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你是不是處女?」──《少女離家記》與土耳其女性的性別處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少女離家記》裡,對少女們來說,他們想要的自由,只是身體上的自由,不受高牆鐵窗限制、戀愛的自由,自己為婚姻與性做選擇的自由。這麼小而簡單的願望,最後卻搞出這麼大的事情,可見不自由是件多麼違反人性的事。
文:土女時代 Türkkızları/Zeren
以下有雷,慎入!還沒看電影的先去看完再來。
《少女離家記》在我們眼裡是一部「非常土」的電影,因為裡頭表現出的土耳其人生活樣貌、或是土人的講話方式,都相當到位。當然,在此我們要先搞清楚一件事:土耳其很大,所以關於人們保不保守這件事也會有極大的落差。不過,若想要欣賞一部好的土耳其電影,這絕對會是一部很「土」的選擇。
《少女離家記》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女孩,你是不是處女?」
這是一個全世界女孩都曾面對過的問題,他可能伴隨著一些罪惡感與羞恥心。不過仔細想想,是處女與否到底對誰來說是重要的?你的父母、姐妹、伴侶,還是那些道德魔人?誰都可以當道德魔人,但是你的處女膜跟他們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一如往常,女孩們從學校下課,途中經過一片藍色的海。海浪閃著波光,加上天氣那麼熱,當然就是要踏著浪、玩玩水,像是我們回家路上經過公園盪盪鞦韆這樣簡單。可是誰想得到,這會帶來一連串對付「不知廉恥」的管教,彷彿男生的肩膀會把你的處女膜弄破(我看還不如騎腳踏車的機率)。在那個鄉下地方,或是任何舊思想停留的地方,男女之間仍舊壁壘分明,男生是男生、女生是女生,沒有跨性別的討論空間,誰也不得越雷池一步。
電影裡,為了讓女孩們成為合格的新娘人選,他們都被帶去拿了處女診斷書。但二女兒即便是處女,只是因為與先生的初夜沒見血,依然被帶去醫院,好像做錯了什麼事一樣;當然,醫院裡的醫生也看多了,這些人不懂的哪只是處女膜啊!
最奇怪的是,這些女孩們被禁止用「一般的」方式與男生往來、認識他們,他們能接觸的男人,就是他們的叔叔,還有與叔叔幾乎一樣的阿伯們。與其他年輕男人的任何接觸,都像是會要了你的貞操(更別說片中取人貞操的,居然是天天管你是不是處女的叔叔)。
而婆婆媽媽、叔叔伯伯費盡心思留下的貞操,卻又僅憑他們的「一眼瞬間」給了不知從哪冒出來的男人,你都不知道這個貞操是重不重要,總之是他們在管。
女孩們試著理解受到管教與被賣掉一樣結婚的理由,但很明顯,他們沒有找到答案。奶奶說「我也是這樣就嫁給了你爺爺。」表面上沒有問題,但其實奶奶也沒想過這有什麼問題,既然沒出什麼事,那古法應該可以信吧。奶奶何曾想過,一場非自願的湊對,會造就多少忍耐與不情願,這些何止是牙一咬就會過去的。對於婚姻,奶奶是不是更看不清楚呢?所以最後女孩們就像野馬(英語片名「Mustang」即「野馬」之意)一樣,掙脫了綁縛他們的韁繩。

Photo Credit: 東昊影業
土耳其的女孩們
常常有人發問:「土耳其的女孩們,是不是也如同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要全身都罩黑袍呢?」不不不,在土耳其,全身罩黑袍的十有八九是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遊客。那這是否就表示土耳其女人們都活在自由的環境下呢?很可惜,答案也是否定的。土耳其女人仍然為了女權與性別平等,更多的是正對抗男性暴力而奮鬥。
我們可以非常粗略地將土耳其的女性保守程度,套上地理位置來理解。西邊以伊斯坦堡(İstanbul)為代表,東邊則以土東鄉村為代表,由東往西走,開放程度越高。而所謂的開放程度,不僅指衣著,還有思想與身體的自主。
但其實也不用特別認定土耳其人保守不保守,就像我們周遭一樣,對於人生所有的事情,有的人希望是在安穩且受到規範、符合多數人期待、還有道德規範下進行;有的人則重視對人生的掌控權,不斷嘗試突破與冒險,即使打破既有的規則與認知也在所不惜。土耳其的女生們也是這個樣子,根據成長背景的不同,各會有不同的想法與目標。
不過與我們不同的是,在土耳其,卻仍有一大部分人是屬於思想上自由,但卻受困於環境或舊思想的暴力限制,而無法張揚。隨著《少女離家記》受到注目,也可以讓世界與土耳其自己重視那些活在恐懼與無奈下的婦女。
性別之別
此片的導演丹妮絲‧坎澤‧艾胡芬(Deniz Gamze Ergüven),在《Interview》雜誌的訪談中曾提到:「土耳其女生很早就得接受「性別」去定義她的事實,我強烈地感受到女人的性化,好像每個小動作都可以跟「性」扯上關係,就算那不是妳的本意。」
這在生活中與土耳其人相處就會明顯地感覺,他們總是會說「女人就要會做börek(土耳其的麵皮類特色食物)」「會做XXX(某種料理)的才是好新娘」「女人不能放聲大笑」「茶館喝茶是男人去的」「男人就該像是獅子一樣勇猛」……這種為兩性強迫分工的話語。我也曾因為自己去五金行買蓮蓬頭回家更換,而被說「做了像男人一樣的事」。但事情沒有男女性之分,只有誰去做的分別。任何地方的舊社會或多或少有這種觀念,土耳其則需要更多就事「論事」,而非「論性別」。

丹妮絲‧坎澤‧艾胡芬。Photo Credit: 東昊影業
土耳其女性的兩極化
同樣生活在土耳其、作為土耳其女人,我確實碰見過觀念差距相當大的。這種觀念差距既不是來自宗教、也非因為年齡。同樣都是土耳其的中年婦女,跟一位東方女孩說話時,一下就能表現出他們的不同。
記得有次受鄰居邀請作客,餐桌上擺滿了阿姨親手做的各式傳統菜餚。一邊吃飯,他一邊問你的家庭和信仰,然後說著她與年長許多的丈夫,在多小的年紀就結婚,現在一切都很順利。我問了他的嗜好與生活,大多都繞著這個小家庭打轉,說著說著,喚拜聲響起,他便拿了頭巾進去禮拜。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