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承諾變成空:用心理學解構「說話不算話」的背後因素

當承諾變成空:用心理學解構「說話不算話」的背後因素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與其悲觀地不去相信和自己在一起的人,不如給彼此多一點時間,測試這個承諾是否真的代表某種「永遠」。本文將提供兩個實用的觀察方法。

文:海苔熊

後來你終於發現,他說的永遠太遙遠,遠到你都看不見。那些一輩子的承諾、說好的永遠不分手,如今想起來都覺得可笑。你笑自己傻,怎麼會在這麼多個謊言之後,還相信他的話;你笑自己呆,怎麼會在這麼多次背叛之後,覺還仍然選擇接納他的藉口。

為什麼說好的都不算數?

「當初他和我在一起的時候,說好永遠不分手。前一段感情,我們都跌得太痛了,所以這段關係,我們真的想要好好經營。可是前天晚上我卻收到他的Line,他對我坦白,其實對我並沒有那麼地愛。我的感覺很複雜,因為我自己對他的感覺也很不確定,但是他一直說我們要走長久,我也就相信他了。沒想到這個長久這麼不久。」朋友Grace說,世界上最難過的,就是自己一直相信的事,竟然轉眼間變成了往事。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如果一開始對方就打算玩玩而已,為什麼不最開始的時候就說清楚,讓彼此心裡面都有一個底?為什麼明明沒有辦法走到最後,卻還是在剛交往的時候承諾彼此永久?

如果從精神分析防衛機轉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種「否認」(Denial)與「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越難達成的事情,我們越容易掛在嘴巴上一直說。你可以看下面幾個例子:

  • 嘴巴上面說著「一個人也很好」卻神情落寞的人,其實心裡還是想要談戀愛的。
  • 口口聲聲說「明天上課絕對不要遲到」的人,進教室的時候通常第一節課已經過了一半。
  • 那些說會「給你永遠幸福」的人,最後卻變成傷害你最深的人。

其實,這些人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並不是有心想要欺騙你,而是剛好相反──越是做不到的事情,越是期待自己可以達成。有些時候,他們是真的想要走一輩子(因為他們過去的感情總是短暫如煙),或者真的想給你幸福(因為從前他傷害過很多人);也有些時候是真的希望自己變得不一樣,甚至可以為了你、為了這段感情而變得的不同。可是因為對方對自己的期許「缺乏練習」,還沒有學會走就想要飛,當然會跌得狗吃屎,讓所愛的人失望。

再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他可能會離開你,找到下一個對象,跟他一樣承諾永遠,然後重複食言。

知道對方「能不能陪你到永遠」的兩個方法

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專家說,當你發現他「前科累累」,就最好不要輕易相信他的承諾。但當你真正陷入感情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對方在一開始是如此認真地呵護你、照顧你、把你放在手掌心,你要怎麼不去相信自己是特別的那一人?

所以,與其悲觀地不去相信和自己在一起的人,不如給彼此多一點時間,去測試這個承諾是否真的代表某種「永遠」。這裡提供兩個實用的觀察方法:

1. 觀察「情緒連帶行為」

當他憤怒、憂鬱、和你短暫分離、需求沒被滿足、價值觀和你產生衝突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樣子是什麼?與其去思考他說話是否算數,不如去想:如果這些時候對方的樣子,往後會是一種常態,你還願意和這個人走很久嗎?

2. 循序漸進的改變

如果對方說要改掉他的壞脾氣,那麼在一個星期或一個月裡,他是否真的有緩慢改變?如果對方說要為了你戒菸,那麼他是否從一天一包、到一天半包、到一個禮拜一包等等漸漸地調整,而不是一開始就說「我絕對連一根不抽」,但是在沒看到你的時候卻偷偷地抽?

所有的改變都面臨一部分的失去。面對那些老愛給承諾又老愛打破的人,或許可以想一想,是什麼讓他「死性難改」?如果他改了這習慣,又會失去什麼?

也正因為這樣,當他口中的承諾無法兌現,並不是因為他是個爛人、不值得相信,而是因為過去的經驗裡面,他從來沒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問題,以致每次的承諾都是過眼雲煙,每一次發誓都是屎。藉由這樣的「自我說服」,他可以活在一個完美的幻想裡,卻仍然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

有些說出口的承諾只是一種「怕自己無法達到」的恐懼顯現,練習去看見這些,就能逐漸分辨哪些人是你真正值得花時間在他身上的人。


延伸閱讀

1. Grosz, S.(2014)。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劉嘉路譯)。台灣:圓神。

2. Kring, A. M.、Davison, G. C.、Neale, J. M.、Johnson, S.(2014)。變態心理學(國際版)(中文第二版修訂版)(徐儷瑜、黃君瑜、古黃守廉與曾幼涵譯)(第12版)。台灣:雙葉書廊。

3. 陳均姝、陳登義、施欣欣(2006)。 一位門診病人參與團體心理治療之療效因子與改變過程研究─以人際與心理動力取向團體心理治療爲例。輔導與諮商學報,28(1),頁1-27。

本文經真愛橋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