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契爾夫人過世一週年:毀譽參半的鐵娘子

柴契爾夫人過世一週年:毀譽參半的鐵娘子
Photo Credit: Herry Lawford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者:Val Tseng

2013年4月8日,柴契爾夫人與世長辭,無論喜好與否,她的政策主張與行事作風至今仍影響著英國政壇,她的理念被人們歸納並稱之為柴契爾主義(Thatcherism),一名女子到底有何能耐主導這個世界強國11年?

1925年10月13日,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Margaret Hilda Roberts)出生於英國英格蘭東部林肯郡的一個小鎮格蘭瑟姆(Grantham)。她出身並不顯赫,其家庭甚至算不上所謂的中產階級,她的父親只是一個普通的雜貨店老闆,但她卻在日後成為英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首相。她就是被人們稱之為「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

柴契爾夫人從小受其父親的影響頗多,她的父親艾弗瑞.羅伯茨(Alfred Roberts)雖然教育程度不高,但十分熱衷於學習,而且對公眾事務有相當的熱忱;除此之外,他還是極為虔誠的衛理宗教徒。或許是因自己未能接受完整教育而感到遺憾,羅伯茨先生對於女兒的學業非常重視,而且對女兒升學一事表現出不遺餘力的鼓勵與支持。

在那個年代,女性要進大學是很困難的,尤其是英國最頂尖的牛津和劍橋大學;然而柴契爾夫人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聰明才智與堅定意志,品學兼優的她於1943年順利考取牛津大學桑莫維爾學院(Somerville College),主修化學。

在大學期間,柴契爾夫人加入了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並於1946年成為該協會主席。1951年,柴契爾夫人與商人丹尼斯.柴契爾(Denis Thatcher)結婚,並於兩年後生下一對龍鳳胎。柴契爾先生雖然對政治不感興趣,但對妻子的志業卻是無條件支持。

第一位英國女首相誕生

1958年,33歲的柴契爾夫人以其律師出身的經歷獲選為芬奇利選區(Finchley)的保守黨議員候選人,並於隔年成功當選,正式展開她的從政生涯。她在其議員任內的突出表現不僅讓她迅速獲得各界注目,還使她在1961年被任命為退休金與國民保險部(Ministry of Pensions and National Insurance)的政務次官(Parliamentary Undersecretary),直到1964年保守黨敗選。

d3dcb33d6da4f7a53ed6f9c325088c5b_thumb

1983年,柴契爾為英國首相選舉在倫敦敦芬奇路造勢。(Photo Credit:達志)

1970年以希思(Edward Heath)為首的保守黨在大選中勝出後,柴契爾夫人入閣成為教育與科學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Education and Science);1974年保守黨再度敗選,希思的黨魁地位岌岌可危,柴契爾夫人遂出馬競選並成功當選為保守黨黨魁。

1976年柴契爾夫人在一次公開演說中對當時的蘇聯進行極為嚴苛的批評,使蘇聯的官方媒體因此反擊稱她是「鐵娘子」(Iron Lady);這個稱呼不僅沒有讓柴契爾夫人感到不滿,還意外成為日後人們對她的暱稱。1979年工黨政府因不信任動議案通過而被解散,同年舉行大選,保守黨大獲全勝,黨魁柴契爾夫人正式成為第一位英國女首相,轟動世界政壇。

翻轉中的英國

柴契爾夫人與其內閣上台的當下其實是被人民寄予厚望的。彼時英國正因前工黨政府為扭轉國內工業衰退、通貨膨脹與失業嚴重等問題而採取的限制工資增加而烏煙瘴氣,人民為此怨聲載道、罷工連連;而柴契爾夫人甫上台的第一項舉措就是推行嚴格控制貨幣供應的貨幣主義政策以控制通貨膨脹,並放棄英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採用、主張政府干預國家經濟活動的凱因斯主義(Keynesian economics)。

69d9f1144b24c78e5f8862dc25c0d2d3_thumb

柴契爾夫人於1995年於聖喬治教堂參與皇家嘉德勳章(Royal Garter)受頒典禮。(Photo Credit:達志)

另外,柴契爾夫人面臨的還有北愛爾蘭問題。愛爾蘭共和國雖在1949年正式建立並脫離英聯邦(British Commonwealth),卻留下嚴重的民族問題;1981年,一批因暴力行動而被逮捕入獄的北愛爾蘭人宣布絕食以爭取政治犯待遇,柴契爾夫人則是一口回絕此要求。

這兩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決定在當時可說是造成不下於女首相上台時的輿論與轟動,原因很簡單:柴契爾夫人的經濟政策不但沒有改善英國經濟,反而使英國陷入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國內通貨膨脹率與失業人口數都達到數十年來的最高峰;而另一方面,被柴契爾夫人拒絕政治犯待遇要求的北愛爾蘭人則是相繼在獄中活生生絕食而亡,讓重視人道與自由的歐美國際社會一片譁然,抗議示威活動在各地接連爆發。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嚴厲抨擊與強大壓力,柴契爾夫人始終展現她過人的堅強意志,貫徹始終絕不妥協。這種強硬態度幾乎貫穿了柴契爾夫人的首相生涯,一如她在1980年面對外界紛紛揣測她是否會因經濟政策失敗而做出轉彎調整的回應:「你想轉你就轉吧,但女士我是絕不會轉的。(You turn if you want to. 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

從1979年到1982年初,英國國內經濟問題與北愛爾蘭問題讓柴契爾夫人的支持度一度跌落谷底;但緊接著在1982年4月就爆發了福克蘭群島戰爭(Falklands War)。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位於阿根廷東南外海,島上居民大多是英國人後裔,英國與阿根廷為其歸屬問題數百年來爭執不下,熟料在1982年4月初阿根廷軍方竟不顧一切進佔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