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但唐謨專欄】凶神惡煞的亞洲《謎。蹤》

【但唐謨專欄】凶神惡煞的亞洲《謎。蹤》
Photo Credit:可樂電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西方電影中的亞洲,還是凶神惡煞一點比較好,反正西方電影中出現亞洲吃力不討好,亞洲也從不是撒野放縱的地方。讓西方人在亞洲受點苦,才沒讓他們白走這一遭。

西方電影中出現亞洲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西方帶著種族主義的原罪,如果西方電影歌頌亞洲之美,就是賣弄異國情調;表現亞洲人的溫和謙恭就是陰性化亞洲;把亞洲人描寫成凶神惡煞就是抹黑;可是如果把亞洲人弄得跟西方人一樣「正常」的話,就變成了「被西方價值收編」。

這是一套令人厭煩的邏輯。4月份紐澳新勢力中的一部片《謎。蹤》(Wish You Were Here, 2012)當中所呈現的亞洲,就是極盡抹黑的凶神惡煞;但是「凶神惡煞」真有那麼千夫所指嗎?

《謎。蹤》的片頭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旅遊頻道風格:年輕的西方白種人來到遙遠的亞洲/柬埔寨,享受陽光異國的東南亞風情。但是片頭一連串度假美景中,卻看到了兩個另人不安的東西:骷髏,和吃蛇。骷髏是赤柬屠殺的創傷紀念品,西方人帶著好奇注視著殘忍的亞洲歷史;至於亞洲人吃蛇,惡名昭彰的義大利紀錄片《世界殘酷物語》(Mondo Cane, 1962)就曾特別開章節紀錄愛吃蛇、吃猴腦的亞洲怪物(片中還有台灣人吃狗)。

無論是蛇或骷髏,在西方的注視中,都很好玩很有趣的東西。就像美國人在柬埔寨埋地雷,未爆地雷在戰後繼續殺人殺了幾十年;沾著亞洲人血的地雷,卻變成了一種觀光賣點,畫在T恤上面,擺在紀念品店賣給西方遊客。浪漫的亞洲讓西方人暫時擺脫西方無趣的理性世界,他們來到神秘的亞洲或冥想、或放縱。但是亞洲從來就不是給人撒野放縱的地方。

Photo Credit:可樂電影

Photo Credit:可樂電影

《謎。蹤》的片頭從旅遊風情畫之後,出現了搖頭丸;看到這來自西方的產物,我們才能真正開始感覺到危機意識,這部電影接下來發展出了一個背叛,血腥,欺騙,以及家庭崩解的驚悚劇情。故事中,這群人中有個男子在柬埔寨失蹤了,他們在柬埔寨顯然發生了一些事,但是沒有人願意全盤說出。整部電影在「現在」進行,和「過去」柬埔寨的回敘/記憶中穿插交錯,支離破碎的片段,卻總拼湊不出一個真相。然後漸漸地,澳洲和柬埔寨的視覺,漸漸變成了同一個空間,再也難分何者為從、何者為屬,西方和亞洲,都是一樣的「恐怖異境」。

「真相只有一個」。這故事的真相拼圖,總是缺了一塊。然而這關鍵性的一塊,正象徵整個近代西方社會和亞洲之間文化/經濟/權力關係衝突的總和。片中這群人在異國浪漫中喝酒嗑藥,狂歡一夜,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就是誰睡了誰,根本沒什麼大不了),然後醞釀出大禍。

Photo Credit:可樂電影

Photo Credit:可樂電影

問題是,亞洲承受了整個近代歷史的紛亂,應該是一塊反省之地,從來就不是給人喝酒、嗑藥、放縱的地方(當然,亞洲也需要觀光收入)。片中的亞洲只是一種催化劑,暴露出西方價值的不堪一擊。而真相拼圖關鍵的那一塊,也是西方最無法面對的那一部份;因為亞洲不再是浪漫天堂,也不再是他們可以掌控的了。「無法控制的亞洲」才是故事中這群西方人最深的恐懼。

「亞洲是很可怕的,去了就會倒大楣」,這是一種對於亞洲負面的批評方式,連我自己都沿用過。但是一個「可怕凶狠」的亞洲,也未嘗不正面。例如西方戰爭電影中,出現了一個在背景中幫美國人卸貨的的亞洲僕人,和一個殺紅眼的北越士兵,我會覺得後者比較酷;溫馴的亞洲乖寶寶和凶神惡煞的亞洲黑社會,我也寧可當後者。這部片中的西方人面對的是越南黑手黨,他們可能忘記了,越南是全世界唯一打贏美國的國家啊。

柬埔寨當然需要賺觀光錢,但是西方人實在沒有呈現柬埔寨/亞洲的天賦。梁朝偉/周慕雲也曾來到柬埔寨吳哥窟;相同的柬埔寨,在王家衛的視覺中,是一份真正的靜謐,帶著一份宗教的神秘,以及不可知的愛情感覺。這種亞洲的質地,是西方人永遠無法達到的。

西方電影中的亞洲,還是凶神惡煞一點比較好,反正西方電影中出現亞洲吃力不討好,亞洲也從不是撒野放縱的地方。讓西方人在亞洲受點苦,才沒讓他們白走這一遭。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闕士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