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回首不盡的過去、望不穿的孽鏡:給五、六年級生同學會的「孽鏡台」

回首不盡的過去、望不穿的孽鏡:給五、六年級生同學會的「孽鏡台」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有一面可以看到回憶的鏡子,對於最愛懷舊的台灣人來說,可能是高興都來不及的事情了。因為跟現在的水深火熱相比,往日的美好回憶更彌足珍貴。

台灣有一種善書,作者都具有天人感應,能透過次元穿梭跟著濟公活佛等人遊遍天堂地獄,並且拿著天界發的後台通行證,自由參觀各種小地獄的凌遲現場。掌管各種小地獄的小官,也會放下手邊的刑罰,歡迎來自仙界的使者與人間的貴賓,為兩人進行詳細的解說。

各殿的閻羅王遇到濟公活佛與作者,都會變得很客氣,並且口徑一致地奉勸陽間百姓諸善奉行、諸惡莫作。首殿秦廣王有一面鏡子,就像童話「白雪公主」裡的那面魔鏡,而以現在的口語來說,也就是播放VCR的螢幕。亡魂生前的所作所為,在這面螢幕上都無所遁形。

如果有一面可以看到回憶的鏡子,對於最愛懷舊的台灣人來說,可能是高興都來不及的事情了。因為跟現在的水深火熱相比,往日的美好回憶更彌足珍貴。

正因為許多人都在感嘆過去純樸日子不再,於是所謂的「五、六年級生同學會」(1961─1980年出生的世代,現在掌握台灣的大部分社會資源;當他們再一起討論過去美好時光,就像是小學同學會)與「校園民歌」,直到今天還大行其道。每當在電視上看到這些老大不小的「校園歌手」在台上玩嚕啦啦團康遊戲,我的眼球就會不斷地往上翻,露出滿是血絲又泛黃的鞏膜。

每隔幾年,滾石唱片也會亮出各式各樣的庫存情歌,希望大家最好都活在他們宰制的美好時代之下,有如音樂的「觀落陰」。在李宗盛、小蟲等人的情歌旋律之中,你的眼睛被蒙上一塊紅布,有人帶你去看過去的事情,勾起你的回憶,但什麼都不能碰,更不用說帶回家。看《滾石音樂愛情故事》或「校園民歌」演唱會也是一樣,你看得到、聽得到,卻什麼都摸不到。能帶回家的,也只剩下他們發售的精裝版合輯。

過去是美好的,但人總要面對現在,迎接未來,不管眼前的路是好的還是壞的。總之,「五、六年級同學會」與「校園民歌」都已經是過去的產物,每一次提到都像在觀落陰。我並不是要求消滅歷史,我甚至主張妥善保存現存的歷史材料,建立回憶的資料庫。

只是這些「五、六年級同學會」在貧乏的環境、貧乏的想像力與奴性規範社會氣氛下,永遠只有校園民歌與綜藝100。直至今日仍在「回味往日美好時光」,說是逃避也不一定。檯面上的「同學」們,絕大多數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地位,不然連「同學會」甚至是LINE群組都不會參加。

我是電視兒童,從小就對聲音特別敏感。腦神經傳導上的特質,我小時候同時擁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與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腦神經傳導障礙的一種)兩種「天賦」,總是愛衝上教室講台表演,以及滔滔不絕地胡說八道。

妥瑞症的「怪聲」傾向,在我身上往往以廣告歌的形式呈現。一些廣告歌很多人都已經很久沒聽到,但只要一聽到,他們多半不會忘記。另外一些廣告歌則注定被忘記,但是我偏偏記得。父母與學校不知道什麼叫做「特教班」,所以從國小到高中,我都過著不得志的日子,廣告的片段也與童年陰影緊緊相連。

1987到1990年就讀仁愛國中的時候,盧姓導師特地在成績單評語上多加一句「愛出怪聲」,讓我除了三年的藤條外,還讓我受到更多嘲笑。黑暗三年裡,陪伴我的只有廣告、廣告和廣告。

我不只是問題兒童,還是個媽寶。在2015年城市游牧影展上,主辦單位放映林婉玉導演的紀錄片《台北抽搐》之後,我的母親在映後分享會上,拿到無線麥克風便激動地說:我把兒子養成這樣,實在很對不起大家。我的家人有很長的時間不知道怎麼跟我相處,而我又有很長的時間不知如何跟家人相處,兩相矛盾之下,也過了40多年。40多年間,只有怪聲、怪聲和怪聲。

我曾心血來潮地把從小到大記得的廣告歌逐一列表,發現自己記得的廣告歌差不多有300多首。如果要透過身體重現,與其說是「唱」,不如「口技」來得貼切,因為我習慣把廣告歌當成整體的「符號」處理,例如一張相片或一篇文章,「輸出」不是把廣告歌當成「音樂」,反倒是廣告歌詞像髒話一樣脫口而出。

對於廣告歌的作曲家,如:幫老味全寫了很多曲子的陳揚老師、或是寫出「野狼125」、「穩潔亮晶晶」的已故作曲家李泰祥老師,總是顯得不尊敬,但是廣告歌就是市場叫賣的延伸,不唱出來人家不知道你賣的是什麼。廣告歌固然是歌,但重點還是以商品、服務為主。

過去的廣告不一定好,但現在的廣告,在扭曲的長寬比與不知所云的高格調之下,呈現的並不是商品的價值,通常只是廣告主的空虛。

假如有一天我將那些腦內異常放電時一併爆發的廣告歌灌成一張CD,那麼這張CD就像是報紙雜誌的拼貼,沒有固定脈絡,也不會有太多的感情,每一個音軌都卻都承載著小時候被老師打手心、被同學踢褲檔,每天回家前把眼淚擦乾的回憶。所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聽者,聽到的將不是帶你回到最美好過去的「觀落陰」,更是充滿消費符號的「孽鏡台」。

豈止只能看不能碰,向鏡子裡望,也只能看到極力掩飾的過去。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闕士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