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盟目標︰2020年所有研究可讓公眾免費閱讀 促進知識傳播交流

 歐盟目標︰2020年所有研究可讓公眾免費閱讀 促進知識傳播交流
Image Credit: SPARCvideo, CC B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上星期歐盟競爭力委員會通過訂立目標,在2020年前,所有成員國內由公帑資助的研究,均會以「開放獲取」模式出版,促進知識傳播及交流。

荷蘭在今年上半年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國,早已表明任其內其中一項政策重點,是推動期刊論文以「開放獲取」(open access)模式發佈,讓任何人也能夠免費讀取,促進學術發展。

競爭力委員會通過 2020年論文可免費閱讀

早前由荷蘭政府舉辦的開放科學會議中,來自歐洲的代表商討如何推動增加開放獲取論文。會後的《阿姆斯特丹行動呼籲》訂下目標,希望爭取歐盟在2020年前,成員國內的科學論文預設以開放獲取模式出版。

在剛過去的星期四、五,歐盟競爭力委員會(Competitiveness Council)完成了在布魯塞爾的會議,會上通過了上述目標。

屆時所有成員國中,以公帑資助的研究結果,均會以開放獲取模式發表。公眾可以免費閱讀論文,也可以任意使用研究數據。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認為,這項決定是「轉型至開放式科學系統的主要推動力」。

荷蘭教育、文化及科學部部長Sander Dekker發聲明指,研究及創新科技創造經濟增長、更多工作及為社會挑戰提供解決辦法。要令歐洲更加強大,必須吸引到研究人員和初創企業到歐洲落腳,以及其他公司在歐洲投資,而這需要知識能免費傳播。他認為,談論開放獲取的時間已經過去,既然已達成協議,現在是時候落實目標。

勢影響現有學術出版模式

這將會影響現時大部份學術期刊的出版模式——讀者必須付費方可閱讀,論文作者打算公開研究成果也受若干條款限制。目前的情況是,除非作者投稿到開放獲取的期刊,或以此模式刊登——往往需要額外支付出版費——否則的話往往只有在已訂閱相關期刊的大學內,才能夠讀到論文。

學術界對這種出版模式早已感到不滿,認為學者、大學多數受公帑資助,其研究成果應該屬於公眾。他們撰寫、審閱論文時,鮮有從學術出版商收取費用,其勞動不應被出版商用作牟取暴利。

open access 3
Image Credit: SPARCvideo, CC BY

開放獲取的出版模式,至今已存在超過15年。雖然越來越多人支持,但發展仍然緩慢,不少頂級期刊仍採用傳統的封閉模式。今次歐盟的決定,將有助推動其發展。

或難以在4年內達成目標

然而在4年之內把所有論文以開放獲取模式出版,這個目標似乎非常困難。即使時極力推動開放獲取出版的荷蘭,2014年訂立的目標是在2024年才全面轉向開放獲取。

開放獲取的長期支持者、魁北克大學的認知科學家Stevan Harnad認為,這項目標並非遙不可及。他認為歐盟只需要求各個科學機構把其研究論文放上網絡論文庫,讓公眾閱讀,就可以在2020年前達成目標。

這種出版方式,稱為「綠色開放獲取」,而荷蘭政府希望推動的是「金色開放獲取」——作者在開放獲取期刊發表論文。

細節有待釐清

競爭力委員會則未有表明支持哪一項模式,只要求「禁運期」越短越好。現時有部份封閉式期刊,容許作者在刊出論文後,隔一段時間(例如半年或一年)再自行把文章免費公開,這間距稱作「禁運期」。

委員會未有表明「禁運期」長度限制,但開放獲取的重點應在於即時可讓公眾免費閱讀。Harnad則認為一旦期刊接納刊登論文,便應該發表在網上的論文庫。

競爭力委員會的發言人亦承認,2020年這個目標「不是容易完成的任務」,但強調此項決定的重要。他表示︰「這並非法例,但是28個政府的政治取向。重要之處在於他們取得共識。」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