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我的東突,你的新疆:維吾爾族與中國民族主義霸權

我的東突,你的新疆:維吾爾族與中國民族主義霸權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些研究者在說明清朝如何征服統治滿洲、蒙古、西藏與新疆的過程,揭露了這些地區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最多就是清朝的時候才成為王朝的一部份。

文:林文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一、新清史與中國民族主義霸權反思

寫下這樣的一篇短文,而且是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主題,可以說有一些生命的偶然,但身為臺灣人對中國民族主義霸權難以視而不見,因此關心這個問題似乎也有一點必然。2008年間我得到一個獎助,到美國加州大學一個分校歷史系作一年的博士後研究,主題是以清代臺灣經濟史為例來檢討當時以至現在知名的清代新經濟史觀──加州學派學者Kenneth Pomeranz(彭慕蘭)的大分流論。[1]

因為這個機緣,我有機會閱讀到與加州學派有些關聯的新清史名家Peter C. Perd(濮德培)的名著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這本書描繪了滿清如何征服中亞,並在1755年平定準噶爾後,將新疆(西域的一部份)納入清朝版圖的歷史過程。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有兩個原因,首先,當時有朋友告訴我Perdue教授因為與十幾位學者合作書寫了一本有關新疆歷史的專書,發表不同於官方說法有關新疆之學術觀點,碰觸到中國政府的學術禁忌(另兩個禁忌是西藏與臺灣問題),而被中國政府拒發簽證禁止入境。這個事件還引發美國學術界的熱烈討論,他們擔心這一做法將造成國外漢學研究者為了避免無法進入研究田野地中國蒐集資料與進行研究,而被迫在研究寫作上自我審查以避免觸怒中國政府。[2] 我自己因為從事臺灣史的研究,熟悉中國官方對於臺灣史的教條史觀,因此不免對這本書更有興趣。

另一方面,讀了書我更清楚了解到,為什麼Perdue教授或新清史的部分研究觀點會令中國官方感到不快。原來新清史研究有兩個說法,對中國政府目前有關新疆、西藏主權的民族主義主張提出了嚴重的挑戰,一方面,這些研究反對過去中國民族主義史觀下的史學者,把清朝等同於明朝這個漢人王朝的純粹承繼者,或者把清朝當作一個純粹漢化的王朝。

他們主張,清朝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土面積超過明朝一倍的東亞大帝國,正是因為他們雖然在統治中原漢人地區之時大量承繼明代的體制,但另一方面,他們對於東北、蒙古、西藏與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征服與統治技術,顯現的是對於過去金與元朝等其他少數民族王朝傳統的繼承。而且清朝的很多統治手法,事實上是可以與同時期的俄羅斯帝國或者法蘭西帝國相類比的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

另一方面,這些研究者在說明清朝如何征服統治滿洲、蒙古、西藏與新疆的過程,揭露了這些地區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最多就是清朝的時候才成為王朝的一部份。另一方面,清王朝與明王朝並不是單純承繼的關係,不應隨意就把清朝當作中國,或者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當然繼承清朝對於邊疆地區的統治權。

因為他們注意到滿清王朝作為一個多民族帝國,對於漢、蒙、回、藏族的統治態度係作為各族共主並分而治之,且除了保持滿族獨自認同避免完全漢化外,滿清皇帝也刻意避免其他幾個民族間的互動與漢化。再則,在有關族群與民族主義演變的討論中,也有新清史學者討論到清朝結束後到二次大戰結束前後,滿蒙回藏族等邊疆地區各自與中央政權分分合合的關係,或者討論到辛亥革命前後許多中國革命黨人如章太炎等人曾主張讓西藏、新疆與蒙古獨立的歷史。[3]

二、維吾爾人的歷史:東突厥斯坦與伊斯蘭信仰

說了這麼多,該進到正題:談談「新疆」或者說「東突厥斯坦」(「東土耳其」East Turkestan),以及維吾爾族與中國民族主義的歷史情仇。[4] 新疆全稱「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正好位在亞洲的中心。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大。人口(2010年)約共2131萬人,其中維吾爾族人口佔43%約1006萬人,其次是數十年來方大量移入的漢族41%,其餘是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等10餘個少數民族。[5]

中亞地圖
中亞地圖

近年新疆地區屢屢因嚴重動亂而佔據國際新聞版面,每次事件發生,中國政府就會指控是維吾爾族人受到東突厥斯坦獨立主義運動者或者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份子煽動而引發的恐怖事件。因此要了解新疆的歷史,首先就須要了解新疆的維吾爾族人,認識他們是怎麼接受伊斯蘭信仰?還有為何會有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

新疆,因位於巴爾喀什湖—帕米爾高原一線以東的中亞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東突厥斯坦。新疆現存最早的原住民族是維吾爾族,人種和語言上屬於突厥語族的一支。根據歷史民族學的研究,突厥語族約六世紀興起於阿爾泰山,可能帶有匈奴的血統,突厥語族現在是中亞與西亞各國的主體民族之一,如土耳其、亞塞拜然、烏茲別克、哈薩克、土庫曼、吉爾吉斯等國,俄羅斯與伊朗也各有大量突厥語族的人口。這些人口現在很多都信奉伊斯蘭教。[6]

維吾爾族最初的立國,是唐朝時興起的回鶻汗國(744-846),曾助大唐帝國帝國平定安史之亂。回鶻汗國滅亡後,族人分向南與西方移動,向西方移動中有一支可能建立了黠戛斯汗國,當時來自西亞的伊斯蘭教可能最早經由黠戛斯汗國逐漸往中亞擴散。新疆地區原為佛教信仰,十到十五世紀期間新疆與其他中亞地區逐漸完成伊斯蘭教化,伊斯蘭教逐漸成為紐帶統合了這個地區,中亞地區的突厥人群與伊斯蘭宗教文化樣貌就此成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