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常見疑問之這年頭還可能白手起家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Joe Chang
前兩週寫過一篇關於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甚麼的文章(除非你很確定,不然不要念太多:找到自己要甚麼的五個步驟),還滿多人在下面回響的。 甚至上禮拜我們在誠品台大店辦簽書會,也有一個正在當國防役的年輕男生來問我問題,談的也是不知道該如何找到自己方向的疑問。
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其實是進入已開發國家的常見問題。
以我們父母那一代人為例,當時整體社會在建設的初期,加上高階人力不足,所以他們最普遍的路,就是他們常教我們的:「好好讀書進個大企業」。 因高階人力真的匱乏,進大公司後只要你不犯錯、好好做,最後總能有不錯的回報。 20歲的年輕菜鳥做到60歲的高階主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可惜,當經濟發展走到高峰期後,要想進入大公司慢慢熬到退休並爬上高位,反而變得非常困難。 這條原本的高速公路,已經變成一個塞滿汽車卻又面臨地層下陷的巨大停車場。 除非你已經接近閘道了,不然就得有更高超的能力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到最後。
這也是為何年輕人普遍惶恐不安的緣故 – 既有的道路看起來已經沒有未來。
那麼、既然既有的路都走不通了,那就自己開路前進吧。
可是很多人又會酸酸地說:「這時代怎麼可能還有人白手起家? 我們又沒錢,國家也不補助,機會早被那些大公司壟斷了,我們怎麼可能跟他們競爭?」
當然,如果心裡想的是要建立另一個台積電或是鴻海,這點我得承認我們這代人是不太容易再白手創造一個新的製造業帝國。 可是毫無出路? 這我覺得又太悲觀了。會覺得未來沒機會的,只是因為你一心想走在「健康步道」上。 健康步道每天人來人往,當然不會有黃金可檢。 可是如果願意稍微偏離一下「正道」,走上罕無人至的小徑,其實機會絕對是有的。
像我最近買了一本《大人的科學》迷你電子積木的中文版。 雜誌中有一個篇幅在講電子積木的演進史。 根據雜誌的內容來看,這東西最早的原型是在1964年由一個發明家叫做野尻孝所發明的。

1964年離至今快50年前了,所以未必人人對那時代都有概念。 當時是東京第一次承辦奧運的時期。 因為這場盛事,電視機逐漸在日本普及。電冰箱、洗衣機這類現在稱為白色家電的商品,也才開始登入一般人的家庭。
若對年輕朋友來說很難想像的話,可以看看這數據:SONY的第一台電晶體收音機也只是1955年才開始面世(比電子積木早9年),在此之前SONY這間公司根本還無人知曉。 換言之,1964年可說是一個電晶體帶來電子革命的全盛時代。
野尻孝某一天就在想,如果我能弄一個商品,讓電晶體組成電路迴圈的實驗能很簡單的像拼積木一樣達成,那一來可以方便小朋友學習電學知識,另一方面也或許這可以變成一個新的事業。所以他經歷了幾次嘗試後發明了這玩意,並在1965年申請了專利,然後成立了一間名為【電子積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來做商業推廣。
照雜誌來看,野尻孝的公司也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也經過很多掙扎。 但最少從1965年到1980年間,他出了很多不同的版本,貴的一套要賣到將近一萬日圓,也成為那年代小孩子的高檔玩具。 這風潮一直維持到1980年代中期,等電視遊樂器產生,才慢慢淡出市場。
這其實就是一個走入沒有前人涉足小徑的好案例。
任何時代,都有在成熟領域成為霸主的大公司,比方說在電子積木的那個年代,日本的大企業最上的了檯面的或許是三菱集團。三菱集團最早是由岩崎彌太郎在1873年(明治6年)成立的。 1873年是日本明治維新的前後,彌太郎因為在維新政府之間的人脈很好,所以三菱得到非常多的資源,而後又因為政商關係良好,所以越來越茁壯。進入20世紀後,可說是重工業的霸主。 除了有重工、有海運、有炭業、有銀行、有造船、有化學、甚至二次大戰日本知名的零式戰鬥機也出自於他們。
到1960年代時,當時的年輕人可能也在想「除非再來一次明治維新,不然誰還打得過三菱? 沒有政商關係,我們年輕人應該永遠也別想在日本經營企業」。對,三菱的地位或許已經無法撼動,也確實不可能有年輕人靠自己再建立一個「重工」帝國。可是創業並不是在學校考試,並不是你打垮對手才能存活。只要別人沒做過的東西你願意去做,都有可能在創業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這當然有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野尻孝在電晶體時代做了創新的生意。 事實上,今日的家電霸主SONY,也是1955年靠著電晶體收音機而逐步成就了今天的霸業。
這類的例子其實還很多。 1990年前後,當家電霸主開始林立並不可動搖時,又有小夥子從車庫中開發出如Mac以及Windows之類的產品。十數年後,他們也又成為新領域的霸主。等到Windows成為一方霸主,一般人很難撼動PC上作業系統市場時,又有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賴利佩吉(Larry Page)這類人靠著網路與社群建立新的產業以及新的影響力。換言之,每個時代總有前一個時代的霸主,你要在成熟的環境中挑戰他們,確實有難度,可是不表示別的地方就再也沒機會了。
事實上,每個時代的成功族群,總是那些想辦法找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過往成功的道路,也常會隨著時間演進而越來越崎嶇難行(鐵路汽車興起後誰還騎馬)。 Bryan在騎虎難下的六七年級(一):談困境背後的原因這篇文章,寫過加州掏金熱的故事,成功靠挖金致富的,都是最早在一片荒蕪時隻身前往的冒險者。等到一堆人從金礦致富,鐵路與市集已經成形時,後來者已經難以找到真正的黃金。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