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菲律賓政府眼中的Lumad人:他們已被迫逃離家園,現在連避難所都被攻擊,還能逃去哪?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莫洛人之外,菲律賓還有一群被主流社會排擠在外的Lumad原住民。他們的孩童沒有受教權,學校常成為民兵的攻擊目標,而跨國企業的進駐及開發,更使原住民傳統領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文:Wendy Chang
3月19號上午9點,在繁忙的納卯市(Davao City),一條通往6個省分的高速道路被上千名示威者阻塞,導致車輛無法通行。這群示威者是原住民Lumad,他們要求軍隊在期限內撤離村莊,遠離他們的族人及孩童。然而軍方卻裝聾作啞,不回應他們的訴求,使他們忍無可忍,選擇在這天上街示威,決心讓高層官員正視他們的存在。
他們是誰?
在宿霧語中,Lumad意為「生於大地」(born in the Earth),他們是南島語系原住民,包括17個方言族群,在民答那峨島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文化。有別於信仰伊斯蘭教的莫洛人,Lumad人是泛靈信仰,而莫洛人於該島住民比率,是以20%高於只佔10%的Lumad人。然而,面對外來者的騷擾,Lumad不像莫洛人會組織起MNLF等武裝份子,與軍隊發生大規模的流血衝突,而是不斷逃離至內地及森林。

今年3月18號的抗議行動,53歲的Ellen Manlibaas控訴政府,長期忽視原住民的人權。Photo Credit : Defend Talaingod Save Pantaron
相關報導:

2014年在馬尼拉的美國大使館前,Lumad人踐踏美國國旗,反對兩國簽訂軍事訪問協議(VFA),使美軍得以合法化將軍隊進駐在菲南的行動。過去美軍曾以對抗恐怖組織為由,支援菲律賓政府打擊南方的莫洛人組織,使當地人有嚴重的反美情緒。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民答那峨島有豐沃的天然物產,享有「菲律賓的蔬果藍」之別名。數百年來,莫洛人及Lumad人在傳統領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原住民眼裡,土地的使用應由每位族人共有,然而,在殖民者抵達菲律賓後,他們傳承自祖先的傳統生活,便日漸遭受到迫害。
19世紀美西戰爭結束後,西班牙人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同時將菲南島嶼劃定在美方的管轄之下。最初美方承諾讓當地人自治,不料,卻在1903年訂定土地法,規定天主教徒每戶可合法擁有16頃土地,作為向南遷徙的誘因,然而當地人住戶卻只分配到8頃,造成兩方權益嚴重的傾斜。
二戰後,美國殖民者撤離菲律賓,並將菲南島嶼的主權交予馬尼拉政府,一再地忽視當地人的自治訴求。1950年代,馬尼拉政府開啟計畫性移民,持續將北方天主教遷移至南方,以緩減北方的人口壓力。根據資料,從1948年起短短22年間,中民答那峨大區的人口就增長了229%,使原住民淪為少數人口,嚴重排擠了他們的生存空間。

教會及非營利團體在Lumad社區建立學校,然而學校卻不斷遭軍隊威脅。Photo Credit : Stop Lumad Killings Network
1970年代,馬可仕政權上台,情形更為加劇,政府放任遷往南方的移民搶奪土地、殺害當地人,並實施同化政策,將原住民列為次等公民。在沒有任何社會福利的保障下,他們只能依靠教會及非營利組織的幫忙,提供Lumad社區醫療和教育資源。
2015年,一部獲獎電影Pakot,敘述一位年輕女教師進入Lumad社區的學校服務,並遭遇到艱鉅的挑戰。影片的結尾,配戴槍枝的軍人進入學校,與師生發生激烈的衝突,而這個情況也在真實世界上演。據Save Our Schools Network統計,自2010年阿奎諾政權連任以來,就有200起以上Lumad學校受到攻擊的事件,軍人毀壞教室、殺害校長,使族人的生命受到威脅,長期壟罩在恐懼的陰影之下。
我們是老師不是軍人,我們傳遞給下一代的是知識 ,而不是拿槍殺人。 – Pakot電影中的台詞
由 Pakot – Film 貼上了 2015年8月29日
到了2015年,又有3位Lumad組織的領袖被民兵殺害,這對他們造成沉重的打擊。其中一位領袖Dionel Campos的女兒在受訪悲痛地說:「族人為了捍衛傳統,保護祖先的土地,很多長者和領袖都被殺害,我的祖父、父親和學校校長都是其中的一員,而他們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一直以來,我們想為自己發聲,但聲音卻被壓制下來,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
相關連結:SunStar-民兵殺害三位原住民領袖

過去鮮少被媒體關注的Lumad人議題,透過年輕人在網路的串連,受到世人更多的關注。Photo Credit : Stop Lumad Killings Network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下,這場災難在今日仍無止盡地進行著。跨國企業進駐民答那峨地區,以開發天然資源為目標,在超過500,000公頃的土地上取得採礦許可,並在同樣大小的土地種植橡膠、棕梠等熱帶經濟作物,而這些土地有80%是原住民的傳統領域,背後驚人的經濟利益,是原住民傳統生活被破壞的源頭。
因應大型開發工程所引發的爭議,菲律賓政府在1997年通過原住民族權利法(Indigenous Peoples’ Rights Act),該法案指出,遇到土地糾紛時,應優先採用原住民傳統習慣法,法案也對外來移民設下限制,以保障原住民的土地所有權。同時間,該法案也規範原住民,有義務監督山林的水土保持、保育動植物等,被稱為世界上最完整的原住民權利法案之一。
諷刺的是,根據TIME報導指出,雖然政府雖然設下法律,卻仍無法避免大型開發公司的不正當手段。他們賄賂當地政府官員,甚至買通原住民族人,以金錢換取開採許可,讓權利法案形同虛設。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