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容:十字路口的巴西——美國「後花園」一片泥淖

張翠容:十字路口的巴西——美國「後花園」一片泥淖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巴西與其他資源國家一樣,面臨經濟結構轉型。本已開始著手改善基礎設施,推動工業發展,無奈受內外政治壓力,舉步為艱。難道這就是拉美的命運?

敵人之間從來都是趁你病,取你命,意當你處於困難時,便會借機把你拉下馬。美國在巴西總統羅塞夫受彈劾前夕,接見了巴西反對派代表,其意圖明顯不過。

最近有前美國中情局特工李卡德(Donald Rickard)爆料,指他在上世紀60年代擔任美國駐南非德班副領事時,他有一次向南非白人獨裁政府洩露曼德拉行蹤,導致曼德拉被捕入獄27年。李卡德表示他此舉理由,是他懷疑曼德拉是為蘇聯工作的共產黨人員。

START OF TREASON TRIALS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事實上,曼德拉不是蘇聯間諜,也不是共產黨,他只是爭取黑人人權兼有左翼思想的鬥士。但,對美國而言,左翼即等於社會主義者,這便會對美國資本主義霸權構成威脅,這種冷戰的思維到現在仍陰魂不散。

因此,由羅塞夫領導的工人黨,怎會不是美國的眼中釘?!巴西軍人政府在1964年起至80年代中執政期間,受美國金援與軍援,美國對巴西軍政府殘酷打壓異己,保持沈默;當時盧拉、羅塞夫便是其中的異見者,曾被抓入獄兼遭長時間虐待。

由於這段舊恨再加不同意識形態,工人黨上台後,美巴關係一直不大好,更何況從盧拉到羅塞夫,他們都一直倡議「南南合作」,再加上年前爆出美國國安局(NSA)監視羅塞夫個人通訊後,美巴關係即走下坡。

工人黨政府其實過去與美國外交不無背道而馳,例如盧拉在位時早向伊朗釋出善意、羅塞夫批評美國攻打利比亞、譴責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等。在貿易上,美巴更不時發生爭端。

好了,巴西近年受資源商品價格暴跌衝擊,經濟奇跡不再,人民希望幻滅,生活再陷水深火熱狀態,這不正是推翻工人黨的最好時機?巴西與其他資源國家一樣,面臨經濟結構轉型。本已開始著手改善基礎設施,推動工業發展,無奈受內外政治壓力,舉步為艱。難道這就是拉美的命運?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