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二)︰一封改變後世的戰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奈認為,是時候讓藝術為現實說話,是時候要面對那個偽善、醜陋的自我。馬奈的膽色激起無數的批判,卻為印象派及後世現代主義帶來重要的信息。
上回提到,以馬奈(Édouard Manet)為首的一批藝術家,作品一一被沙龍委員會打回頭。最終這些年輕人決定放棄沙龍,毅然組織小眾藝術展。
這些作品,究竟問題出在哪?何以後世對其千古傳頌,在當代卻又受盡排擠與譏笑?這一切,讓我們由馬奈的《草原上的午餐》(Luncheon on the Grass)說起。
嚴格來說,這畫作與我們所理解的「印象派」畫風有點出入,加上馬奈從來沒有參與印象派的小眾藝術展覽,相比起其它印象派的核心成員如莫內(Claude Monet)、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竇家(Edgar Degas)等,馬奈不論在風格或背景都與他們有點距離。然而,馬奈向來受這批年輕藝術家所敬重,加上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對往後的印象派影響深遠,歷史上一般都將馬奈歸類為印象派畫家之一。
可以裸體 不能露體
《草原上的午餐》在1863年被沙龍評審委員會狠狠拒絕,繼而被送到同年的「被拒絕參展的沙龍」展出。這幅畫的問題,在於對裸體畫的描繪。
「裸體」(nudity)與「露體」(naked)不同。露體,意即沒有穿衣,當中不需要美態,是現實、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裸體,是漂亮、完美的軀體。
自文藝復興到今天所談及的19世紀,裸體在藝術上是不可或缺的課題。世人一直認為,完美裸體的描繪是對人類探索的完美境界,它的價值能超越時間的限制,是永恆的象徵。故此,多個世紀以來,裸體一直有唯美的標準,而19世紀的學院派的裸體,題材以希臘神話為主,技巧則以文藝復興的唯美風格為依歸。
這種軀體有數個特點:皮膚的質感必定是光滑柔軟、明暗對比自然細膩、色澤柔和、身體曲線玲瓏,整體感覺典雅優美。至於背景──通常是一個不知名的美景,因為這幅畫要帶出一個最重要的信息:她是神,不是人!她身處的要不是與神話內容有關的戶外風景,就是一個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這個裸體當然要是神了,否則豈不成為色情?既然她是神,那就可以合理地解釋為什麼她沒有穿衣,為什麼她的軀體可以如此超現實地完美,當然亦解釋了為什麼赤裸的身體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這個有關維納斯的概念在藝術世界十分普遍,即使是提香(Titian)的《維納斯》(Venus of Urbino),明顯將維納斯放在一個現實世界,那也是因為這是一幅私人訂制的作品。

這種思想在18、19世紀的法國盛行。以下是學院派在沙龍出展的典型裸體作品:



以上三幅維納斯("Three Venuses")一同在1863年的沙龍展出,而《草原上的午餐》則於同年被送到「被拒絕參展的沙龍」展出。這三幅維納斯中尤以Cabanel的《維納斯之誕生》(The Birth of Venus)最深得愛慕,不但拿破崙三世馬上看中並納入私人珍藏,Cabanel更為所有愛慕者製作了無數複製!
至於馬奈,他那頓可憐的午餐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維納斯可以裸體 現代女人不能
《維納斯之誕生》的可愛之處在哪?除了她的裸體由腳指頭到髮根都漂亮得無懈可擊,維納斯故意展示身體的挑逗和忸怩、睡眼惺忪的神情更可滿足觀眾的種種遐想……然而這是犯禁嗎?不,她的身份本身已為她冠上與世隔絕、可望而不可即的標記。她是藝術品,不是色情。一切的遐想,盡可在畫前貪婪任意地馳騁。
反觀馬奈的作品,那位女士的裸體,不,是露體,完全沒有美感可言:那小肚腩、輕微的駝背、頸尾的脂肪、微黑的腳板、失去蹤影的手臂,還有那突兀的姿態和神情!

然而更大的問題是,為什麼平白無端會有個現代女人與兩個穿著當代服飾的男士在一同野餐?而這名女子甚至是有名有姓:她是馬奈最喜歡的模特兒Victorine Meurent。這位女士身旁更有一堆當代服飾,仿佛要再三提醒觀眾勿忘她是個現代法國人。
馬奈的參考對象
要認識馬奈這幅作品背後的深意,首先要知道他取材自何處。姿態方面,他取材自14世紀著名的雕刻印刷品Judgment of Paris。


內容方面,他則取材自義大利文藝復興提香有名的《田園合奏》(Pastoral Concert),此畫的主角正是兩名身穿當代服飾的男子與兩名裸體女子在田園上休憩。馬奈曾與朋友說過,他一直希望把這幅大作加以改造,讓它成為一幅具時代意義的作品。

然而,這幅文藝復興作品又為何得以千古傳頌,世人又何以能接受一個凡人赤身露體地在田園嬉戲?由於這幅作品對大自然和人的描繪自然細膩,畫家用上當代的內容,而非希臘神話的角色,它在19世紀的法國被認為是一幅自然主義的作品。當時的法國對這幅畫甚有不滿,因為畫家不知何故竟然犧牲了應有的decency of art。不過既然這幅畫對裸體有著完美的表述,當代法國也就接受了這幅古怪的作品。
至於19世紀以後,後世有一論說,認為這兩個女子其實是畫中兩名男子的幻想;亦有人說,這幅作品是要描繪Arcadia的境界。Arcadia是一個不存在、反文明發展、質樸無華的完美田園世界。畫中的背景有人在牧羊,而畫中人亦正用音樂溝通,氣氛寧靜神秘,色調柔和,再配合完美裸體的表達,這個不存在的世界合理解釋了這個突兀的畫面。
藝術要展示現實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