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別讓遊戲成為人生的全部:當年沉迷「神奇寶貝」電玩,流行退了才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是

別讓遊戲成為人生的全部:當年沉迷「神奇寶貝」電玩,流行退了才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很多人在學生時代,不知道自己也在玩一場遊戲,一頭熱地以為分數就是一切,讀書為考試,考試為人生。等到畢業了,遊戲結束,那一紙成績單可以證明他的價值到什麼時候?

暑期班開始,國三學生要準備會考了。

第一堂課還是忍不住廢話一下。

剛好看到最近神奇寶貝(Pokémon GO,精靈寶可夢 )很紅,就跟他們聊起小時候的故事。

記得我小學時神奇寶貝剛開播,學校裡大家聊得很瘋。後來遊戲上市了,幾個同學先有了這款遊戲,就開始到班上大肆宣傳,惹得其他人很羨慕。

家裡沒有買電動的習慣,我跟母親「盧」了很久,終於用存下來的零用錢,加上一些考試換來的獎金,買了一台黑白掌上型遊戲機,叫做GameBoy。

買了遊戲機以後我每天玩,母親帶我去店裡時,除了順便買了卡帶,還幫我買了攻略本。我猜她大概以為至少有書可以看,不至於算壞事。

後來我把攻略本整本看完,反覆熟練,幾乎是倒背如流。每隻神奇寶貝的等級、招式傷害、屬性加成等等,全部滾瓜爛熟。

到了學校,我發現沒有幾個人讀攻略本,我跟大家分享這些,大家覺得新奇。不久之後,新的遊戲出了,大家又跑去瘋。那時候我依然去學校講我的心得,但聽的人少了,記得還有人跟我說,那不流行了啊,你怎麼還在玩這個。

我突然有一種失落感。

一頭熱鑽進去,終於有了一些努力的成果,想跟大家分享,卻突然發現舞台早已消失了。

在更之前,我玩的東西多半是自己親手做的。我可以去公園撿石頭,回家用舊牙刷刷一下午,可以畫困難的迷宮地圖,可以折奇形怪狀的紙飛機,還用筆刀在上面刻花。

直到電動進入我的生活,我開始讀攻略,成天只想著練等級、打道館,那幾乎成為我娛樂生活的全部。

過去的娛樂是自己創造的,可我只是一個小孩子,完全沒辦法跟一整個遊戲公司創造出來的娛樂對抗。遊戲到我手裡,我就成為遊戲的俘虜,開始玩著人家規定好的規則,還樂此不疲。

可有一天,大家不玩這款遊戲了,我卻又剩下些什麼呢?

到學校分享遊戲的心得所換來的成就感,似乎遠不如某次帶我研究的紙飛機去學校,同學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我講述各款飛機的功能要來得多。

原因很簡單也很複雜。簡單在於,說穿了只是因為一個是別人創造的規則,我是一個玩家,一個是我自己的研究成果,我是個創造者,如此而已。

複雜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玩的通常都是別人設計好的遊戲,而且我們往往無權決定罷手。

一個孩子面對一整個遊戲團隊,親手創造的娛樂抵擋不住聲光誘惑,很快就俯首稱臣,踏上捕捉神奇寶貝的道路了。

給學生講這些,當然是想談談他們的考試。

我說接下來三年級了,我勢必得幫你們準備會考的事,這事雖然我也不喜歡做,但好像也沒有辦法完全擺脫他。

就算你有滿腔不滿,但現在的你又有能力創造什麼,足以對抗整個社會的體制和規則呢?

或許我們能做的,只是弄清楚這畢竟是一場人家訂的遊戲,好好弄清楚規則,想辦法贏多一點,就只有這樣。

學生跟我說新聞有報,國外多人到奇怪地點滑手機抓神奇寶貝,結果發生意外。

「如果之後台灣開放抓神奇寶貝,你自己在路上滑手機滑到被車撞,那要怪誰?」我問。

我們該做一個玩遊戲的人,而不是遊戲中的人。

玩遊戲的人,遊戲結束之後,可以離開,繼續找下一個戰場一展身手。但遊戲中的人,遊戲結束了,他的世界也就結束了。

當年沉迷神奇寶貝電玩,等同學間退流行了,我突然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是。可我也意識到這不過是一場遊戲,抽身起來畢竟沒有那麼難。接下來流行的每一場,要不要投入,投入多少,我自己可以決定。

但這個世界上多的是抽身不得的人。

一款遊戲擺在眼前,整個人跳進去,真以為自己是虛擬世界的英雄。等到有一天,遊戲結束,他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是。

有很多人在學生時代,不知道自己也在玩一場遊戲,一頭熱地以為分數就是一切,讀書為考試,考試為人生。等到畢業了,遊戲結束,那一紙成績單可以證明他的價值到什麼時候

有一天沒有人逼迫我們了,我們仍必須去選擇參加一場一場的遊戲,面對一次一次新的規則。

或許我們不能成為規則的創造者,但至少至少,也不要讓某一場遊戲成為人生的全部。

這世界是很殘酷的,有時候想憑一個人去對抗整個體制,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個十四五歲的年紀,我也不期待孩子立志成為體制的衝撞者或開創者。

但認清所有遊戲規則,不要整個陷溺進去,卻是我很在意的一件事。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相關評論:「真・低頭族」的誕生:Pokémon GO的兒時記憶、集體熱情與未來可能的商業模式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