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書店倒閉、編輯低薪、作家收入大減,文化部長:從圖書統一定價開始搶救

書店倒閉、編輯低薪、作家收入大減,文化部長:從圖書統一定價開始搶救
Photo Credit: pupilinblow @ Flickr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解決台灣出版產業的困境,必須有結構性的改變,文化部會從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以及帶動圖書消費兩個部分著手,提出因應政策。

新任文化部長鄭麗君連月來積極與出版與動漫業界交換意見,今(6)日也受邀至立法院,針對「台灣出版市場的困境與突破」專案報告並備詢。多位立委在質詢中指出,台灣出版產業過去幾年產值急速下滑,亟需文化部出面搶救。

聯合報導,鄭麗君指出,因創作者缺乏穩定創作環境、缺乏行銷平台、兩岸華文出版競合、圖書通路削價競爭、數位出版商議模式尚未成熟,以及閱讀習慣改變,免費資訊多等因素,影響台灣出版業的發展。

針對出版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困境,文化部表示,已擬訂振興方案,共六大計畫,其中包括「強化出版產業趨勢研究及調查跟優化圖書採購的沃土計畫」、「創作人才培育跟出版專業人才升級的探星計畫」等。

蘋果報導,鄭麗君指出,台灣出版業市場競爭狀態不平等,折扣戰壓迫小型通路業者,許多獨立書店及小出版社面對數位時代也比較吃虧;另外,如果每天出版一本新書,作者平均版稅收入少於10萬元,年資五年以上的出版社編輯、行銷人員平均薪資不到四萬元。

聯合報導,出版人指出,包括大型出版社等承包書商,往往以5折或51折向政府得標,再以43至47折向出版社購書,部分出版社不堪微利或甚至賠錢,乾脆拒賣,造成公部門買不到好書、公共圖書館藏書傾斜的怪象。

三立報導,立委吳思瑤指出,出版業銷售額自2012年開始持續萎縮,從352億元一路衰退至去年的190億元,書籍雜誌零售店家的數量,也從2013年的2,314家,減少到去年只剩2,202家。反觀「數位出版」的銷售額則一路攀升,從2013年的1億元成長到2015年的2億元。

吳思瑤建議,要搶救紙本實體書籍,應該從幾點下手,包括改善政府圖書採購,各級機關採「最有利標」 、「異質性最低標」辦理;也要推動圖書統一訂價制度,減少通路及書店惡性削價競爭,創造出版、經銷、通路、創作者、讀者多贏制度。

央廣報導,立委蔣乃辛則提醒文化部,應該提出振興出版產業的明確目標,輔導業者的同時,也應積極拓展外銷市場,否則以台灣如此小的內需市場,根本不足以解決目前的困境。

文化部長鄭麗君回應表示,解決台灣出版產業的困境,必須有結構性的改變,文化部會從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以及帶動圖書消費兩個部分著手,提出因應政策。「長遠要帶動閱讀,短期要來因應折扣戰造成的惡性競爭,所以我們必須思考定價制,同時配套帶動消費」。

中時報導,此外,文化部也協調跨部會、與地方政府協商,呼籲各政府機關尊重著作財產權。文化部正規劃「臺灣原創作品及創作者資訊平臺」,供政府相關單位使用,籲請各政府單位於製作文宣或設置公共藝術、彩繪時,應友善創作者,並優先採購臺灣原創作品。

鄭麗君表示,目前業者仍有一些疑慮,也需要法規面的配合,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她強調,圖書統一定價制和購書抵稅、藝文圖書券必須一併思考,政策目的才有可能成功。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