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關於「魩仔魚」你可能誤會大了:不是長不大,是來不及長大!

關於「魩仔魚」你可能誤會大了:不是長不大,是來不及長大!
妝有小腮紅的淡水魩仔魚,又稱紅頭魩仔。圖片來源:白尚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偶爾淺嚐鱙仔魚與丁香魚並無不妥,但還不及長大的魩仔魚絕對不是首選!

文:白尚儒(臺灣鱻漁永續發展協會)

魩仔魚只是還沒長大

台灣所捕撈的魩仔魚可區分為「淡水魩仔魚」與「海水魩仔魚」兩種。(註:魩(ㄇㄛˋ)仔魚,指孵出未及一個月,魚身保有透明特性的魚苗;長到超過一個月後,就會慢慢變成亞成魚、成魚,這時就會被叫作「鱙(ㄇㄧㄠˊ)仔魚」。)

「淡水魩仔魚」又俗稱紅頭魩仔、紅肚魩仔,由鰕虎科中的多種迴游型鰕虎體長在4公分以下的幼苗組成,其中又以日本瓢鰭鰕虎(Sicyopterus japonicus)與寬頰瓢鰭鰕虎(Sicyopterus macrostetholepis)為大宗(成魚體長可達15公分),主要產於台灣本島鄰近太平洋海域的一側未受汙染的河口處。

每年這些鰕虎魚媽媽產下魚卵後,魚卵與孵化的魚寶寶們便會隨著溪流入海,然後藉由出海口的滋養處逐漸成長後,魚寶寶們便會群聚在河口力爭上游。這時牠們要閃避海鷗們的尖喙與螃蟹的雙鉗,更有大量持叉手網的人類虎視眈眈等著!游過人群後還得提防小型定置網與漁籠的死亡陷阱,最後越過攔砂壩後才能回到家鄉。

目前僅台東縣政府有為期兩個月的禁漁期(但無漁場、漁具限制、漁業權與配額量規範),亦無其他縣市跟進,也許有朝一日牠們的命運將如同「新台幣兩仟元」上的那兩尾櫻花鉤吻鮭一樣瀕臨絕種時,才會全面受到大家的重視吧?

淡水魩仔魚其實是迴游型蝦虎魚的幼苗。圖片來源:白尚儒

淡水魩仔魚其實是迴游型蝦虎魚的幼苗。圖片來源:白尚儒

另外一種大家熟悉的「海水魩仔魚」,是指年齡未達1個月且體長不足5公分的鯷科魚種的幼苗(成魚依品種可達10、15、18公分不等),海水魩仔魚依各地區會由不同的鯷科魚苗組成:異葉半稜鯷(Encrasicholina heteroloba)、銀灰半稜鯷(Encrasicholina punctifer)、日本鯷(Engraulis japonicus)以及銀帶鰶屬(Stolephorus)的小公魚家族們為主;部份海域也會混有鯡科的日本銀帶鯡(丁香魚,Spratelloides gracilis)。

很多商人都說魩仔魚是一種只能長到4公分後就會死亡的小魚,但您可知道許多老一輩最愛的苦蚵仔炒辣椒、酥炸苦蚵仔,這「苦蚵仔」可就是日本鯷的成魚啊!筆者十多年曾在基隆八斗子漁港以「魚皮假餌」釣過數尾10公分多的異葉半稜鯷,外觀與青鱗魚(Herklotsichthys)明顯不同,因而對牠印象深刻。所以並不是魩仔魚只能長大到4公分,而是牠們還沒長大就被捕撈了。

鱙仔魚沒了 大魚也沒了

在民國66年時,魩鱙漁業發生了場劇變。起源於農經會(行政院農委會前身)在民國66年6月時從日本引進「雙船拖網」技術(又稱大目袖網),搭配小網孔(約0.2公分×0.2公分)的漁網搭配雙漁船的馬力優勢,在先進的魚探設備下,大幅提高了漁獲效率與產量,也替漁民們賺入大筆鈔票,改善了窮困的漁村生活。締造這樣的經濟佳績後,政府更是大幅推廣「雙船拖網」技術。

好景不常,漁民開始出現反對聲音!因為魩仔魚產量提升了,但鱙仔魚產量卻大不如前,且以流袋網、地曳網、搖鐘網、焚寄網捕撈魩鱙的漁民更傳出「空手而歸」的情況。

而其他鰺魚、鯖魚、鰹魚、鰆魚、旗魚、鮪魚等中大型魚類的漁獲產量也連帶下降,往常海上作業鯨豚作伴的情形也不見了!若以整個生態系統檢視,原來這魩鱙魚正是食物鏈中的「餌料魚」,中階消費者的鰺鯖鰹魚以魩鱙魚為食、高階消費者的鰆旗鮪與鯨豚又以鰺鯖鰹為食;當沿近海的魩鱙魚消失時,這些以魩鱙為生的大魚們自然就消失了。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台灣在民國65年前均維持1萬噸以上,但在民國66年後產量逐年下滑。從漁業年報中更可見原先鱙仔魚的捕撈數量都是高於魩仔魚的,但是隨著時間發展已轉變成魩仔魚高於鱙仔魚,且兩者的補獲量更是逐年下降,我們是否可以合理懷疑有許多魩仔魚根本來不及長大?生態結構勢正因濫捕魩仔魚崩解?

當「雙船拖網」已成既定事實,政府部門只好擬訂「魩鱙漁業管理規範」急踩剎車,針對禁漁期、禁漁區、配額量等均設下規範,但礙於民意與利益導致管理標準如同隔靴搔癢。至今更仍可見每年都有違反規範被處分的不肖漁民,代表著規範並無深入民心。加上申報漁獲量制度難以落實,導致「配額量」管制乃形同虛設。

近十年來全台魩鱙魚產量均勉強維持在1000噸左右,很多縣市連配額量都無法捕撈到,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不可抗力的自然環境變化,但是人為部分呢?如果目前環境生產力僅能供應1000噸的魩鱙魚,那如今的配額量是正確的嗎?原先政府在民國95年時宣布3年後將全面禁止捕撈魩鱙魚,但到了民國97年時的新執政黨為了選票考量,宣布在98年解禁且提高配額,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混獲 多少生命為魩仔魚陪葬

魩鱙漁業另一個問題是混獲。什麼是混獲?混獲是指漁業行為中,所捕撈到的非目標魚;如流刺網是為了捕撈土魠、旗魚這類大型迴游魚為主,而誤捕的海龜與海豚就算是混獲。

水族在幼苗階段的習性會群聚在一起,這是為避免落單被吃的求生機制,魩鱙魚這類低階魚種因為族群數量龐大,故會有別種的魚苗前來「入隊」以求庇護。即便沒有混在魩鱙魚中,也會因魚苗的成長條件相同(食物來源、棲息環境)而生存在同個海域,於是除了魩鱙魚以外的魚苗也都被一併抓住了。

由左上至右下:(1) 大目袖網的雙拖網漁船、(2) 漁獲初步分類、(3) 混獲了其他魚種、(4) 已全數死亡的其他魚種、(5) 將魩仔魚篩選出來、(6) 篩選後的生鮮魩仔魚商品。圖片來源:白尚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