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隨機殺人事件 象徵台灣社會天真年代的結束

北捷隨機殺人事件 象徵台灣社會天真年代的結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北捷運發生台灣治安史上,首宗隨機砍人的大規模殺戮事件,當兇手,一位二十出頭歲的鄭姓男大學生,在車廂裡與月台上,手握雙刀、踏血橫行的畫面傳來,許多台灣人震撼到難以置信——以往只有在國際新聞才會目睹的恐怖屠殺景象,竟然出現在你我每日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上。

驚訝、恐懼、憤怒、指責,甚至在腦中反覆揣想,如果當時自己坐在車廂裡,當殺手迎面襲來,我該怎麼辦?是拔腿就跑,還是勇敢回擊?從這兩天網路上民眾的反應可知,許多人都有了替代性心理創傷。

車廂裡的血水已經刷洗乾淨,新聞熱度也會逐漸消退,但從今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搭乘捷運或其他大眾運輸,或低頭閱讀或小睡片刻,都將無法再像以往一樣完全放鬆,多少會在意識角落點起一盞警戒的小燈,用眼角餘光留意四周。

若說大規模殺戮是現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證諸世界各國經驗,絕不誇大。不要說槍枝氾濫的美國,近年每年至少發生三十餘件恐怖屠殺事件,連鄰近的日、韓、中,都早已發生過駭人聽聞的隨機殺人案例。許多台灣人都知道有一天台灣會步上後塵,只是當這一天到來,還是令人心驚不已。

去年的高鐵炸彈案就是一個警訊,代表想要利用大眾運輸來遂行攻擊行為,以達到恐嚇、報復、洩憤目的,甚至滿足自戀需求的人,已經隱隱蠢動,此次的北捷隨機殺人案件,只是宣告這樣的惡夢終於成真。

北捷殺戮事件象徵台灣社會的天真年代結束,台灣人必須正視這類慘案再度發生的可能性。這起事件是大學生所為,不禁讓人聯想到兩年前發生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電影院槍擊案。那起事件的兇手荷姆斯也在大學就讀,曾就診精神科,甚至在行兇前一個月,早已向醫師透露殺人計畫,當時醫師曾向學校反應,可惜未採取防範措施。鄭姓大學生於今年四月,也在臉書上隱約透露即將犯案的訊息,學校曾經約談輔導,但評估結果卻是該名學生一切正常,沒有進一步追蹤。

從媒體報導可知,鄭姓大學生從高中時代就有異於常人的表現,包括在畢業紀念冊做出聳動留言,還有在宿舍門口張貼字句奇怪的門聯,這些舉止到底是特立獨行,所謂當代年輕人的開玩笑方式,還是心智狀態的改變,未來在案情偵辦過程裡必須詳加調查。這不僅與案情有關,也可做為未來的防範參考。

在捷運的安全維護方面,有傷者表示,按了緊急鈴以後,許久無人前來搭救,顯見台北捷運的維安措施嚴重不足。北捷一向以「全球最乾淨的捷運」自豪,捷運公司最在意的乘客行為,似乎是喝水吃東西、裝扮嚇人,或者站內宣傳廣告這類小事,如今發生這樣的慘案,證明一塵不染不代表全無惡意,再乾淨的捷運,一樣可能成為恐怖攻擊目標。捷運公司必須徹底檢討安全措施,將管理重點放在重大犯罪事件的防範。

社會大眾這兩天密切關注案情發展,許多人反覆觀看血淋淋的做案畫面,內心難免情緒翻騰,甚至影響胃口與睡眠,如果有這樣的情況,代表已經過度承載創傷資訊,宜適時轉移注意力,避開相關新聞,讓心思獲得歇息。

至於現場目睹殺戮的民眾,容易出現一再回想恐怖場面、易受驚嚇、做惡夢、不敢再坐捷運的表現,如有這類創傷反應,而且影響日常作息,應向心理專業人員求助。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刊登,文章來源:沈政男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