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我喜歡這樣想你」,執政後立刻訂4/7為言論自由日

蔡英文:「我喜歡這樣想你」,執政後立刻訂4/7為言論自由日
Photo Credit:闕士淵/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小時候媽媽都會告誡我們:「小孩子有耳沒嘴、小孩子不要管政治。」那是一個「人人心中有警總」的時代,警總不只在外面,更在每個人的心中。

《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鄭南榕為堅持言論自由,1989年4月7日自焚殉難。蔡英文今前往鄭南榕自由之翼紀念墓園,參加追思紀念活動。蔡指出,她看到媒體報導,鄭南榕基金會執行董事鄭清華(鄭南榕么弟)希望新政府將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而她去年也是在這裡曾為此事有過承諾。

蘋果報導,蔡英文表示,今天要藉這個機會再次宣示這個承諾,「有關言論自由日的定訂,執政之後,我會立刻交代相關單位研議辦理」。蔡英文說,當她再次站在這裡時,所有的台灣人民都會記得這一天,不只是鄭南榕殉道的日子,也是台灣的言論自由日。

蔡英文出席鄭南榕殉道27周年紀念追思會致詞全文

我們今年在這裡天氣很好,去年這裡有下雨又很冷,我覺得是鄭南榕今年的心情應該是比較好。

一月十六日那天,選舉結果確定之後,我想到幾個人,幾個民主的前輩,鄭南榕也是其中之一。他們在天上看見這一刻,應該也會為台灣人感到驕傲。

去年,在追思會上,我曾經說,國民對國家的光榮感,不在於國家的大小,而是在這個國家所堅持的價值,是不是讓人民感到驕傲。就像鄭南榕說的,我們是好國好民。現在,這個歷史責任在我跟大家的肩上。我想告訴Nylon,讓台灣成為好國好民,接下來,就是我跟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

鄭南榕曾經寫過一句話:「爭取正義與公理 理當即知即行」。意思是說,不管在任何政治環境當中,為了正義和公理,不需要有太多權謀和計算,最重要的是勇敢採取行動。

再過一個多月,我就要就任總統職務,這是我們第一次完全執政,我知道台灣人民的期待很深。此刻,是鄭南榕當年難以想像的歷史契機,但我知道,如果沒有像Nylon這樣的民主前輩的努力,我們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因此,面對時代的挑戰,我沒有推託的藉口,我一定是所有國民之中,最勇敢的那一個。

每一年的此時此刻,很多人都會想起一本書,那是胡慧玲寫的「我喜歡這樣想你」。很多人告訴我,讀這本書,想起那個時代,那些人,他們都會留下眼淚。

Nylon生前,我沒有機會認識他,與他共事。所以,我羨慕許許多多和Nylon有一起共事的朋友,各位在回顧自己人生的時候,曾經有著這樣一個偉大的身影。

雖然,Nylon走很久了,但是我們用不同的方式來懷念他,我們仍然記得他說的話,寫過的文字。Nylon永遠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提醒我們應該要更堅強,應該要懂得擇善固執。

當然,我們今天會記得Nylon,也是因為菊蘭姐的努力。二十幾年前,為了讓Nylon的成仁更有意義,菊蘭姐離開了優渥的廣告圈,投入民主改革的行列。

菊蘭姐剛投入政治圈的時候,大家提起她,都說她是Nylon的妻子。但是今天,當人們提起Nylon時,都會說,那是菊蘭姐的先生。她說那種思念很痛,但正是這樣的痛,讓她更堅強地投入這個,把這個國家變成是一個好國好民的志業。

在追求民主與自由的過程中,我們不是生下來就很堅強。我們總是要經歷很多考驗,經過了很長期、很深刻的思考之後,才會慢慢學到,唯有堅強,我們才能挺身守護我們所深愛的人事物。

在Nylon 身上,我們看到這種無法形容的堅強,同時,我也在菊蘭姐身上,看到這樣的堅強。

人的一生,要為深愛的土地、深信的價值、要守護的人民,堅強起來。這就是鄭南榕先生給我們,尤其是我的啟發。

鄭南榕身處在一個最黑暗的時代。但是,再怎麼黑暗的地方,也會有光,可以幫我們指出方向。鄭南榕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黑暗。我們要謝謝他,也要謝謝菊蘭姐。謝謝大家。

最後我要說的是,昨天我看到媒體的報導,鄭南榕基金會的鄭清華執行董事,希望新政府將四月七號訂做「言論自由日」,我記得去年也是在這裡,我曾經為這件事情有過承諾,我要藉這個機會,再一次宣示這個承諾,有關言論自由日的訂定,執政之後,我會立刻交代相關的單位來研擬辦理。

我希望,明年的四月七日,我再一次的站在這裡的時候,所有的台灣人民都會記得這一天,不只是鄭南榕殉道的日子,更是台灣的「言論自由日」。謝謝。

“在追求民主與自由的過程中,我們不是生下來就很堅強。我們總是要經歷很多考驗,經過了很長期、很深刻的思考之後,才會慢慢學到,唯有堅強,我們才能挺身守護我們所深愛的人事物。 在Nylon 身上,我們看到這種無法形容的堅強,同時,我也在菊蘭姐…

民主進步黨貼上了 2016年4月6日

去年包括台南市、宜蘭縣、高雄市、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及台中市等7縣市將鄭南榕自焚的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後,柯文哲也在2015年4月10日宣布,北市也決定將這天訂為「言論自由日」,藉此紀念鄭南榕爭取民主自由的精神。

而柯文哲今天表示,小時候媽媽都會告誡我們:「小孩子有耳沒嘴、小孩子不要管政治。」那是一個「人人心中有警總」的時代,警總不只在外面,更在每個人的心中。現在我們處在大鳴大放的時代,言論自由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但它曾經是那麼遙不可及。

但柯文哲提到「過度的言論自由也有併發症」,這其實是我的感慨,台灣社會充斥著太多謠言。我們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言論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前人的努力得來的,但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必須謹記自己的責任。「自由是不妨礙他人的自由」,我們必須珍惜它、捍衛它,但也要善用它,自由不該成為傷害他人的利器。

如同葉菊蘭女士所說的,鄭南榕畢生的信念,是對於所有「理所當然」加以批判,南榕追求的不只是自由的台灣、也是進步的台灣。我想起了盧梭的一句話:「我們必須證明,我們不僅是自由的,而且是無愧於自由的。」至於要如何無愧於自由?「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