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近95%珊瑚白化 卻仍未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單

大堡礁近95%珊瑚白化 卻仍未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單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影響全球氣候的聖嬰現象不斷增強,科學家表示,若本月仍未緩解,恐令澳洲大堡礁面臨永久性破壞。

由於影響全球氣候的聖嬰現象不斷增強,導致海水溫度升高,多名科學家表示澳洲大堡礁部分區域的珊瑚,正出現15年來最嚴重的白化現象,促使有關當局將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受威脅的級別水準提升至最高警戒層級,也呼籲聯合國儘快將大堡礁列為「瀕危」。

蘋果報導,西太平洋的海水受聖嬰現象影響導致水溫上升,容易令珊瑚白化並導致鈣化。澳洲氣象局近日預料,聖嬰現象將會維持;而世界氣象組織亦指,聖嬰的出現已令去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今年可能會更加炎熱。

大紀元報導,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GBRMPA)於20日將大堡礁受威脅的程度提高到第三級,這意味著在水下生態系統中,已經發現了嚴重的局部珊瑚白化現象。在檢測到珊瑚發生廣泛白化現象後,有關當局在近二週前將大堡礁受威脅的級別從一級提升至二級;一週後又調整至三級。

澳洲國家珊瑚白化工作團隊(National Coral Bleaching Taskforce)也指出,自凱恩斯至巴布亞新幾內亞間的大堡礁,原本鮮豔美麗的珊瑚有高達95%已嚴重白化。

27日,澳洲環境部長韓特(Greg Hunt)飛往昆省凱恩斯北部,瞭解大堡礁蜥蜴島(Lizard Island)的珊瑚白化情況,那裡是珊瑚白化最嚴重的地區。「蜥蜴島以北的白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他說,將珊瑚白化的威脅影響上升至三級,表明科學家將立即採取行動跟蹤珊瑚白化率。「這意味著我們馬上增加監測,在現有措施上增加額外的行動。」

韓特也在視察部分受影響地區後說,「長度綿延超過2300公里的大堡礁,下面3/4地區情況很好,但愈往北愈容易發生白化現象」。

中央社報導,韓特表示,1998年和2002年也曾出現聖嬰現象,現階段的白化現象雖不如當時嚴重,「北部地區的情況仍引發關切」。韓特指出,澳洲政府資助的1項研究9月將針對40處珊瑚礁展開調查,以評估珊瑚的健康狀況及可能的復原辦法。

大堡礁蜥蜴島研究中心總監霍格特(Anne Hoggett)則指出,以蜥蜴島的珊瑚來說,有80%已經白化。

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局長雷徹爾特(Russell Reichelt) 表示,若果白化情況長時間未好轉,受影響珊瑚群可能會死亡,這完全取決於當地氣候有否轉變,而雨季似乎使該海洋公園34萬4400平方公里的大部份海域的珊瑚免於死亡。「我們還有很多珊瑚礁待查,以測量珊瑚白化的全面影響。然而不幸的是,從庫克鎮(Cooktown)以北更遠的海域,我們正發現更多的珊瑚礁死亡。」

雷徹爾特指出,三級的威脅級別將加快對大堡礁珊瑚死亡的調查,以幫助他們瞭解是甚麼影響了珊瑚礁,並指導他們確定下一個步驟。

大堡礁延綿逾2,000公里,是全球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不過近年面對多個嚴重生態危機。蘋果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去年決議,不將大堡礁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但環保團體倡議應改變此一決議。

珊瑚大規模白化是因水溫升高所致,氣候變遷導致地球溫度升高,其中93%的熱能都由海洋吸收。珊瑚在壓力下,會逐出讓珊瑚顏色豔麗的蟲黃藻。若海水環境恢復正常,珊瑚會恢復原有色彩,但可能需時數十年。若壓力持續,珊瑚可能死亡。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