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關於「魩仔魚」你可能誤會大了:不是長不大,是來不及長大!

關於「魩仔魚」你可能誤會大了:不是長不大,是來不及長大!
妝有小腮紅的淡水魩仔魚,又稱紅頭魩仔。圖片來源:白尚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偶爾淺嚐鱙仔魚與丁香魚並無不妥,但還不及長大的魩仔魚絕對不是首選!

由左上至右下:(1) 大目袖網的雙拖網漁船、(2) 漁獲初步分類、(3) 混獲了其他魚種、(4) 已全數死亡的其他魚種、(5) 將魩仔魚篩選出來、(6) 篩選後的生鮮魩仔魚商品。圖片來源:白尚儒

參考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謝豐任先生對台灣魩鱙漁業混獲研究(《台灣地區周邊水域魩仔魚漁業混獲特性之研究》,94年),魩鱙漁業混獲有鰺科、帶魚科、蝴蝶魚科、隆頭魚科、笛鯛科、雀鯛科、鸚哥魚科、石首魚科、鮋科、鮨科、鯛科、鯧科、金線魚科、石鱸科等共計65類科,雖然魩鱙漁業是針對中表層水域進行捕撈作業,對底棲魚影響應當較小,但並不代表對中表層水域棲息魚種的傷害就可忽略,也不代表底棲魚不會為了攝食而游至中表層水域被捕撈,更不代表底棲魚種的幼苗階段不會出現在中表層水域。所以研究中才發現不少底棲魚種(如隆頭魚科、鸚哥魚科、石首魚科、鮋科、鮨科等等)。

混獲程度又依各地區季節不同,有不同混獲魚種及混獲程度,像北部海域有0.84%至76.65%的極大變動(8月混獲率最高)、新竹海域1.61%至18.77%(8月混獲率最高)、台中海域6.79%~18.62%(3月混獲率最高);但混獲率低的海域並非就代表適合魩仔魚捕撈,只能表示該海域魚苗種類較少。生物分類上是界門綱目科屬種,也就是看似只有65科、但底下其實可是有好幾屬不同種的魚類在。

所以並非「魩仔魚是200多種魚苗的統稱」,而是「捕撈魩仔魚會對200多種魚產生影響」。

混獲無法避免 魚死不能復生

在魩仔魚的捕撈中,當起網後會先將體型明顯的大魚挑除,接著透過小孔徑的篩網將體型大的混獲魚苗濾除掉。甚至利用魩仔魚靜置後會下沉的特性,將浮在水面的其他魚苗區隔開來。在魚寮加工煮熟的過程中,會多次檢查以將魩仔魚中的雜魚小蝦挑除。最後送至消費者手上前,盤商與攤販均會再作一次挑選,所以常可見到魩仔魚小販拿雙筷子在那裡又翻又夾的。

經過多道的篩選後,消費者們當然只有看到魩仔魚,殊不知這一口魩仔魚是犧牲浪費許多小生命換來?接著肯定會有人這樣說:「漁民將這些混獲的魚苗挑除後,都會放回大海!所以並不會對牠們生命造成影響!」人死都不能復生了,難道魚死就能復生?剛初生不到幾個月的魚苗,在經過拖網捕撈過程的擠壓與缺氧,早已全一命嗚呼了!

其中兩種魩仔魚的成魚,市場上俗稱鱙仔魚,牠們可不是丁香魚唷。圖片來源:白尚儒

其中兩種魩仔魚的成魚,市場上俗稱鱙仔魚,牠們可不是丁香魚唷。圖片來源:白尚儒

補鈣 吃魩仔魚不如吃芝麻

另一個讓許多人對魩仔魚無法拒絕的原因,就是牠那備受商人、營養師推崇的「神奇鈣質」含量,成為許多台灣媽媽們首選的補鈣嬰兒食品。在「衛生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查詢」中,每100公克的魩仔魚鈣質含量有157毫克,這「神奇鈣質」含量看起來相當高哦?

但是和魚貝類相比:鱙仔魚小魚干2213毫克、丁香魚531毫克、蝦皮1381毫克、蝦米1075毫克、櫻花蝦2858毫克;如果再與其他食物相比:黑芝麻1478、豆干685毫克、海帶芽235毫克、黃豆194毫克、芥藍菜195毫克;頓時魩仔魚的鈣質含量一點都不神奇了,可見又是一場商人炒作出來的鬧劇,一場消費行為導致的物種浩劫!

躲不掉的塑膠微粒

而且吃魩仔魚真的安全嗎?每位商家都號稱自己的魩仔魚通過重金屬與戴奧辛檢驗、低鈉鹽、無添加漂白水與防腐劑,但這裡有一個關於魩仔魚的壞消息——塑膠微粒,而濾食性的魩仔魚正巧將這些海中微粒全數吞下肚(國外研究已證實浮游生物以及其他濾食性的生物均會攝入塑膠微粒),然後換我們吃下魩仔魚,也連帶將塑膠微粒給吃下肚!

不過有個好消息,研究指出這些塑膠微粒只會囤積在魚的內臟中,所以您終於可對老闆大聲說:「老闆!魩仔魚幫我去腸去肚啦!」

每年3月到9月讓魩仔魚休養生息

如果您還是非吃魩仔魚不可,在「魩鱙漁業管理規範」第二條第七款中:「各地方主管機關擇定每年5月1日至9月15日期間連續三個月為禁漁期」,建議各位不要在禁漁期內購買任何魩仔魚製品。因為如果禁漁期內能買到魩仔魚,這貨源便相當可疑了!以品質思考,是商家過季的冷凍庫存?以食安立場,這是安全的進口魩仔魚嗎?以法規層面,是違法捕撈的嗎?希望大家在購買前好好想一想,可以選擇產銷履歷清楚的守法魩仔魚;並挑選體長至少4公分的大魩仔食用,小魩仔只要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從2公分長到4公分,且魩鱙魚越大營養價值也越高。

在3月到5月其實也不該食用魩仔魚,雖混獲到其他經濟魚種數量較少,但整體仍遠高於10月至隔年3月的數量。即使牠不是經濟魚種,但任何一種「野生動物」都有牠存在的必要性,不應以牠對人類的價值高低而抹滅牠在環境中的地位。

魩仔魚不永續

永續海鮮告訴我們應該要食用「食物鍊底層的小魚」、「不吃掠食性的大魚」,小魩仔魚正符合這兩樣原則……這裡很容易產生誤會!因為這「大魚」是指少吃旗鮪鯊那類長壽的大型魚,「小魚」是指「小型魚」而非「小魚苗」!

偶爾淺嚐鱙仔魚與丁香魚並無不妥,但還不及長大的魩仔魚絕對不是首選!而且台灣現行的「魩鱙漁業管理規範」在配額量與禁漁期上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執法取締上更是困難重重,使台灣現階段的「魩仔魚」並不符合永續海鮮!當一口魩仔魚的成本代價如此之大,您現在還吃魩仔魚嗎?

同樣都是一口魩鱙魚,大小差這麼多。還來不及長大就被吃掉,殺雞取卵就這樣。圖片來源:白尚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