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香港奮鬥的法國人:事先證明一件事可行與否,不如為夢想多做點嘗試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香港奮鬥四年的Matthieu說,比起在地人,他對香港有更正面的想法。但可惜的是,香港人追求夢想前總是會因龐大的社會壓力而卻步。
五月份剛過去,
Matthieu是在法國土生土長,
當我問Matthieu為什麼他當初想搬到香港時,
在香港居住的人想法開放和願意提供幫助。如果你肯努力工作,
你會找到願意幫助你或者向你指向正確方向或對你有幫助的人。
更有趣的是,
而當我讀到成功人士的傳記時, 發現當中很多人都有至少兩年的艱難經歷。這讓我意識到, 我不能假設任何事情都是按著我的想法來運作, 我自己也需要這樣艱苦的經歷 。
Matthieu覺得,
由於Matthieu是個外國人,
他說,但另一方面,一些客人更喜歡由他來服務。
工作中我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我的同事們都對我很好。 這兩年完全改變了我看世界的角度,當你面對客戶的抱怨, 看到潛在大客戶離開你,這會讓你成長起來 。這些經驗亦幫助我變得更成熟。例如,我在Startup Weekend會遇到很多較情緒化的人, 現在的我能够幫助他們冷靜下來,帶領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與此同時,Matthieu開始參與香港的創業活動,
Matthieu表示,過去大多數的參與者都是外國人。以前,75-80%
他也說,以前大家覺得這是一項很新活動,
Matthieu也很少看到年輕的本地畢業生在大學畢業後便開始
香港創業環境的優勢:手續簡單、容易找客戶
Matthieu覺得對有抱負和創業想法的香港人來說,
他說,在香港設立公司的手續要比在法國的簡單很多。
Matthieu所提到關於香港的事和我與其他香港人的討論內容
在香港,如果你來自一個保守的家庭,
假設你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專業的舞蹈員,你可能會面對父母的反對, 也會受到社會的壓力。你在香港要做一件事前, 很多時候你需要先證明這是可行的。 但是證明一件事可行是一件很難的事。 如果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你,你會失敗的話, 你很難去追求夢想。
之後,我們還討論了為什麼法國人會喜歡住在香港。
當我問Matthieu他是否願意長期留在香港,
他說四年前,香港的機會吸引了他。有些人會說是生活的便利、

在國外生活幾年,可以與自己的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不過,Matthieu也指出,可能因為一些個人原因(例如他的女友不想繼續在香港生活)而搬離香港。
在香港居住的4年期間,
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嘗試在國外生活幾年,因為這是認識自己和了解人生目標的最好方法,
在外國生活也會讓你可以從正面的角度去了解你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 。每當我的朋友們告訴我,他們打算移居國外,我總是會說「去吧,去你想去的地方」 。也許你之後會喜歡或者不喜歡新的地方, 但這些經驗會對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
為自己的夢想,多做點嘗試
最後Matthieu結語以一句話來表示:「為你的夢想而活,活出真我的生活」。他認為在當今的社會中,這句話執行起來可能不是那麼簡單,但一旦試過追求夢想,會讓自己變得更好。
永遠不要給自己太多藉口,我就是這樣告訴我在Startup Weekend遇到的人。
他們可能已經有一個創業想法好幾個月了, 但從來沒有付出足夠的精力去嘗試。讓我們今天就為夢想努力吧!
Matthieu表現出非常積極的生活態度,
本文獲去或留 Move or Stay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5:疫情、天災、戰火引爆全球緊急特況,兒童救援行動迫在眉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5關注世界各地發生的緊急特況:有經歷多重災禍、面臨人道危機的阿富汗,也關注因新冠疫情而陷入困難的臺灣弱勢家庭,帶大家共同了解兒童脆弱性與救援行動的必要性。
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的直播節目《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第五集,以實體活動形式於7月26日下午在台北文創大樓舉行。本集內容帶領觀眾一窺國內外「緊急特況」的現在進行式,搶救面臨天災、內戰、乾旱、飢荒、意外等的家庭與兒童。無論是在阿富汗、還是孕育你我生長的臺灣,世界展望會都以實際行動協助兒童的生命再次豐盛,也邀請各界攜手同行,伸手救援所有需要協助的人們。
「許多兒童都在苦苦掙扎求生存,他們也在失去機會。」
──阿富汗世界展望會會長 阿孫莎.查理絲
戰爭、氣候、地震引爆人道危機,阿富汗救援行動刻不容緩
今年6月22日,阿富汗經歷當地20年來最嚴重的強震,高達規模6.1的震度造成無數民宅倒塌、上千人死亡,許多民眾因此流離失所。過去《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也曾提到,阿富汗本已存在武裝衝突與乾旱成災所造成的人道危機,如今這般大規模的震災更是讓國內民生情況雪上加霜。根據日經亞洲估計,阿富汗約有全國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人正在挨餓,飢餓人口數字高達2280萬。

除了飢餓,阿富汗2021年8月政權轉移後,隨後的經濟崩潰造成50萬個工作機會消失,也衍生更多危機,不只將近一半的阿富汗人缺乏糧食、健康設施、安全飲用水等基礎生活物資,也失去受教育的權利與工作機會,而政府當局對女性的諸多限制,更使無數女孩落入失學或童婚的危機。這不但重創阿富汗的經濟,更影響到數萬家庭生計,許多兒童也失去擁抱希望與夢想的機會。
在阿富汗的事工現場,疫情、通膨、政權更迭、武裝衝突……種種原因都讓脆弱家庭的情況更加危急,日漸艱難的生活讓越來越多過度消瘦、營養不良的孩童被送到救護機構。聯合國統計報告也指出,今年有超過100萬名阿富汗兒童面臨嚴重營養不良,幾乎是2018年的兩倍,甚至因為營養不良或健康設施的缺乏,在2022年一月造成13700名嬰兒夭折、27名孕婦死亡。接連不斷的天災人禍讓阿富汗的人道危機逐漸失控,迫切需要你我的援助。
緊急特況不只影響當下,更可能成為一生的遺憾

無論天災還是人禍,只要孩子受到疫情、天災、武裝衝突或氣候變遷等的影響而急需救援,就是世界展望會致力搶救的「緊急特況」。緊急特況之所以緊急,不只是災難本身帶來的苦難令人不忍,更因為兒童尚未發展健全的身心往往難以承受。我們可以量化因飢餓、天災、戰爭而受災的兒童人數,但貧困受迫造成孩子心靈世界崩塌的傷害,是永遠無法被度量與彌補的。
根據兒童發展研究協會(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的調查,單是因為洪水、颶風、乾旱、熱浪等自然災害而受苦的兒童,每年就高達1.75億,聯合國難民署近期統計也指出,全球因戰亂、天災流離失所人口,已達歷史新高的1億人。我們應該都同意,無論外在環境變化多麼劇烈,每個孩子都有免於恐懼、安穩成長的權利,或許生活安穩的我們很難體會統計數字之下代表的苦難,但它提醒我們更應該主動了解、伸出援手。

面對阿富汗多種因素構成的緊急特況,世界展望會除了發揮深耕阿富汗20多年的事工影響力,與聯合國糧食署合作從事緊急物資救援,也設立長期陪伴機構「街童中心」,為孩子們保留一片純真天地,可以盡情遊戲、學習,獲得心理及情緒上的支持。儘管離開後仍要面對殘酷的現實,但街童中心讓他們至少還能擁抱希望與夢想。


撐起孩子的未來:搶救疫情之下陷入生活危機的弱勢家庭
除了阿富汗,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造成國際原物料及糧食供應的緊縮,經濟、社會的劇烈衝擊是全球性的。回首觀察臺灣幾年間通貨膨脹的變化,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臺灣近三個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通膨率)已經超過3%,也讓弱勢家庭收入銳減、甚至發生斷炊的危機,這不只是多年來最糟糕的狀況,國內尋求家庭急難救助的需求也相較過去增加五倍之多,有約3200戶台灣世界展望會服務的特況家庭面臨物資、經濟等面向的迫切需求。
像是在台灣東部部落小鎮的小謙一家人,從父親阿宏五年前經歷職災,失去工作搬回部落後,就成為了世界展望會關心的特況家庭。當時為了「把孩子們帶大」的這個目標,爸爸阿宏依靠僅存的一隻手,在世界展望會的協助下搭建雞舍,依靠賣雞蛋、為觀光農場等店家代養雛雞的生意支撐著一家七口的生計來源。不過新冠疫情期間,因應部落自主防疫減少人流,代養雛雞的訂單銳減,再加上到外地送貨的染疫風險,讓小謙家一度陷入經濟困境。
面對這些因職災、疫情而生活困頓的弱勢家庭,世界展望會在第一時間張開雙臂提供扶助,撐起這些特況需求,不但安排社工員週期性的訪視給予關懷,評估特況家庭需求以提供相對應的物資扶助,例如白米、助學金等;也協助安排課後照顧、營養補充等社會資源連結,並協助阿宏修建雞舍、增進養殖技術。小謙也在世界展望會的陪伴之下日益茁壯,這讓阿宏找到迎向未來的希望,在某一次拜訪時,阿宏笑著對社工說:「全家人一起平安生活,又有展望會和許多人關心我們,就是福氣。」
讓孩子再次盼望明天,擁抱夢想
如今,全球已經漸漸走出新冠疫情的陰霾,變動之中蘊藏的是重新開始的機會,無論是後疫情的新生活模式、還是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人們都在找尋更加美好的明天。相較於衝突不斷的阿富汗或其他國家,社會相對穩定的我們更是幸運,許多國內的特況家庭也在世界展望會的陪伴之下日益茁壯,全家人攜手相伴一步步落實對美好未來的想像。無論是千里之外還是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孩子,都應當擁有成長、盼望未來,以及發展自己夢想的機會,這是世界展望會致力事工服務的初衷,也是希望透過特況救援獻給世界的祈禱與祝福。
立即伸出援手,搶救面臨人道危機的兒童!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