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澳新聞週報】至2030年全球將增加7億台冷氣,這意味著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報告指出,至2030年止地球將增加7億台冷氣,而至2050年,則將增加13.6億台。就能源消耗以及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而言,這就像地球上多出了好幾個新國家一樣。
本週編譯:Dennis Peng, 林柏華, Zoe Hu, Oddis Tsai
Blog Editor: Rick Liao
漫話紐澳Credit: Zoe Hu
1. 中國官媒在澳洲大報安插特刊《中國觀察》
對澳洲民眾來說,他們所認知的「中國問題」主要是來自於經濟層面—包括資金充裕的中國買家將本地人排擠出房地產市產,或是中國人大批地搶購澳洲的農地;但事實上,北京早已悄悄開始整合一系列的行動,欲在「政治」層面上對澳洲施加更大的影響力。
上週六,《澳洲金融時報》報導,北京透過在澳洲社會多個關鍵領域所達成的協議,組織了一場精心安排的宣傳活動,用以鞏固中國在澳洲的戰略利益。
迄今為止,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的資金已流向澳洲的兩大政黨、大學、初級學校、國家電視台,以及上週最新的案例—澳洲最大的媒體公司—費爾法克斯(Fairfax Media)。
中國官媒《中國日報》(China Daily)是「唯二」於全中國發行的英文報紙(另一個為《環球時報》),該報於上週與費爾法克斯媒體達成協議,將在費爾法克斯媒體旗下的《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時代報》(The Age)和《澳洲金融時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裡, 每個月安插8頁名為《中國觀察》(China Watch)的特刊。
第一期的副刊上已隨週五(5月27日)發行的報紙發行。
雖然上頭標示著免責聲明,表示該特刊「並不涉入澳洲報紙的新聞和編輯部門」,但裡面的內容卻讓背後的意圖表露無遺。第一期《中國觀察》的特刊有一整頁的文章都在描述「中澳自由貿易協議已經讓澳洲獲得了多少『好處』」,以及「馬尼拉試圖尋求國際法庭仲裁其與北京在南海上的領土爭議有多麼地『站不住腳』」。
《中國日報》的副主編康兵(Kang Bing)表示,費爾法克斯媒體在澳洲和紐西蘭的影響力之大,這意味著《中國日報》的覆蓋範圍將可以隨著每日特刊的夾帶,擴張到大洋洲地區最重要的兩個國家。
除了上述的媒體協議以外,政治捐款也成了中國試圖影響澳洲社會的手段。中國玉湖集團(Yuhu Group)曾對澳洲政壇政治捐款,並四處遊說各界「反對承認台灣的國際地位」,該集團擁有相當強烈的「反台獨」立場。
去年,玉湖集團利用不同的名字向自由黨(Liberal Party)捐贈了至少澳幣20萬元(約台幣417.8萬元),並在2013年和2014年也捐贈相同數額給工黨(ALP)。
澳洲新南威爾斯綠黨代理教育部發言人修比傑(David Shoebridge)表示:「我們將在澳洲社會愈來愈多的層面上與中國碰撞,中國的崛起正在改變二戰以來,澳洲人所過得相對舒適、有秩序的環境。」「如果中國是我們直截了當的敵人,那麼問題將會變得簡單許多(就像冷戰時期的蘇聯那樣),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我們從中國的崛起裡獲得很大的利益。」
參考資料: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04/06/2016, "China's soft power extends to politics, media and universities in Australia"
Sydney Morning Herald, 31/05/2016, "China's propaganda arms push soft power in Australian media deals"
2. 世界將多出七億台冷氣,這意味著什麼?
雖然說冷氣的普及在許多國家──包括那些氣候炎熱的國家──仍是少數,不過隨著這些國家經濟、人口的快速成長,以及越來越多的人民開始使用電力,其產生的結果便非常清楚了;在未來幾年內,大量的冷氣將在世界各地被安裝。這不僅僅是為了舒適,也是健康上必要的措施。
然而,這也將對氣候造成重大的影響。
根據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2015年的報告,僅僅在過去15年內,中國都市地區使用冷氣的普及程度,比例已經躍升至超過百分之百,意即平均每個都市家庭裡都裝有一台以上的冷氣。
該研究也指出,冷氣銷售量在印度、印尼及巴西每年都有10%到15%的成長。5年前,印度這個擁有12.5億人口的國家只有5%的家庭裝有冷氣。
在2015年另一份報告也發現了「家庭總收入及冷氣安裝數量」的相關性。研究發現,每增加1000美元的收入,就會增加2.7%的冷氣數量。從墨西哥來看,在21世紀冷氣的普及性已經從13%增長至81%了。
美國能源部部長莫尼茲(Ernest Morniz)在一項訪問裡提到: 「我們能推測當國家經濟成長時,對於氣溫涼爽的需求也會跟著增加,特別是對於熱帶國家而言,而供電需求也會因此明顯增加。」
大抵來說,冷氣普及是件好事。冷氣能保護人們免於酷熱。印度有一個小鎮在今年5月份的溫度曾經飆到超過51度。在此情況下,冷氣的裝設對於他們的生活以及健康來說都是必要的。不過,這也將會大量增加能源需求以及,潛在碳排放的增加。
Tags: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