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GOD SAVE THE QUEEN】英國女王為什麼有兩個生日?

【GOD SAVE THE QUEEN】英國女王為什麼有兩個生日?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超過一甲子的歲月,伊利莎白二世堅守崗位,以其堅毅、典雅、認真、莊重、可靠、安心的領袖氣息,持續在精神層面上領導英國、國協,乃至於全球。

引言:第二次生日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即將在6月11日慶祝生日。等等!英國女王生日?不是4月21日剛過嗎?怎麼又來了?

相信許多人心中會有這樣的疑惑。其實在英國,君主一年共有兩次生日,一次是出生那天,以伊莉莎白二世來講就是4月21日,另一次則是從1748年開始慶祝之「官方生日」(Official Birthday),時間落在每年6月11至17日的星期六,這一天某種程度上也被認為是英國國慶,國內外都有相關慶祝活動(因為英國沒有法律規定哪一天是國慶)。

Trooping_the_Colour_MOD_45155754
維基百科/Ministry of Defense,Photo Credit: OGL

意外即位

伊莉莎白二世全名伊利莎白.亞莉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屬於溫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在過去,歐洲貴族盛行通婚,讓彼此間關係錯綜複雜,溫莎王朝一詞是喬治五世(George V,1910年至1936年在位)改名而來,原名是德國感十足的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House of Saxe-Coburg and Gotha)。

眾人皆知,伊莉莎白二世原先並非王位繼承人,其父親喬治六世(George VI)是前國王喬治五世(George V)次子,王位於1936年由長子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即後來的溫莎公爵)繼承,他因為婚姻關係,堅持與曾經有過兩段婚姻的辛普森(Wallis Simpson)結婚。由於英國君主同時是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教義不接受離婚與再婚,且當時不論內閣、人民,或是多數自治領(Dominion)均明確反對這項婚姻。最後,愛德華八世選擇「只愛美人不愛江山」,於1936年宣布退位。

愛德華八世退位後,喬治六世即位,也因為這樣讓伊莉莎白成為王儲,之後於1952年即位。

二次大戰期間,伊莉莎白加入國內婦女後勤部隊(Women's Auxiliary Territorial Service)服役,並通過駕駛與維修訓練。1947年,她與來自希臘的菲利浦.蒙巴頓(Philip Mountbatten)結婚。由於喬治六世身體狀況欠佳,在駕崩前幾年開始,伊莉莎白便擔負許多出訪及公開活動。1952年喬治六世駕崩,伊莉莎白二世即位的當下正在肯亞的一間樹上旅館(Treetops Hotel)。

800px-Treetops_Plaque
維基百科 Photo Credit: Public Domain
原始的樹上旅館曾在1954年因當地茅茅起義(或稱叛亂)而被焚毀,後改建。此為紀念銘牌。

伊莉莎白二世即位至今長達64年,是英國有史以來在位最久的君主。雖然坊間一直有小道傳聞退位一事,但基本上女王應毫無這樣打算,她極其慎重看待這份重擔。成為一國之君絕非外人想像那麼簡單,檯面上的榮典及享受只是其一,身上仍然背負重責大任,就如同兩次世界大戰時,國王沒有背棄人民而避走海外一般,她不可能輕易拋棄職責。

對外關係象徵

大英帝國國力於20世紀前期達到頂峰,曾控制全球面積約23%的土地以及20%人口,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帝國。但20世紀中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抵抗德國而堅守家園、誓不投降的英國實力走跌,伴隨民族主義興起,各殖民地傳出獨立呼聲。倫敦方面對於歷史潮流採放寬態度,允許它們獨立,取而代之創設大英國協(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後刪除British字樣)。伊利莎白二世即位至今歷經約50個領土獨立,這是順應現實下的安排。

大英國協目前有53個會員國,絕大多數都曾是帝國成員。國協實際效益與作為有限,主要是倫敦希望各國在相同歷史背景及普世價值之下繼續保持特殊關係。2013年,大英國協憲章(Charter of the Commonwealth)經由所有國協元首簽署,內文揭櫫民主(Democracy)、人權(Human Rights)、三權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法治(Rule of Law)、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共16項核心價值。英國作為領導國家,正希望以本身發展落實上述普世價值於開發中國家,也是身為大國擔起的責任。

Elizabeth_II_in_Berlin_2015
維基百科 Photo Credit: SA 4.0
2015年出訪德國柏林

現代虛位君主表率

英國採君主立憲體制,國家元首為世襲之虛位君主,她擁有的權力屬於形式與象徵意義,舉凡任命首相、國會開議、批准法令、解散國會、宣戰媾和等等,仍然是由民選的國會、內閣全權決定,女王僅負責形式程序而已。

伊莉莎白二世即位時的首相為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至今共歷經12位首相。首相於國會開議期間每週均要於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晉見女王,彙報工作要點以及相關事項,女王會仔細聆聽,並提出疑問好全盤了解,但恪守政治中立,不論公開或私下場合,皆不會對具體細節發表意見或有所干涉。她扮演超然角色,獲得首相們一致讚賞,也在年紀漸長後成為年輕首相精神導師。

永遠的女王

2012年伊莉莎白二世即位60年,繼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後第二個慶祝鑽禧(Diamond Jubilee)的君主。雖然近年因年事已高,公開活動頻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戮力從公,履行自己與人民的誓言。女王近期享有超高民調,在英國有九成民意滿意度,對於維持君主制有八成民意支持。其他國協國家也都是穩定過半,希望持續與英國保持這樣的關係,甚至繼續奉女王為國家虛位元首。伊莉莎白更進一步躍身為全球最受歡迎人物之一。

Elizabeth_II___Philip_after_Coronation
維基百科 Photo Credit: Public Domain
1953年即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