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你會講台語但不會寫嗎?快來學白話字,別再當「台語文盲」了!

你會講台語但不會寫嗎?快來學白話字,別再當「台語文盲」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有會講台語、但不會寫台語的困擾嗎?或者,你誤以為會講台語,就一定會寫台語嗎?甚至,你總是認為台語只能也一定要用漢字寫嗎?

圖、文:THK

Photo Credit: THK

Photo Credit: THK

你有會講台語、但不會寫台語的困擾嗎?或者,你誤以為會講台語,就一定會寫台語嗎?甚至,你總是認為台語只能也一定要用漢字寫嗎?

今天要講的東西分成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一些有關台語文書寫常見的問題與觀點,包括前述的一些誤解。

第二部份是,我錄製了一些台語白話字的基礎教學,希望可以給「具備台語聽說能力,但缺少讀寫能力」的朋友,一個可能有效的入門。

台語文書寫常見的問題與觀點

台語在台灣遭受的誤解太多太多。這裡我們暫且放下政治面的問題,單純從實用的角度來談談幾個常見的誤解。以下我要說的觀念,有很大一部份是在許多年前一篇名為《橫柴掠予直》的文章當中提過的。考慮時空的不同,還有我自己想說的東西可能也不完全一樣,所以這裡我決定重寫一篇給各位參考。

重點一:台語文盲

首先,我們先釐清一個重要觀念,亦即「什麼是文盲」?

假若有一個住在英國的英國人,從小就會講英語、也會聽英語。但因為種種原因使得他沒有透過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管道、學到如何讀、寫英語。請問,這樣一個英語嚇嚇叫的英國人,他會不會一看到英文文章就能看得懂還唸出來?他能不能把他的想法用英文寫出來?答案應該是「不能」。這樣的一個英語聽說皆流利的英國人,本身就是一個英文文盲。他在英語的聽與說方面完全沒問題,但他就是無法進行讀與寫。

同樣的道理,一個講台語長大的人,只要他沒學過台語的讀與寫,他就是台語文盲。

身為一個文盲,需要多少時間與練習,才能開始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以這篇文章能夠觸及的讀者屬性而言,我猜測絕大多數都是在中華民國體制下、接受ROC國民教育長大的華語使用者。各位從正式學習華語漢字的讀寫之前,應該早就可以流利地使用華語與其他人進行對話。即便當時你可能才五、六歲,但你已經可以講很多很有趣、很複雜的話語了。但是,從ㄅㄆㄇ開始,你花了多少時間(跟眼淚),才終於可以開始自己看懂一整本的故事書?

在ROC國民教育系統下,「國語」乃至於「國文」課,一直都佔據了你我在學時期很大的一部份時間。在這樣密集的、長年的、鋪天蓋地的「操練」之下,即便你到了進入社會的年紀,還是會有很多字詞不懂、不會寫。但你已經非常習慣漢字的存在,甚至產生一種錯覺:「漢字好簡單。」

漢字其實不簡單,甚至也沒有多數人以為的那麼表意。如果把「犬」這個字,寫給一個沒學過漢字、但是懂英文的人看,對他而言「犬」字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然而「dog」對他來說「一看就懂」。原因無它,就是「有沒有學過」的差別。

因此這裡要強調的重點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聽、說」與「讀、寫」不同;會聽與說,但不會讀與寫,那麼無論你的台語講得多流利,你就是個台語文盲。是不是某個語言的文盲,則跟你是否學過該語言的書寫系統有關。因此這裡要帶入第二個重點,也就是「必需學過」,才能建立文字與語言的連結、才有機會「一看就懂」。

那麼到底要學過什麼,才能讀寫台語?當然是要學過台語文字系統,才能讀寫台語。

重點二:為何要學白話字

於是這就會帶出下一個問題,也就是到底要學「哪一種文字系統」以便能夠讀寫台語?

我個人的結論是:直接學白話字,剩下的就會迎刃而解。

這裡我不打算花篇幅講述台語採取全漢字的問題,但我會說明學白話字的好處。

首先,白話字又稱為教會羅馬字,簡單來說就是用abc字母加上幾個聲調符號。這套系統的歷史與應用,各位可以在網路上用「白話字」或「教會羅馬字」找到相關資料,我就不在這裡贅述。

在華語與漢字獨大的台灣島上,許多人聽到台語要用羅馬字系統書寫,第一個反應就是「亂來、台語的本字就是漢字,怎麼可以/需要用abc來寫?!」

在這裡我們必須理解到一個事實:人類的語言,是先有語音,後來才有文字系統。對照先前提到的「聽說讀寫」能力,我們可以概略地說:聽與說是自然能力,讀與寫則是建構在人為文字系統上的衍生能力。

換句話說,一個語言出現的時候,沒有文字系統是很合理的事情。於是,一種書寫系統被多種語言共用是常有的事情。例如越南、韓國,以及日本,都曾大量使用漢字做為其主要文字系統。但後來越南與韓國拋棄了漢字,日本也減少了漢字的常用比例,而人家也是過得好好的(甚至是過得更好)。

回到台語本身,所謂「台語每個字都能找得到原來真正的漢字」是不可能也沒必要的事情。之所以說不可能,是因為台語並非全為漢語來源,尤其是近代的各種新詞彙,例如源自日語的工程機械用詞,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本字」(不然你想一下螺絲起子的台語漢字要怎麼寫)。另外所謂的沒必要,則是因為羅馬字真的很好用,與其花時間在那邊想要去哪本古書裡找到「好像有意義」的漢字來湊、或是創造新的漢字來用,你都可以把白話字學過好幾輪、熟練到可以自在地讀與寫了。

至於白話字哪裡好用?我來列幾個實際的好處:

1. 矯正台語發音。目前在台灣的台語族群,大多數都因為華語所造成的資源排擠與發音影響,因而在台語發音上常有程度不一的漏失。有的是尾音的m不見了,例如「心」唸成「sin」而不是原本的「sim」,或是「我」的前頭那個子音消失,只能發出類似「哇」的音(如果你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那你的發音應該是華語化得很徹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