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近95%珊瑚白化 卻仍未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單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影響全球氣候的聖嬰現象不斷增強,科學家表示,若本月仍未緩解,恐令澳洲大堡礁面臨永久性破壞。
由於影響全球氣候的聖嬰現象不斷增強,導致海水溫度升高,多名科學家表示澳洲大堡礁部分區域的珊瑚,正出現15年來最嚴重的白化現象,促使有關當局將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受威脅的級別水準提升至最高警戒層級,也呼籲聯合國儘快將大堡礁列為「瀕危」。
蘋果報導,西太平洋的海水受聖嬰現象影響導致水溫上升,容易令珊瑚白化並導致鈣化。澳洲氣象局近日預料,聖嬰現象將會維持;而世界氣象組織亦指,聖嬰的出現已令去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今年可能會更加炎熱。
大紀元報導,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GBRMPA)於20日將大堡礁受威脅的程度提高到第三級,這意味著在水下生態系統中,已經發現了嚴重的局部珊瑚白化現象。在檢測到珊瑚發生廣泛白化現象後,有關當局在近二週前將大堡礁受威脅的級別從一級提升至二級;一週後又調整至三級。
澳洲國家珊瑚白化工作團隊(National Coral Bleaching Taskforce)也指出,自凱恩斯至巴布亞新幾內亞間的大堡礁,原本鮮豔美麗的珊瑚有高達95%已嚴重白化。
27日,澳洲環境部長韓特(Greg Hunt)飛往昆省凱恩斯北部,瞭解大堡礁蜥蜴島(Lizard Island)的珊瑚白化情況,那裡是珊瑚白化最嚴重的地區。「蜥蜴島以北的白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他說,將珊瑚白化的威脅影響上升至三級,表明科學家將立即採取行動跟蹤珊瑚白化率。「這意味著我們馬上增加監測,在現有措施上增加額外的行動。」
韓特也在視察部分受影響地區後說,「長度綿延超過2300公里的大堡礁,下面3/4地區情況很好,但愈往北愈容易發生白化現象」。
中央社報導,韓特表示,1998年和2002年也曾出現聖嬰現象,現階段的白化現象雖不如當時嚴重,「北部地區的情況仍引發關切」。韓特指出,澳洲政府資助的1項研究9月將針對40處珊瑚礁展開調查,以評估珊瑚的健康狀況及可能的復原辦法。
大堡礁蜥蜴島研究中心總監霍格特(Anne Hoggett)則指出,以蜥蜴島的珊瑚來說,有80%已經白化。
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局長雷徹爾特(Russell Reichelt) 表示,若果白化情況長時間未好轉,受影響珊瑚群可能會死亡,這完全取決於當地氣候有否轉變,而雨季似乎使該海洋公園34萬4400平方公里的大部份海域的珊瑚免於死亡。「我們還有很多珊瑚礁待查,以測量珊瑚白化的全面影響。然而不幸的是,從庫克鎮(Cooktown)以北更遠的海域,我們正發現更多的珊瑚礁死亡。」
雷徹爾特指出,三級的威脅級別將加快對大堡礁珊瑚死亡的調查,以幫助他們瞭解是甚麼影響了珊瑚礁,並指導他們確定下一個步驟。
大堡礁延綿逾2,000公里,是全球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不過近年面對多個嚴重生態危機。蘋果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去年決議,不將大堡礁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但環保團體倡議應改變此一決議。
珊瑚大規模白化是因水溫升高所致,氣候變遷導致地球溫度升高,其中93%的熱能都由海洋吸收。珊瑚在壓力下,會逐出讓珊瑚顏色豔麗的蟲黃藻。若海水環境恢復正常,珊瑚會恢復原有色彩,但可能需時數十年。若壓力持續,珊瑚可能死亡。
新聞來源:
- 澳大堡礁珊瑚白化嚴重 受威脅級別升至三級(大紀元)
- 厄爾尼諾現象增強 大堡礁或受永久破壞(蘋果日報)
- 大堡礁95%珊瑚白化 澳洲籲列瀕危遺產(蘋果日報)
- 海水溫度升高 大堡礁珊瑚白化現象加劇(中央社)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