街友變身為銷售員的伯伯購買最新一期的《大誌》雜誌,這本在一般便利商店買不到的月刊,除了可以飽讀全球意識、商業、設計等多元資訊,也是「購買取代捐贈」的實踐,幫助街友找回生活自主權。

街頭販賣員的合照,來源:大誌雜誌
回到家後發現早上在厚生市集網站訂購的食材已經到了,這個虛擬農民市集,提供消費者住家30公里內,可追溯生產者的農產品,也很貼心提供菜單,今天就是依據「薑香肉片炒木耳」購買食材,可以來大展廚藝一番!

厚生市集的官方網站
睡覺前想到今年的假期還沒有安排,之前就決定要去報名以立國際服務的志工旅行,體驗不一樣的世界,增加自己對於地球村的認識和連結。

以立國際服務以志工接力的方式在海外建造房屋 來源:以立
在台灣,這些運用創新和興業精神改善社會、不仰賴補助、不消費愛心的組織,普遍被稱為是「社會企業」,涵蓋了食、衣、住、行等面向,期望為這塊土地帶來共享、共好的未來。社會企業不只是一堆營運數字,不只是深奧政策,而是你我生活中關於人、土地等價值的美好故事。歡迎你在生活中放慢腳步,發掘和欣賞台灣更多有社會企業精神的組織。
台灣社會企業以改善農業發展、為弱勢族群賦權為數量最多、價值鏈最完整的領域;從生態綠、多扶接送、以立國際服務等公司,到探討社會企業的學生社團、登上國際舞台發聲的社企競賽得獎者,新世代的年輕面孔成為參與社會創新、社會創業重要力量。
促成這些發展背後,提供各種資源的推手亦十分重要,包括:
2006 – 政治大學黃秉德教授設立台灣社會事業發展協會
2007 – 輔仁大學設立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2007 – 張明正與王文華成立台灣第一家社會企業創投「若水」
2007 – 第一個社會企業商業競賽由若水舉辦
2010 –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成立
2010 – 第一個社會企業研討會由輔仁大學舉辦
2011 – 第一個社會企業為主題的學生社團於台灣大學成立
2011 – 陳一強與段樹仁成立「活水社企開發」
2011 – 勞委會職訓局成立「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後改制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2012 – 第一個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上線
2013 – 社會企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由輔仁大學設立
2013 – 「公益公司法」草案為社會企業的政策面帶來關注
社會企業形成一股獨特的中小企業精神,兼顧公益和獲利的挑戰、顛覆傳統企業規模化、募資等準則帶來許多新「遊戲規則」,與科技、社群、國際村的接軌也成為此領域的亮點,接下來的專欄文章會陸續介紹這些趨勢,請持續關注。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Photo Credit:t Peter Barr CC BY SA 2.0
Tags: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濁水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濁水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南投市
南投市位於南譨縣西北方,鄰近台中市,貓羅溪貫穿其間,河谷溝渠縱橫,灌溉便利;溪兩側東為南投丘陵,西為八卦山台地,皆屬平坦紅壤土質,與河谷狹小平原,均肥沃適合農耕,故農產品非常豐富。南投市沖積平原區盛產稻米,品質佳、暢銷全國;八卦山台地,地勢平緩,日照充足,以青山茶、生薑、鳳梨、荔枝生產為主;而丘陵區,以香蕉為大宗,亦有龍眼及文旦,為饕客最愛。
南投市農特產品:蘭花、野蘭、青山茶、番茄、絲瓜、荔枝、鳳梨、木瓜、龍眼、文旦、杮子
南投農業特色-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南投縣西側,濁水溪北岸,八卦山台地處,其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且有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發達。名間鄉平原區引濁水溪灌溉,土壤肥沃,生產的濁水米,粒粒飽滿甘甜,日據時代即是重要外銷商品;本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鮮脆爽口、富纖維素,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松柏長青茶風行國內外,產值達10億元以上,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極目望去,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
名間鄉農特產品:濁水米、鳳梨、通天草、生薑、水蕹菜山藥、茶葉
南投農業特色-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南投縣西南方,海拔約800公尺上下,為氣候濕潤丘陵地形,年均溫25℃,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籠罩,加上土壤富有機質,所以適合茶樹生產,當地盛產「凍頂烏龍茶」已是台灣最知名的茶種。鹿谷鄉70%居民以茶葉生產為業,為全島唯一依靠單一生產作物為經濟來源之鄉鎮,經多年推廣改良,品質穩定,茶葉因地處高地,產值通常較平地茶葉為高,且因價格穩定,居民享有極高生活水準;除此之外,除茶葉外,竹筍、山芹菜及鱒魚養殖也是本鄉特產。
鹿谷鄉農特產品:凍頂烏龍茶、竹筍、山芹菜、良質米、明日葉、鱒魚、茶梅
南投農業特色-竹山鎮
竹山鎮位於南投縣南端,靠近雲嘉地區。境內有濁水溪和清水溪環繞。為海拔1,600公尺以下山地丘陵地,其山林佔全部面積之80%,因氣溫、雨量適中及少強風,適宜竹類生長,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本縣竹筍產量屬全國第五位。農產品主要為竹類產品為主,農產主要仍以竹類產品居最大宗,鮮筍類以冬筍、桂竹筍暢銷全島,各種筍類加工製品,更為多樣,為全國筍類最大供應產區;相關的竹製藝品,在居多藝術家投入和學校產學合作下,竹藝品除了美感外,更增加現在科技的應用,如LED竹檯燈、竹製涼蓆、電動竹扇等。
竹山鎮農特產品:冬筍、春筍、桂竹筍、麻竹筍、綠竹筍、筍乾、桶筍、筍絲、筍茸、醬筍、竹山紅番薯、破布子、烏龍、金萱、翠玉茶葉、番茄、巨峰葡萄
南投農業特色-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北岸,為南投縣最小的鄉鎮。其腹地狹小且多山,但古蹟,與在地美食甚多且頗受好評,人文藝術濃厚。近年推動綠色隧道與鐵道觀光活動有成,集集小鎮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興旅遊勝地。因集集腹地小,溪岸平原面積有限,主要農作為廿世紀番石榴及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的「紫水晶」巨峰葡萄。另外,山坡丘陵所產的香蕉,因氣候地質事宜,其香蕉香氣芬芳,口味甘甜可口,為知名山蕉;而紅龍果和糯米荔枝核小肉甜為近年新興水果,甜度高、品質佳,數量有限,深受消費者喜愛。集集鎮知名花卉為向日葵,大而豔麗頗受歡迎。
集集鎮農特產品:糯米荔枝、廿世紀番石榴、山蕉、巨峰葡萄、紅龍果、向日葵
南投農業特色-水里鄉
水里鄉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上游,係本縣進入山區之隘口。水里鄉境內有陳有蘭溪、水里溪及濁水溪,溪流河谷交錯,周圍高山圍繞,氣候溫和;集集線鐵路終站車埕位於鄉境,水里也為新中橫公路之起點。水里鄉主要農作物為高山茶和青梅,茶園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屬玉山茶區,茶色清澈,入口回甘,深獲茶友喜愛。境內青梅,鮮脆多汁,品質優良,為外銷日本之主力,近年發展多樣口味梅製品,以「天山梅」打響名號。新中橫沿線所產「黑紫玉」巨峰葡萄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冬季品質尤佳。
水里鄉農特產品:高山茶、青梅、愛玉凍、國蘭、華盛頓臍橙、十月龍眼、茂谷柑、鹿茸、香蕉、水蜜桃、巨峰葡萄、苦茶油
南投農業特色-信義鄉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東南部,為境內最大鄉鎮,亦是縣內兩個山地鄉之一,面積廣達面積1422.42平方公里。信義鄉內高山峻嶺,溪流蜿蜒溪谷平地較少,為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縣內居民以農作為主。信義鄉氣候溫和,但因高海拔,日夜溫差大,以致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梅、夏季蔬菜、花卉、愛玉子、苦茶、雜糧、蓮霧及知名巨峰葡萄(玉珠)等。另外,溪谷山間養殖鱒魚、香魚、切花、土雞等。信義鄉擁有號稱「全台最會搞行銷」的信義鄉農會,擅長包裝農產品,並結合當地東埔溫泉及觀光果園,突破了農業發展遲緩的障礙,開拓了山地鄉農業觀光發展的新境界。
信義鄉農特產品:青梅、巨峰葡萄、紅肉李、芭樂、番茄、玉山茶、高冷蔬菜、轎摃竹筍、野菜、香魚、高級切花、苦茶油、愛玉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