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不一定就是進步,拆樹蓋房子的戲碼還要演幾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上週的某一夜,我與朋友看完《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走出誠品電影院,心裡還盪漾著剛剛電影帶給我詼諧幽默的餘韻,迎著徐徐晚風還有信義區的燈火,順著忠孝東路四段往國父紀念館的方向,愉悅地步行回捷運站。那是和往常上下班不同的步伐,是經歷一場美好旅程之後的輕快節奏,白天勞動過後漫步在台北街頭的滿足與放鬆。
原本歡快的腳步,開始參雜了些許沉重,但很快就被發自內心的敬佩與感動淹沒,就在我平常工作的松山文創園區隔壁,是台北大巨蛋的施工地點,忠孝東路往國父紀念館路上的行道樹,幾乎都綁著數條黃絲帶,我心裡大概知道發生什麼事,就是大巨蛋周圍的「護樹行動」一直在進行著。
或許在這之中冥冥有些什麼,指引我到光復南路這裡看看。
看得出來參與光復南路上「護樹行動」的人群已經聚集了一陣子,這也是繼318學運的遍地開花、還有反核靜坐之後,第三次具有一點規模的留守,為了保護剩下的樹木不被大巨蛋的工程強硬拔除與破壞。而這還是在台北市政府的默許下,遠雄的工程團隊趁著深夜進行的勾當。
我站在眼前將台北大巨蛋改成「台北大混蛋」、松山文創園區則成為「松山砍樹園區」的海報文宣之下,拿出平常隨身的相機,記錄我眼前之所見。光復南路上整個大巨蛋預定地所圍起的施工牆,原本貼滿政府及遠雄「掩人耳目」的假意謊言,意圖形塑他們在自身位置上的正面形象,「世界大專運動會在台北」、「環保、科技、遠雄巨蛋」等,不過這些早已被更有創意的街頭藝術所掩蓋。
反諷文宣以及標語狠狠地打臉,多采多姿的護樹標語、塗鴉等佔滿整面施工牆,沿著光復南路走下去,儼然成為一個具有高度創意的街頭展覽。參與策展的不是什麼世界級的建築大師、或是哪裡的首席藝術家,參與策展的是那些留守在現場的人們,用他們的創意表達遠雄對樹木的草率「移植」,還有政府疏於監督的不滿。
我打從心裡被眼前這一幕幕的景像所撼動,沿著整條光復南路的護樹群像,拍照記錄下來,並上傳在我的臉書相簿,命名為「我站在發展的另一邊」。
對我來說,發展並不一定就是進步,而維持原樣更不是退步。現代人普遍陷入了「發展的迷思」,認為發展所帶來的一定是進步,可以振興經濟、增加GDP、提升表面數字的就業率…可我們卻看不到經濟的重點在於「經世濟民」。從服貿、核四、到現在的護樹行動,我們看到這些官僚怠忽職守、商業勾結的手段齷齪。「拚經濟」一詞對人民來說已經不再是萬靈丹,大家所想到的是:「在未來,我們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
那一夜,我深深感受到所謂「隔著一條街,另一個世界」的光景,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之外,還有極大的一群人奮不顧身地站在發展的另一邊,審視其運作的瑕疵。走在光復南路上,我細細思索著《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整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前後呼應著整部電影在二戰背景下的紛亂與黑暗,仍有著溫暖人心的人性光輝:
「仍然有文明的淡淡微光,存在於這個野蠻的屠宰場裡,那就是我們所知的人性。葛斯塔夫先生就是其中之一,這無庸置疑。」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 He was one of them. What more is there to say?"
面對二戰時期國與國邊界,不同政權的強硬盤查,葛斯塔夫先生為保護自己的徒弟「無」挺身而出,電影旁白為葛斯塔夫先生所下的註解。而如謎一般的葛斯塔夫先生到底是誰並不重要,如果你好奇的話,我非常推薦你看看這部電影。
對我來說,葛斯塔夫先生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面對權威的壓迫下,可以為此而感到一點點的不對勁,而非理所當然地當個「順民」,為周遭發生不公不義的事情,能感到些微的疼痛。當世界晦暗不明時所散發出的微弱火光,這些星火進而燎原,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而人又之所以能感受到疼痛,來自那心靈深處潛藏的「人性」所發酵。
Tags: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